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的手藝:代代傳承的百年質樸美學,日本民藝手作之書 | 做自己 - 2024年11月
誠實的手藝:代代傳承的百年質樸美學,日本民藝手作之書
「放棄很容易,堅持很困難,但我們只販售能使用一兩百年的東西!」
傳承百年的手藝老鋪,不是京都獨有!
耗時超過5年、採訪34家民藝與工藝世家,逾40名日本人間國寶與絕頂匠師,
走訪北海道、東北、北陸、關東、京都、和歌山,乃至南方的沖繩村莊,
從歷史溯源、人物素描到故事記趣,
無論是珍貴的愛奴木器,樸拙的鐵壺、南部帚,或象徵傳統新生的友禪染、和紙、漆器、九谷燒…
我們在最平常不過的日用器物中,看見了極致的樸素之美,
最珍貴的傳承,不只是精妙的手藝,而是以雙手、透過每一個器物所傳達的實誠心意!
★屹立上百年的老鋪、十幾代接班傳承的堅持,看日本最美的傳統手藝,如何於當代新生。
愛奴刺繡、南部鐵瓶、簞笥、南部古代型染、淨法寺漆、南部帚、江戶切子、東京銀器、江戶指物、加賀友禪、金澤箔、九谷燒、越前打刃物、越前和紙、越前漆器、唐紙、和傘、錫器、松煙墨、那智黑硯、芭蕉布、讀谷山燒、琉球漆器……涵納了最樸實的日常器物,亦有最獨特、堪稱文化遺產的北海道愛奴傳統手工藝。
★【特別收錄】民藝館現任館長、無印良品設計師深澤直人訪談:
「民藝中不存在作者、藝術家,民藝中只有負責人,你可以稱之為『工匠』,他們有時甚至只是為了自己的需要而燒製一些器皿罷了,而樸素之美就從這裡誕生──是生活中最普通、最常見,但仔細觀察時又是最美的東西。」
作者美帆為日本資深媒體人、2014年擔任京都國際觀光大使,她的興趣涵蓋傳統藝術、當代藝術、攝影、藝術、工藝等領域,因受民藝大師柳宗悅的精神所啟發,耗時五年奔波採訪,由北至南,走訪了北海道二風谷的愛奴村落,東北的岩手、盛岡、青森,北陸的福井、金澤,再到東京、京都、和歌山,以及往南到沖繩小村落等日本傳統手工藝的本源地,與四十多位日本民藝職人或工藝匠師對話,其中甚至有多位是被日本視為最後人間國寶的大師。他們如何以雙手呈現最真摯的質感?家族技藝傳承、職人文化何以代代流傳不息?透過以下這些段落,我們可窺得這一代手藝人對工藝傳承的探索、發展、創新,以及那堅持百年不敢懈怠的「匠人之心」。
御釜屋•南部鐵瓶
名揚國際、造成收藏熱潮的「南部鐵器」(包括鐵壺與鍋具),只有在岩手縣盛岡等地所生產的才能冠上此一名稱。必須經過一百多道工序才能製作完成的「御釜屋」鐵茶壺,更是讓「鐵瓶迷」更是不惜排隊半年以上也甘之如飴:被指定為日本傳統工藝的釜和鐵瓶是用燒型法製成,用鐵瓶燒出來的水很美味,可補充鐵質,此一功效並得到了科學的論證。一個鑄型只能製作一個高級鐵瓶,表面也都是靠匠人一筆一筆手工繪製紋樣,同樣的紋理不可能存在第二個。這也可以說是鐵瓶的生命。
九谷燒
曾經以濃重鮮麗的釉色和畫風代表日本彩繪瓷器最高境界的九谷燒,從傳統到革新,年輕一代在火窯中找到了燒製陶瓷的原點:「上出長右衛門窯」第六代掌門上出惠悟,打破「石川縣傳統工藝」的刻板印象,和西班牙設計師亞米.海因聯手,創作出洋溢著獨特現代感的作品,在2008 年創作的骷髏花簇果子壺,更被金澤21 世紀美術館收藏。
松煙墨
日本現今唯一的古法松煙墨匠人崛池雅夫,將傳奇多變的「紀州松煙墨」以古法復興,從煉煤到製墨都獨力完成:原料赤松古松的取得極其困難,經過100個小時的燃燒,才能採集到10公斤的松煙。墨塊還要經過3年的乾燥時間才算完成。松煙墨之所以能產生微妙豐富的灰度變化,正是因為煤的顆粒透過紙張纖維層後有不同的滲透過程,確保了松煙墨不單調且無法預測的美感變化。
芭蕉布
完全取材自大自然、不使用任何機器、工序相當繁雜的純手工藝品「喜來嘉芭蕉布」,乃最古老的沖繩織物,同時也是世界珍品:二戰後沖繩的絲芭蕉瀕臨絕種,92歲的喜來嘉敏子全心投入復育,但單一棵就需種植三年的原木,提取出可織布的纖維只有20克,且從原木到一反(一件和服的量)芭蕉布須經過21道工序,而一反芭蕉布所需原木更是高達200棵左右。
西陣織
顛覆傳統想像,酒吧DJ細尾真孝打破式和服「丸帶」32公分寬的限制,帶進國際精品視野,成為時裝布料新秀:「西陣織」裡含有75%的絲綢和20%的金箔銀絲,故又被稱為「能紡織的金箔」,一千多年來都是日本天皇貴族們的訂製品,經過反覆改良織法,如今更躍上巴黎、紐約等國際時裝舞台,以Dior和 CHANEL為主要客戶。
──民藝的精神在生活,而不是作為奢侈品。在這本書裡,可以看到一個尊重傳統的國家,其民藝的傳承與復興。如同本書簡體版黃永松先生的推薦,「物隨人長久,人隨物安定,美好的造物,應是如此的良品,這個時代特別需要。誠實的手藝人要給的不只是良品,還要加入一點善心的『善良品』。」
「必須要感謝那些在繼承和保留傳統文化第一線的手藝人們,是他們將那些帶有泥土氣息的茶碗、蘊含木紋肌理的盤子、能讓人感受到涓涓流水的紙張,以及彷佛聽得見敲打金屬之音的器皿帶入了我們的生活。」── 美帆/後記
★推薦人
創作人 李宗盛
實踐大學建築設計系副教授 李清志
作家 茂呂美耶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主編 涂豐恩
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創辦人 葉怡蘭
....(以上照姓名筆畫排序)
李宗盛:「真正要緊的,倒不是手上做著的。
而是心中懷想著的。
完成物件的過程,是一次喚醒與對美德的肯定。」
作者簡介
美帆(Sauser Miho)
在東京出生,畢業于上智大學文學部歷史科,分別於上海外國語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留過學。
曾擔任《Esquire》日本版副總編,2005年起旅居上海,目前在東京、上海兩地遊走,專職寫作。2014年出任京都國際觀光大使。現為北京《生活》雜誌日本特約編輯、撰稿人,並曾為《GQ》、《Esquire》等國際雜誌的簡體中文版撰稿。
Chapter 01 各地手藝
北海道 二風谷之靈
萱野志郎 萱野茂二風谷愛奴資料館
貝澤徹 貝澤守 木雕
貝澤雪子 厚司織
貝澤勝江 愛奴刺繡
岩手縣 原初的風景
御釜屋 南部鐵瓶
藤里木工 岩谷堂簞
蛭子屋小野染彩所 南部古代型染
鈴木健司 淨法寺漆
高倉工藝 南部帚
東京都 江戶之魅
清水硝子 江戶切子
日伸貴金屬 東京銀器
木村正 江戶指物
石川縣 傳統中革新
每田染畫工藝 加賀友禪
松村製箔所 金澤箔
上出長右門窯 九谷燒
福井縣 古老的記憶
佐治打刃物製作所 越前打刃物
岩野平三郎製紙所 越前和紙
駒本長信 越前漆器
京都府 發現唐物
雲母唐長 唐紙
日吉屋 和傘
山口織物 唐織
清課堂 錫器
和歌山縣 留住古藝
紀州松煙 松煙墨
山口光峰堂 那智黑硯
沖繩縣 琉球風情
喜如嘉芭蕉布保存會 芭蕉布
北窯 讀谷山燒
角萬漆器 琉球漆器
Chapter 02手藝新生
與國際精品接軌的西陣織 「細尾」第十二代 細尾真孝
承襲柾合技藝的椅指物 「中川木工藝」第三代 川周士
影響歐美陶藝甚鉅的煎茶壺 「朝日燒」第十六代 松林佑點
融合現代設計的純手感茶桶 「開化堂」第六代 入木隆裕
編織光影變化的金網美學 「金岡達」第二代 足千切
落實想像力的竹藝編織 「公長奇小館」第五代 小管迷之
Chapter 03 尋訪柳宗理
天童木工
因州中井窯
柳宗悅與日本民藝館
搜尋寶物的旅人──日本民藝館第五代館長深澤直人
後記一 美帆
後記二 民藝的現場 《生活雜誌》創意總監 令狐磊
推薦序
誕生於傳統與現代之間的民藝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主編 涂豐恩
《誠實的手藝》是一本讓人愛不釋手的書。這樣的魅力,來自書中精心拍攝的圖片,也來自作者淡雅的文字,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本書的主角——那些匠人,以及他們製作的民藝作品。
「民藝」一詞,在日本有著特殊的歷史脈絡。日本的思想家柳宗悅,在1920年代提出這個詞彙,強調在一般人的生活日用品,除了實用價值之外,更有美學的價值。而且,不同於為了追求美感而創造出來的藝術品,民藝品的美學價值,正在它的實用性當中。
柳宗悅不只是位紙上談兵的思想家,也是個身體力行的運動者。為了提倡民藝之美,他走遍日本各地,搜集這些樸素溫潤的民藝作品,他更在東京設立「日本民藝館」,作為展示場地。多年下來,藏品竟然高達一萬七千多件,柳宗悅對民藝的熱愛,由此也可見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柳宗悅對於民藝的興趣,不是從日本開始的。1916年的夏天,他在朋友的介紹之下,到了當時已經成為日本殖民地的朝鮮半島。在這趟旅程中,他遇見了韓國傳統的陶瓷作品,與當地的庶民畫作,大受感動,這才開啟了他的民藝之路。在他眼中,韓國的工藝作品,不同於中國與日本。如果說,中國的工藝是以「形」為美,日本是以「色」為美,那麼韓國工藝作品之美,則是展現在它的線條之上。因為這樣一層淵源,柳宗悅對於韓國在歷史上、以及殖民統治時期所遭受的苦痛,常常寄予同情。他曾說,韓國的美都是悲傷的美。除此之外,他對於不屬於大和民族的傳統藝術——比如琉球和北海道原住民的民藝,也格外地重視,這在《誠實的手藝》一書中,也可以看見蹤跡。
延續著柳宗悅的民藝思想,本書的作者四處探訪,藉由與工匠的對話,帶我們走進民藝的世界當中,從木雕到漆器,從掃帚到玻璃。
這些採訪對象中,幾乎都是已經傳承百年以上的老店,有些甚至更長,比如位於京都的「唐紙屋長右衛門」(簡稱唐長),從1624年創立開始算起,至今已經將近四百年的歷史。根據日本《傳統工藝振興法》的規定,能夠被列入傳統工藝項目的條件之一,就是必須經過百年以上的累積。
時光的淬煉,讓民藝品本身有了歷史與文化的厚度。然而傳承不易,許多技藝到了今天不免面臨後繼乏人的困境,許多手藝超群的工匠,如今都已年邁,而培養一名新的工匠,卻必須花上漫長的時間。
不過,作者卻也讓我們看見,在這樣並不明朗的前景下,仍有新一代的年輕人挺身而出,勇於接下傳承的棒子,並運用創意,為百年傳統找到新的出路。比如以出產九谷燒聞名、位於石川縣的「上出長右衛門窯」,自1879年創立以來,至今已到第六代,新一代的主人上出惠悟出生於1981年,用臺灣的話說,是個「七年級生」。當年他想繼承家業,甚至被父親勸退,因為「這種工作無法養活人」。但正是在上出惠悟的堅持下,九谷燒有了一連串的創新,甚至與歐洲的設計師聯手,將這傳統工藝帶進世界的舞台。前面曾經提到的唐長,也是在年輕一代的掌舵下,有了新的品牌、新的風貌,並與國際有更多的交流。
這與當年柳宗悅發起民藝運動的精神,似乎遙相呼應。民藝作品雖然有著源遠流長的傳統,但同時又是個現代的發明,是人們有了新的眼光,才有意識地將這些日常生活的物品,賦予了新的價值與意義。
現代可以發明傳統,傳統也可以啟發現代。在本書的最後,作者訪問了現任日本民藝館的館長深澤直人,他有一個或許更為人所知的,是日本無印良品的設計師。在訪談中,他侃侃而談,分享柳宗悅和他兒子柳宗理所留下的文化遺產,如何啟發了他的設計思考。正是在這樣的例子當中,我們看見過去如何帶著現代,走向了未來。
作者序
以樸素的姿態,沿承古老實誠的手藝
本次拙作《誠實的手藝》能在台灣發行,覺得非常開心。在本書後記中也有提及,小學時,由於家父從事對台貿易,我家首次接待的外國人,便是他在台灣的客戶。我還記得家父到台灣出差時,總是帶回當時日本罕見的熱帶水果,家人們都當作珍寶般吃著。從小,我對台灣就是這麼熟悉的印象。
之後,我自己的首次訪台,是在2003年擔任《Esquire》(《君子雜誌》日文版)的編輯時,為了「亞洲的週末旅行」特輯,前往台北以及近郊烏來溫泉鄉採訪。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在距離烏來溫泉約40分鐘路程、位於環境保護區裡的泰雅族小聚落。石造教堂以及竹子搭建的簡易餐廳安靜坐落其間,我在那裡吃到了酥炸溪魚,僅灑了點胡椒鹽,竟是十分美味。餐桌上的調味料盛裝在竹子編成的小竹籠中,包含料理在內,整個空間繚繞在手作的氛圍之中。我覺得與變化迅速刺激的中國相比,台灣獨有這種時光緩慢流轉的愜意舒適,如同那個空間所帶來的象徵。
經營那個餐廳的家族長輩是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婆婆,我無法忘懷她手握十字架、帶著柔和笑意說話的神情。「婆婆我們啊,一直都是信神的喔!」她說的不是中文,而是非常優美的日文。在那瞬間心裡有種被滌淨般的感受。不能忘、要傳承,反芻著各種思緒,在往後成為了青翠豐饒的土地。
在台北則是巡訪茶藝館。永康街小巷裡的「冶堂」,茶人何健先生以白毫烏龍茶相迎。中國茶不似日本茶道般堅苦,得以享受放鬆的氛圍。然而,透過茶重新審視自我的態度,兩者是深深相通的,也都能從茶具上感受到細膩的手工溫度。展示茶具的角落裡,骨董與景德鎮燒製的「冶堂」原創茶杯等並陳,每個都是樸素的姿態,讓人不由自主地想拿在手裡。期盼透過品茗,「感受到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何健先生的話,至今仍縈繞我胸口。
彼時的台灣之旅讓我深刻地感受到,人們悉心地維護自古沿承傳統、文化及其精神的誠實,這與本書中呈現出職人們的人生態度並無二致。由衷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能有機會再次踏上接觸台灣美好人心的旅程。
Chapter 01 各地手藝 岩手縣 原初的風景 【御釜屋 南部鐵瓶】 ◎鐵瓶燒出來的水很美味,具有補充鐵分的功效,並得到了科學的論證。御釜屋第十代傳人小泉仁左衛門已八十多歲,雖然釜師的工作被稱作「十年才能磨一劍」,自小就看著父親工作長大的岳廣,在這一方面卻有著超越普通人的領悟力。如何培養後繼者將技術傳承下去以及保持創作的水準,對岳廣來說也是今後的課題之一。 岩手縣縣廳所在城市盛岡的鐵器製造,可以追溯到江戶時代初期的慶長年間(1596~1615年),盛岡藩的南部家族開始大舉修建城池之時。此後,在歷代藩主的庇護之下,以城下町盛岡市為中心的地區開始鑄造鐵器。 承擔南部藩鐵器大部分訂單的,有阪家、鈴木家、藤田家、小泉家這四大家族。換句話說,盛岡南部鐵器的歷史也是這四大家族的歷史,尤以小泉家的地位最重要。據說,小泉家從第三代才開始製作如今備受各國愛好者追捧的鐵瓶。江戶時代,小泉家作為關東以北地區唯一的釜師,負責鑄造南部藩御用茶釜、鐵瓶,因此也稱為御釜屋。釜師仁左衛門的名號也沿用至今。 超過八十歲的第十代小泉仁左衛門先生,他的家就在距離盛岡站車程十多分鐘的住宅區裡。榻榻米的居室內,放置著各式各樣的鐵瓶,其中包括比利時世界博覽會獲獎作品「大線紋姥口平丸形鐵瓶」、讓德國建築家布諾•托(Bruno Taut)讚不絕口的「龜甲形鐵瓶」等名作。儘管這些作品的形狀和表面紋理各異,但每一件作品都流露出鐵質的厚重感,有著手工製品特有的沉穩和大氣。 在前往工坊之前,仁左衛門先生向我們介紹了南部鐵瓶的歷史。「南部藩的藩主在茶道上造詣很深,這成了南部鐵器誕生的重要原因。當時,福岡藩的栗山大膳和對馬藩的規伯玄方被流放至南部藩。這二人原本是當時日本傑出的文化人,因此受到了南部藩藩主的禮遇,藩主也開始讓屬下武士學習茶道。也正因為如此,藩主開始在自己的領地上籌畫製作茶釜。大名雖然已經有了專用的匠人、鑄物師,但還是將小泉家的第一代從京都邀請到南部藩作為專門的釜師。這就是南部釜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