拐彎的夏天 | 做自己 - 2024年7月

拐彎的夏天

作者:魏微
出版社:寶瓶文化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31日
ISBN:9789866745010
語言:繁體中文

《拐彎的夏天》獲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提名!鍾文音撰寫推薦序文;郝譽翔、鍾怡雯溫柔推薦!
我們的愛跨越了年紀身分時間,為什麼依然走不到盡頭?
一段隱祕的愛。她32歲,我16歲。那是我人生中最燦爛、最驚心動魄的2年。
一個努力藏起敏感自卑,開始學習耍狠的私生子,卻因為一場打鬥,失去一位好友,也因為一場打鬥,撞上改變一生的愛。
他叫她阿姐,32歲,是一個美麗的女騙子。她不只是他的祕密情人,同時是母親,朋友。16歲的他,因為阿姐的愛,開始哭泣,也開始感到疼痛,因為16年的委屈與匱乏來勢洶洶。
他是阿姐的小傢伙,孩子,小男生。他以為他會永遠都是,一如初遇阿姐的那個夏天,永遠燦爛,明亮……
  極為動人的愛情成長小說。魏微藉著一位32歲的男人,追憶塵封了16年的刻骨愛情,當這份愛情終見天日,卻也宣告男人的無法再愛……魏微的敘述沈靜、舒緩,卻不可思議的充滿漩渦般的力量,將我們捲入,捲入生命的偶然或必然,以及一瞬間,三兩個人,幾件事,一些話語,從此讓人生改變方向的神祕裡。
本書特色
◎鍾文音撰寫推薦序文!◎郝譽翔、鍾怡雯好評推薦!◎《拐彎的夏天》獲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提名!
讚譽與推薦:
◎《拐彎的夏天》體現了魏微作為一個年輕的作家對歷史記憶、個人與家庭、生活變動和斷裂狀態的把握。她在敘述上的分寸感和對語言的捕捉都非常好。──陳曉明(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
作者簡介
魏微
  1970年生。最具潛力的國際性年輕作家,其作品已譯成英、法、波蘭、日、韓等多國語言。
  為突顯對魏微作品的高度重視,韓國將在2007年同步推出她的兩部長篇小說《拐彎的夏天》與《流年》。
  不以濃重的情節取勝,卻神祕又耐人尋味的在每一位讀者的指間暈染出一片人生風景,這是在作家中不易見到的天份與功力,也令人驚豔。
  「難得可貴的小說藝術家」是評論界對魏微的高度讚譽,雖然24歲才開始寫作,卻已獲得不少獎項,小說與散文更多次入選選集。其中,《拐彎的夏天》獲第二屆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提名,甚至魏微是在六年級生中,第一位獲得極具重量的文學獎──魯迅文學獎的作家。
  另外,魏微並曾獲第二屆中國小說學會獎、第十屆莊重文文學獎,及入選1998年、2001年、2003年、2004年、2006年中國短篇小說排行榜。
  已出版長篇小說《拐彎的夏天》、《流年》;小說集《越來越遙遠》、《情感一種》;散文集《你不留下陪我嗎》、《到遠方去》、《既曖昧又溫存》。

我倆沒有明天──日常生活的局外人
@鍾文音
  《拐彎的夏天》故事具有一種近乎「我倆沒有明天」的愛情生活,像是一塊磁鐵,吸引人想要往下快讀的「慾望」魅力,加上作者魏微的敘述語言極其俐落,多以短句堆疊人物情緒,以「往事懺情錄」的寫法暈開了全篇故事的悠緩色調。故事像是上了光暈的黃昏愛情,一種四面楚歌的愛情,際遇已然兵臨城下,然而布幕後繾綣的戀人卻無視於現實,他們只顧交纏著疼痛的肉體,汗水淋漓只盼哀歡至死似的嗜愛情狂徒。  兩年的戀人,一人各交付一年,這一年就是彼此的一生。往前往後都絕無僅有,快樂的傷痕,幽黯的交歡,不問明天但問此時此刻。  愛情將人拋離了日常生活,每個處在熱騰騰的愛戀者,無不成了日常生活的局外人。  這就是拐彎的夏天所欲剖開凝視的愛情「原型」,沒有如膠似漆的愛情就不能稱愛情,沒有身心皆疲所引發的刺痛感就不能稱愛情,沒有不見你就有如世界末日就不能稱愛情……愛情其真實發生的時間實則短暫──愛情太短不足以化為錐心之痛的記憶,愛情太長卻演化成親情恩情。  因此只能兩年這麼短。因嘆其短,懷念遂長。
  我不得不說這確實是一部好看至欲罷不能的小說,它讓小說回歸日常生活的本身,從而在日常裡切入每個異質性的非日常時刻。大陸小說作者似乎傾向兩派,一種仍然著迷於類型寫作或是展現小說的「知識百科」技藝,一種則以故事取勝、著眼於「非常」的日常描寫。  台灣中青輩致力於類型寫作或是展演小說知識百科技藝者並不缺乏,但在說故事的小說文本上,台灣這幾年卻是有點蒼白,因為我們已經少有生活的傳奇了,或者正確地說是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過得有點一致,在同質相似下,因此只好另謀小說出路(往波赫士或是米蘭昆德拉的小說路徑走去)。  以「敘述」為故事軸線的小說可視為一種回歸,將小說回歸基本面──說故事,以文字丰采將故事說得完整而動人。一九七○年出生的魏微,算來可視為同代人,但其書寫卻讓我隱隱覺得她有意往「西方小說古典」行去,藉由文字本身的敘述魅力來帶引讀者划向故事的黑洞,絕不引經據典、絕不吊書袋、絕不賣弄知識、絕不走進故事的歧路……  以人物為核心的長篇小說,清清楚楚地挖深兩個主角──男十六歲、女三十六歲,兩人結合的一段絕無僅有的獨特愛情,從這份愛情的核心再逐步擴散至他們各自的「成長史」、「家族史」、「頹廢史」……故事主人翁「我」正是這個成長於家庭有缺陷的野孩子,他恰恰又是個美少年,其年紀和作者魏微正好是同世代。作者似乎有意藉著不同性別的「我」來寫出屬於她的時代,已經過去的時代化為作者內心的幽影,她在這個小說裡亟欲藉著「白描」「勾勒」出她的成長史。  這手法是高明的,因為這免掉了讀者或評論家動不動就將文本套上是作者影射自傳的「私小說」。好像寫「我」就必然被劃入「私小說」的檢驗目光,「我」不能是別的「我」?  魏微避開了這個容易被劃入私小說的半自傳影射路徑,她巧妙地利用這兩個人物的愛情,卻言簡意賅地側寫出屬於她的時代小人物「暗潮洶湧」的生活。我不得不承認她的高明,但我也不得不說,這類小說很容易掉入主人翁的「刻板化」書寫,首先就是人物的角色刻板──沒有母愛的美少年遇到比他年長十六歲的美麗熟女,她給他「母親式的愛情」卻又帶著危險的愛情(她靠詐騙多金男人的錢為生,一生交手男人無數卻獨獨敗在美少年的愛情裡不可自拔)。其次是際遇的「刻板化」──死了好友的青少年頹廢無知生涯外加女人後來被公安帶走的結局……  小說敘述的初始就讓我想到了法國莒哈絲(大陸翻譯成杜拉斯)之經典小說《情人》,因我自己寫小說最厭惡別人說我寫的小說像誰,所以不該也犯此毛病用其他文本來併比,但我這裡要說的是那只是小說的一開始,之後,作者不僅注入了自我小說的養分,且還廣納故事百川,因而匯為廣深迷人的小說敘述長河。說來是如此簡單的愛情故事,卻能如此滔滔不絕的一路「說」下去,這也真是絕佳的敘述技藝呢。

拐彎的夏天魏微夏日1986第一部1我在這裡要說的一段往事,是很多年前了。那時我十六歲。還是個孩子。——隔了很多年以後,我不得不承認,那時我確實是個孩子,而不是男人。我這裡有一張年少時的照片,放在舊相冊裡。不記得是哪一年了,大約正在念初中,十四歲,或者十五歲?照片上沒有日期。我希望它是一九八六年,在那一年裡,我遇上了阿姐。我很想知道,在遇上阿姐的那一年裡,我長什麼樣子,穿什麼樣式的衣服,有著怎樣的神情。這對我來說,是一種紀念。真奇怪,我覺得自己老了,常常回憶,有很多感情,偶爾會走神。才三十出頭,有很多次戀愛,目前未婚。至於生活,怎麼說呢,我不想說它很糟糕,這不確切。我也不認為我過得足夠好,有很多資本。我沒有資本,只有經歷。可是經歷並不重要,是不是?經歷是浮光掠影的,於我,它一段段的,呈片斷性地展現。這一段和那一段之間又是無關聯的。我並不以為,我的經歷會在我身上留下烙印。絕不會。我也不允許。事情就是這樣,我不知道什麼地方出了問題。我開始想起阿姐。一開始,只是不動聲色的,我想起某年夏天,也許是春夏之交,我來到北京。我在公車上遇上了阿姐。我想起了她的容顏和輪廓,她的白短袖衫和鵝黃裙子。一切是那樣的清晰,觸手可及。一切都像是真的,就像在昨天。我知道,有一件事情即將發生,它在我的生活裡,它是回憶。它不可阻擋,來勢洶洶。我已經很多年不再想起阿姐了,我忘了她。這是真的,自然而然的,沒費一點力氣。那時我年輕,兩年後吧,我十八歲那年,遇上一個可愛的姑娘,並愛上了她。那是類似青梅竹馬的一段戀情。是呵,青梅竹馬,我甚至來不及親她的嘴唇。她只允許我親她的眼睛,睫毛,額頭,諸如此類。只允許我把手放在她的胸部以外,臀部以上。她並不漂亮,可是聲音稚嫩爽口,有新鮮果汁的氣味。我在這其中投入了感情,只可惜維繫了半年,就散了。從那以後,我馬不停蹄地談戀愛。我只想說,那時我荷爾蒙分泌旺盛,有無限的精力,我熱愛女人。並且自以為是一個男人。某種程度上講,自從遇見阿姐以後,我就是。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