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陽(經典紀念版)(附CD) | 做自己 - 2024年6月

小太陽(經典紀念版)(附CD)

作者:林良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13年02月02日
ISBN:978986173880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269元

  我們曾經苦苦的盼望著太陽,但是現在,我們忘了窗外的世界,因為我們有我們自己的小太陽了。小太陽不怕天上雲朵的遮掩,小太陽能透過雨絲,透過愁苦靈魂堅硬的外瞉,暖烘烘照射著我們的心……
--林良
  一個男人,一支筆,一張書桌,一個女人,三個孩子,好幾隻狗  一間屋子,一個平凡家庭生活的再現  如果沒有家人的陪伴,我的生活將微不足道--
  窗戶外面是世界,窗戶裡面是家  我們不能每天在家裡老站著或老坐著,我們要走走!
  四十多年前,一位作家林良,以平淡細緻的筆,生動紀錄關於他的家的一切。他所關心的,是家裡的每一個家人:從人生的親密夥伴妻子,到迎接三個孩子:櫻櫻、琪琪、瑋瑋的降臨,目光擴及到寵物狗斯諾,到窗外的天光、巷子的動靜,構成林良筆耕超過半世紀「寫作人生」不可或缺的所有,也是一切的起點。
  風靡無數書迷的《小太陽》,是作家林良第一本散文集。「家」,在林良筆下,從一個幽暗的黑色盒子,因著家人點點滴滴匯流出的歡喜悲傷,成為二十四小時都有故事、永遠不黯淡的「金色盒子」,照耀著他的人生;「家」這個字底下的一筆一畫,就如同每一個成員,白天的時候大家四散出門去探尋成就自己的世界,等待華燈初上,大家又漸次歸來,這時候,每一筆畫都到齊了,新的故事也開始了,「家」因此再度聚合。作者在寫作、工作與家庭之間,如何取捨的藝術,正是現代生活,每一個「忙人」的課題。
  正因為林良,因為小太陽,  我們才發現,原來我們每一個人的「家」,是可以如此地可愛!  只要願意傾聽,這個金色的發光盒子,永遠都有說不完的故事!
  ★作家 林良的小世界--
  書桌下擺一個厚椅墊,腳上穿毛襪,身上是一件棉袍,腿上再蓋一□棉被。
  電爐由四十五度角「烤」過來。座椅的兩邊各擺一溜椅子,選好的參考書、工具書全都堆在那上面,一杯咖啡,一杯茶;半盒餅乾,一包菸。
  書桌上有暖水壺、碗、筷子、未打開的一包生力麵;甚至安排一個「小廁所」。
  人一落坐,輕易不再離席。我把書桌造成一個「自足」的世界。--選自〈肥胖季節〉
  ◎書末附有聲CD--收錄林良、作家朱天衣、林良的小女兒瑋瑋,現聲分享《小太陽》的故事。
本書特色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心目中的小太陽!  每個家庭都應該擁有這一本親子共讀文學經典《小太陽》!
  永遠帶給讀者溫暖與啟發的文學經典,和諧家庭的幸福聖經--《小太陽》!
  數十年來帶給大小書迷無盡幸福的暖暖小太陽!  國家文藝獎終身成就獎得主林良,幸福感最高傑作!
作者簡介
林良
  一九二四年出生於福建廈門。常以「子敏」筆名寫散文,以「林良」本名為孩子寫作。畢業於國立師範大學國文系國語科、私立淡江大學英國語文學系。著有散文集《小太陽》等八冊,兒童文學論文集《淺語的藝術》一冊,兒童文學創作及翻譯《我是一集狐狸狗》、《西朵白雲》等二百餘冊。獲有中山文藝創作獎、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行政院新聞局終身成就金鼎獎等榮譽。目前已從國語日報董事長工作崗位上退休,在家從事寫作。
  獲獎紀錄  獲有中山文藝創作獎  國家文藝特別貢獻獎  行政院新聞局終身成就金鼎獎等榮譽  2012年榮獲國家文藝獎終身成就獎
  相關著作   《小太陽 經典紀念版(附CD)》   《給史努比的信》

我心目中的林良先生∕孫小英(兒童文學研究者、前《幼獅少年》總編輯)新版序原序∕<>的故事
卷1-小太陽
一間房的家小太陽霸道的兩歲家裡的詩南下找太陽深夜工作者金色的團聚洗澡「大」
卷2-家裡的畫壇
薄冰小電視人用一棵樹過節家裡的畫壇老三三「地方」她送別赫邱里斯白雪瑋瑋跟斯諾
卷3-到金山去
備考餵到金山去丟停電五十小時清晨我的「白髮記」半人樓
卷4-寂寞的球
寂寞的球暑假雜感遛□「打架教育」月亮和孩子瑋瑋小事為「斯諾」天國鳥
卷5-焚燒的年代
肥胖季節聽焚燒的年代單車上學記女廠長小經堂瑋瑋的客人塑膠快餐小螞蚱
林良創作年表

一間房的家窗戶外面是世界,窗戶裡面是家,我們的家只有一個房間。我們的房間有兩道牆。第一道是板牆,上面裱著一層淡紅色的花紙,那是特為我們的洞房花燭夜布置的。這一層牆紙雖然已經褪了色,但是它曾經映過花燭的金光,使房間比獨身時代顯得溫暖。第二道牆是家具排列成的圓形陣地:、衣架、縫衣機、茶几、籐椅、櫃子、書桌。房間的中央是我們的廣場,二尺見方。我們不能每天在家裡老站著或者老坐著,我們要走走,走動的時候就專靠這一片二尺見方的廣場。下班以後,我們從街上走回來,我們走過一座一座的建築物,然後拿鑰匙,開了鎖,推門一看,每次我們都覺得家這麼小!我們站在廣場的中央,面面相覷,廣場已經滿了。我們費過很多心血來布置這個房間,對待這個房間好像對待一個孤兒,既然它在這個世界上是這麼悽苦可憐,那麼就只好用我們的一點熱情來補救它一切的缺憾。我們在窗戶格子上添一層綠油漆,窗玻璃上貼著雪白的窗紙,多多買鏡框,掛幾張顏色鮮豔的生活雜誌插圖。我們花三百多塊錢給它釘一個全新的天花板。總之,我們盡我們的力,盡我們的錢,嘔出我們的心血來裝扮它。我們像貧寒家庭的父母,因為不能供給自己的兒女享受童年應有的衣飾和歡樂,就竭誠獻出他們所能有的愛!我們並肩環顧這個五光十色的小房間,覺得它裝扮得過分,但是值得憐愛。就只有這麼一間了,能多疼它一點就多疼它一點吧,溺愛也不再算是過分了。新婚之夜,我們聽到鄰居在炒菜,衚衕裡兩部三輪車在爭路,宿舍裡的同事在談論電影、宴會、牌局和人生。我們慘淡的笑一笑,知道房子太小,環境太鬧,此後將永遠不能獲得我們夢寐中祈求的家的溫馨和寧靜,但是我們沒有怨恨。即使它只是一個小小的薄紙盒子,我們兩個人總算能夠在一起了。我們要做飯,就在公共宿舍的籬笆旁邊搭了一個更小的廚房,像路邊賣餛飩的小攤子。我們在那邊做飯,端到臥室來吃,這樣就解決了生活問題。我們有錢的時候,買兩根臘腸,幾塊錢叉燒,在煤油爐上熱一熱,就放在書桌上相對細嚼。我們在鬧聲裡找到只有我們兩個人感覺得到的寧靜,我們的耳朵也學會了關門。下雨天,她到廚房去的時候,我心裡有送她出遠門的感覺。我打開窗戶,可以看到她淋雨衝進廚房,孤獨的在那裡生火做飯。雨水沿著窗戶格子往下滴,我的視線也模糊了。我想過去陪陪她,但是廚房太小,容不下我進去切菜。我在屋裡寫稿,等著等著,等她端著菜盤冒雨回來我們的家。她的衣服溼了,臉上掛著雨珠。總有一天,我們會有一個像家一樣的房子的,那時候她就不會再淋雨了。這個日子也許還很遠,但是我看見她擦去臉上的雨珠,仍然在微笑,我就有耐心去等候那個日子。我們的房間在宿舍的大門邊,隔著板牆是公家的廁所,窗下又是別人的過道。我們夜裡常常被重重的門聲驚醒,有時也為頭上頻繁的腳步而不能合眼,但是我們一想到我們的誓言:雖然過一生貧賤的日子也不氣餒。於是我們把手握在一起,不讓哪一個人發出一聲嘆息。最感激的是朋友們並沒有把我們忘記,常常到這個小房間來探望。他們雖然只能貼牆擠在一隻籐椅子裡坐著,但是都有了對我們這個家的尊重。朋友們高興我們已經建立了家,沒有人計較它建立在多大的房子裡。我們換衣服的時候,把朋友留在門外。我們有一個人午睡的時候,把朋友請在廚房裡坐。但是我們一樣邀朋友度過週末,雖然吃飯的時候四方桌在小房間裡堵住我們的胸口,擁擠得像一口小鍋裡燉四隻鴨,我們仍然不肯讓快樂從我們中間溜走。我們夜裡看到萬家燈火,看到一個一個發出光明的窗戶。我們把它比做地上的星星。我們知道我們這個只有一個房間的家,夜裡也有燈光,我們的窗戶也會發出光明,成為星群裡的一個。這對我們是一種無上的鼓舞!我們既然不和生命的長流分離,我們就已經滿足。我們既然不能有一個像家的房子,就讓我們盡心盡性愛這個只有一個房間的家吧!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