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壓力,擁有美好情緒套書(情緒壓力診療室+躁鬱狂潮) | 做自己 - 2024年11月

克服壓力,擁有美好情緒套書(情緒壓力診療室+躁鬱狂潮)

作者:夏一新
出版社:健行
出版日期:2021年08月30日
ISBN:9789860651164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504元

  《情緒壓力診療室》
 
  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大家都要接受我們正面對著一項危機,因此很自然地會感到焦慮,甚至恐慌。我們必須瞭解的是,這個危機事件影響的不只是身體的問題,而且還帶來心理的壓力與情緒問題。在疫情還未能被完全控制的狀況下,大家的心情籠罩著一層壓力,像大風浪前的濃雲密布。這一波的惡浪,會帶來什麼樣的損害,端看大家的心理準備和憑藉。
 
  本書所提供的臨床案例,皆為杜撰編寫,雖然每個案例的狀況各有不同,壓力強度大小有别,但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之間,能否挺過生命中各種不同難關的考驗,經得起人生風浪的打擊,對於各種壓力的情緒反應相當關鍵。
 
  本書採取故事敘述式的臨床個案書寫,加上精簡的評論分析,盡量少用深澀的醫學名詞,或是令人難以理解的醫學背景知識,讓一般民眾易讀易懂。讀者可以把每一個臨床案例,當成是「微小說」或「極短篇」來閱讀;也可以跳過臨床案例,直接閱讀精簡的評析。
 
  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日常存在的各種壓力和內在的不同情緒,是如何導致精神疾患,以及當下該如何面對和處理。並協助民眾,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無需親身進入診療室,就能夠懂得克服壓力,擁有美好情緒。
 
  《躁鬱狂潮》
 
  不同情緒如同生活裡的調味料,酸、甜、苦、辣等不同滋味,為人生增添些許色彩。一道美味的料理,需要廚師精準的使用調味料來加分。情緒也是一樣,一旦失控,將使生活失去平衡,也會帶給自己與身旁親友極大的困擾。
 
  如果情緒問題才是根源,問題就不僅只是表面上看來的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若只針對這些症狀進行治療,很顯然只是治標、不能治本。確實,有很多患者到處求診,就是因為失眠怎麼看都看不好;自律神經怎麼醫治仍然失調,身體毛病一大堆,焦慮感依然揮之不去。背後的關鍵因素就是沒有考量到,原來這些症狀的根源竟是躁鬱情緒。
 
  開藥並非唯一的治療方式,更重要的是良好的醫病關係,透過溫馨的就診環境、充裕的訪談時間和有同理心的問診方式,建立互信基礎,讓躁鬱症患者願意放下心防,找出問題癥結,抒發躁鬱情緒和壓力。
 
  本書從生理病理及藥理的角度來探索躁鬱疾患,更搭配性格、人際關係、生活壓力等角度切入探討,讓讀者能夠很快地提綱挈領,認識身心科、精神科可提供的服務,並願意把這樣的醫療服務,當成身心健康的守護者。
 
本書特色
 
  ★ 本書作者為網友票選推薦十大抗憂醫師第一名,最能溫暖人心的抗憂好醫生!
  ★ 專精職場壓力諮詢的抗憂醫師,分享度過情緒低潮的關鍵之道。
 
名人推薦
 
  《情緒壓力診療室》
  財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 李明濱教授
  衛生福利部心口司司長 諶立中醫師
  臨床心理師公會創會榮譽理事長/亞洲大學副校長 柯慧貞教授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衛生福利部部立桃園療養院 李新民院長
  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醫學部 張家銘副教授
  財團法人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葉雅馨主任
 
  《躁鬱狂潮》
  財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理事長/台大醫學院 李明濱教授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 賴德仁
  陽明大學精神科教授兼主任 蘇東平
  台北醫學大學精神科教授 沈武典
  馬偕醫學院精神科兼任教授 陳喬琪
  長庚大學精神科副教授 劉嘉逸

作者簡介
 
夏一新
 
  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神經科學博士。前三軍總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科主任、部主任。前國防醫學院精神學科主任。教育部部定副教授。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會第一屆至第四屆理事。國際神經精神藥理學院院士。國際躁鬱症醫學會國際理事。肯愛協會票選溫暖人心抗憂好醫師全國第一名,社團法人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現任夏一新身心精神科診所院長。
 
  setup2.yipin.com.tw/vip/P05001/

《情緒壓力診療室》
前言
1.尋找生命的出口.
2.職場新人第一課.
3.面對不完美的人生.
4.看見自我的價值.
5.從容面對退休生活.
6.平安走過失親哀慟.
7.求助不是弱者表現.
8.留心產後躁鬱情緒.
9.迷茫的大學新鮮人.
10.封閉症候群解除
11.變調的恐怖情人
12.擺脫失敗後的陷落
13.脫軌的人生下半場
14.失婚與失業的雙重打擊
15.夢碎的遠距婚姻
16.更迭不斷的滾石職涯
17.高齡親人的照顧難題
18.千金難買好鄰居
19.強迫性購買症
20.退休後的苦老一族
21.忘懷童年心靈創痛
22.網路成癮夜不眠
23.中年失業的茫然危機
附錄
心情溫度計|簡氏健康量表|
網路使用習慣自我篩檢量表
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資料

《躁鬱狂潮》
1.原來情緒也會生病
失眠、焦慮、自律神經失調背後的祕密
問世間情是何物
情緒像海浪,發狂變海嘯

2.認識躁鬱情緒
躁鬱有輕重之分
躁鬱有多常見
談躁鬱前,先認識憂鬱
失序的躁狂發作
狂躁如何影響你過日子
飄飄然高效率:輕躁
躁中有鬱,鬱中有躁:混合狀態

3.躁鬱有好多種
第一型躁鬱vs.第二型躁鬱
當躁鬱拖太久:持續性憂鬱與第三型躁鬱
吃錯藥,引發躁狂發作:第四型躁鬱
被忽視的狂躁與輕躁
醫師也可能忽視輕躁與狂躁
我小孩怎麼這麼叛逆:青少年躁鬱
愛過頭,原來可能跟躁鬱有關係

4.不光只有躁鬱而已
菸、酒、毒、藥,無法自療躁鬱
有幻聽難道就是精神分裂嗎
上網、血拼、暴食、獵愛高手
重複行為,強迫思考

5.為什麼我會得躁鬱症
基因遺傳是躁鬱症的生物病因
結婚、生子前,先找醫師諮商
不要輕忽環境與壓力因素
「三高」的父母
生理、心理、環境因素都很重要
被抹黑的躁鬱症

6.躁鬱症,不是一個人的事
躁鬱發作,子女配偶易遭殃
躁鬱症會不會攻擊別人
躁鬱症與自殺
躁鬱症是否需要住院治療

7.躁鬱治療就醫指南
身心科是精神健康守護者
未經治療的躁鬱後果

8.我沒病,為什麼要看醫生
阿公,你都自己當醫生
找名醫,不如找能信任的好醫師
服藥是治療的重要關鍵
躁鬱症的藥物有哪些
吃藥迷思,一一破解
藥物治療有階段之分
不要怕藥,要怕的是病
垂直斷藥很危險
躁鬱有機會不用再服藥嗎?

9.迎戰躁鬱,生活必須改變
拒當夜貓族,變身早起鳥
工作即生活,慢活怎麼活
人生轉捩點,走前停看聽
不能被忽視的老生常談
認識壓力與復發警訊

10.有壓力,該怎麼辦
找到屬於自己的舒壓法
放鬆也是要學習的
其他放鬆技巧
從生活中找到放鬆點子

11.給躁鬱親友的生活指南
如何面對躁鬱兒女
全家一起來舒壓
我好想死,我不想活了
家屬還可以做些什麼
照顧病人前先照顧自己
如何陪伴躁期、鬱期發作的患者

前言
 
《情緒壓力診療室》
 
  在本書寫作即將完成的同時,從二〇二〇年開始,蔓延全球的冠狀病毒疫情正嚴重的影響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不便。最近幾個月,新一波英國冠狀病毒變異株的散播傳染,肆虐全台,確診個案屢創新高,防疫警戒提升,停班停課,休市歇業,政府積極防疫,民眾齊心配合。
 
  疫情帶來相關的經濟衰退已不能免,在疫情還未能被完全控制的狀況下,大家的心情籠罩著一層壓力,像大風浪前的濃雲密布。這一波的惡浪,會帶來什麼樣的損害,端看大家的心理準備和憑藉。政府自然會按部就班地進行各種的防疫措施,但是個人的心理反應,以及對疫情災害的認知與情緒,則因人而異。
 
  本書所提供的臨床案例,皆為杜撰編寫,雖然每個案例的狀況各有不同,壓力強度大小有别,但都有可能發生在你我之間,能否挺過生命中各種不同難關的考驗,經得起人生風浪的打擊,對於各種壓力的情緒反應,是相當的關鍵。
 
  此次本書寫作的方式,不同於學術論文或教科書方式,也不同於二〇一六年出版,健行文化所印行本人的著作《躁鬱狂潮》,採故事敘述式的臨床個案書寫,加上精簡的評論分析,盡量少用深澀的醫學名詞,或是令人難以理解的醫學背景知識,讓一般民眾易讀易懂,更加容易接近。由於本書的每個臨床案例各自成章,建議讀者在看本書的時候,不用特別從書本第一頁看到最後,可以挑選有興趣的標題閱讀,把每一個臨床案例,當成是「微小說」或「極短篇」來閱讀;另外,也可以跳過臨床案例,直接閱讀精簡的評析部分。
 
  希望能夠利用這樣的書寫方式,讓更多的民眾了解日常存在的各種壓力和內在的不同情緒,是如何導致精神疾患,以及當下該如何面對和處理。本書出版的目的在於協助民眾,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無需親身進入診療室,就能夠懂得克服壓力,擁有美好情緒。
 
  在全書的最後,我們附上「心情溫度計―簡式健康量表的各式量表」、網路使用篩檢量表、各縣市心理衛生中心資料,便利讀者使用,以及就近尋求協助。
 
  在這個電子科技發達,網路盛行的時代,紙本書的出刊實在需要很大的勇氣。本人要特別感謝健行文化,願意提供寶貴機會,發行本書。希望藉由本書的出刊,能將本人超過三十年,在精神專科領域,執業的知識和經驗,和一般大眾共同分享。
 
《躁鬱狂潮》
 
  打從進入精神科領域行醫迄今已逾二十年,大部分時間都放在憂鬱症及躁鬱症(現已更名為雙極性疾患)的生物病因、診斷及治療上。及至一九九五年出國進修,博士論文專攻「神經傳導物質」如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及GABA在躁鬱症生理病理學病因,及其最新藥物發展所扮演的角色,這才更加深我對躁鬱症此一疾患之探究興趣。
 
  有感近年來台灣經濟景氣受全球環境影響,民眾身心壓力驟增,情緒浪潮蔓延力量波及全台,身心科診所設立明顯增加。無論社經地位是藍領白領、地理位置是北南西東,在憂鬱與躁鬱的情緒影響下,若生病的民眾未及早獲得良好的診療,後果嚴重將可能導致身心失能、家庭破碎,甚至自殺身亡。
 
  台灣高科技產業領域,在短短幾年間,一下子殞落了多位優秀人才。媒體除了報導這些人才過世外,也試圖揣測這些人去世的真實原因。事實上,回顧這些人才的過往背景,除了報章雜誌強調的「憂鬱情緒」、「工作過勞」、「壓力太大」及「追求完美性格」外,有許多在生活及工作細節也透漏了蛛絲馬跡,暗示著這些人可能潛存「躁鬱體質」,而非單純的憂鬱作祟。
 
  在國外,讓人印象最為深刻的莫不過名演員羅賓威廉斯的隕落。他是一位深受眾多觀眾喜愛,屢屢在各大影展中展現鋒芒的演技。喜劇主角竟然也走向自殺一途,讓人不勝唏噓。事實上,在威廉斯自殺前,他承受了莫大的工作、財務與感情壓力,他的妻子也曾公開表示,威廉斯其實長期承受躁鬱、焦慮與早期帕金森氏症的影響。讓威廉斯選擇自殺的原因,雖已難以考究,但躁鬱症確實是使他走向死亡裡不可忽視的推力。
 
  本書以《躁鬱狂潮》為名,乃是要以此來吸引讀者,希望讀者能夠理解,躁鬱症是一種光譜疾患,由輕到重,至少可分為五型。許多研究發現,躁鬱症患者自殺的風險比單純憂鬱症還高。同時,在治療上若沒有正確的被診斷,只被誤診為焦慮症、失眠、自律神經失調或單純的憂鬱症。未能正確治療,延誤甚至惡化,更增加自殺的可能。
 
  本書之撰寫及編排,盡量避免教科書方式、使用過多之醫學名詞,好讓沒有醫學背景的民眾能夠方便閱讀。另外,也盡量以一標題、一小節的方式來書寫,讀者可以隨手取閱、隨時可讀,不需從第一頁看到最後一頁;編寫的內容也都是一般患者在門診常提出的問題,大家可從自己感興趣或好奇之處讀起。
 
  此外,本書另一特色為不光是從生理病理及藥理的角度來探索躁鬱疾患,還從性格、人際關係、生活壓力等角度切入探討。再來,也提供許多小提醒及注意事項於內文中,讓讀者大眾能夠很快地提綱挈領,抓住重點。如果您拿起本書,能夠持續地閱讀一陣子,而不會立即放下,或去選看別的書籍,表示您對本書的議題感到興趣。
 
  坊間雖然已有許多撰寫優良、暢銷熱賣之躁鬱症相關書籍。惟我個人仍有心願,希望將自己對此一疾患診治的心得出版成冊,印刷發行,提供社會大眾參考。幸蒙健行文化之大力協助,讓我的心願能夠達成。也希望藉由本書之出版,可以使家中有躁鬱疾患的家庭成員,有所獲益,嘉惠社會大眾。

《情緒壓力診療室》 1尋找生命的出口 依婷(化名)是個年輕女孩,進入社會工作的時間不長,但也不是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算是現在大眾所謂的「輕熟女」。記得她第一次來到診所時,臉上的表情仍然能夠感受到她那略帶緊張和不安的情緒,似乎是不確定來診就醫能否找到她想要的答案。 坐在診療室裡,她的雙手交叉緊握,說話時手指微微顫抖,眼睛裡流露著疲倦的神態,眼皮無力地低垂著。她的心裡積壓了很多話想說,但是又找不到出口,或者說,沒有適合的對象可以傾吐。經由會談,得知她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辦法徹底放鬆和好好入睡了。 仔細詢問她目前的狀況,才曉得八個多月前,她原先工作的公司被併購,她被迫資遣。經過大半年,好不容易才找到新工作,只是要在短期內迅速地融入新的職場,熟悉新主管和同事,著實帶給她莫大的壓力。 源於過去工作的經驗,依婷對自己的工作應是能夠勝任的,但她對自我的要求很高,做事也比別人認真。從她敘述的過程中,發現她說話邏輯清晰,只不過話題一旦觸及她現在的上司和工作環境時,就讓她充滿了焦慮和不安。 「每天一到下班時間,我就恨不得能立刻逃離公司,新人其實也沒有太多工作需要加班,只是礙於主管和同事都還在,自己不好意思一個人先離開,所以不得不跟著一起留在辦公室。」 「每到星期五下午,我就會開始滿心期待,因為終於可以暫時脫離那個令人喘不過氣的空間。在公司講電話,明明是公事,我都要壓低聲音,深怕被主管指責。」 「我以為只要能夠挨到週休例假,就可以好好的放鬆。沒料到假日雖然不必面對嚴肅的主管和陌生的同事,但我似乎擺脫不了工作環境所帶來的壓力,感覺好像永無休止的一刻。」 原來依婷的主管是個很難溝通的人,不僅個性挑剔,脾氣急躁,說話速度快,音量大;遇到下屬犯錯,經常毫不留情面的當眾批評,常常讓人下不了台,和過去她所接觸到的主管完全不一樣。 此外,她的主管經常在手機群組裡交辦工作事項,也不管當時是下班時間或接近深夜,連週末休息時間也常常如此。搞得依婷每次收到Line的訊息都像驚弓之鳥一般,情緒緊繃,深怕主管又要交代她臨時任務或回覆什麼。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及保住得來不易的飯碗,依婷只能上緊發條,隨時stand by,接受一次又一次,突如其來的工作要求。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