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高雄是也。兼愛小食、散步、磨時光 | 做自己 - 2024年6月

我愛高雄是也。兼愛小食、散步、磨時光

作者:季子弘
出版社:飛鳥季社
出版日期:2013年07月03日
ISBN:9789868951709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15元

  【想像高雄是京都】  愛河是鴨川,中正橋是三条大橋,  一心路到十全路是一条通到十条通。  西子灣夕陽是金閣寺,三鳳中街是錦市場,  對角線越過中央公園的小徑是哲學之道。  海產粥是湯豆腐,白糖粿是京菓子,  內惟市場裡賣的全是高雄在地食材「雄野菜」。
  每天都把自己當成旅程還未結束的遊客,  打扮盡量輕便地,只帶一顆好奇心出門。  懷抱似假似真的想像,已經上癮地,在高雄散步。
  【獻給所有喜歡高雄,也想過搬來生活的人】  「我是打從心底喜歡高雄!」  這是每天吃過晚餐後的散步心得。  從真愛碼頭看著對岸高樓築起的夜景,  驚歎這座城市怎能如此立體?  我愛高雄,語氣堅定且發自內心。  嘗一口城市裡的小食,和心愛的人牽手散步,  吹著棉花糖般的微微風,很讓人羨慕地研磨時光
作者簡介
季子弘
  飛鳥季社負責人。
  1977年生,天蠍座。高雄左營人,高中畢業後搬去台北生活,在預言末日來臨的2012年,決定回到家鄉定居。曾在宜蘭和金瓜石經營布克旅人民宿,也寫過十餘本旅遊書,默默繞了台灣好幾圈。喜歡京都,更愛高雄,所以選擇在家鄉成立出版社,寫自己滿意的書,同時找尋風格溫暖的作者,一起為台灣出版業盡份小小心意。
  曾為視野國際文化資深企編,商業週刊、北京明日風尚、東方壹週特約記者,目前為自由文字攝影工作者,著有《影響世界歷史的橋》(好讀)、《窮小子開民宿》(甜茴香)、《台灣極味旅行》(MOOK)、《到宜蘭來我家》(MOOK)、《台灣博物館旅行》(MOOK)、《走,品日本》(中國友誼出版)、《去京都學散步》(大塊)…等十餘本作品。

【序】〈我在蒐集關於高雄的好感印章〉
【章一:小食】【早餐】〈法國吐司X咖啡牛奶〉我們高雄人一早起床都先說Bonjour〈南部粽X虱目魚湯〉有香菇、瘦肉、土豆、栗子、鹹蛋黃、花生粉和醬油膏的粽子【午餐】〈肉燥飯X麵線羹〉儘管很飽永遠都還能再吃一碗的肉燥飯〈汾陽餛飩〉吞完餛飩還要吃光碗底的榨菜絲才過癮〈高雄牛乳大王〉在很老派的速食店裡吃很美味的食物〈快客利美食排骨飯〉那油滋滋香噴噴的現炸排骨肉啊【下午茶】〈蔥肉餅X楊桃湯〉有加豬絞肉和九層塔的蔥肉餅多有誠意〈蚵嗲X白糖粿〉忘了燒燙燙還不斷淋著甜辣醬的蚵嗲〈黑竹牌豬肉乾X木瓜牛奶〉野餐籃裡一定要有的左營老牌豬肉乾【晚餐】〈海產粥X番茄切盤〉一碗滿滿海鮮卻稱為海產的南部粥〈雞伯燒酒雞〉得先穿過一堆雞然後上樓才能吃到的神秘名店〈真口味烤鴨〉拜託記得先電話預約才會留烤鴨給你【宵夜】〈勞工公園夜市〉讓高雄人星期一不憂鬱的傳統夜市〈茄萣漁村烏魚子〉直接烤切厚片配蘿蔔蒜白趁熱快吃〈黑輪攤〉推著小攤車出來賣黑輪的阿姨好親切
【章二:散步】【大自然】〈大晴天〉高雄總是陽光燦爛的晴朗好天氣〈西子灣夕陽〉印象中,這片海總是尊貴金黃色〈月世界〉見證海枯石爛完美愛情的不毛之地〈愛河〉最愛的是五福路和中正路間的這段河景【公園】〈衛武營都會公園〉鴨鴨鵝鵝排成一列向大自然行最敬禮〈中央公園〉踏上能進入村上春樹《1Q84》世界的公園之丘〈鳥松濕地公園〉必要裝備是望遠鏡、小相機和裝了蛋糕與鹹派的野餐籃〈龍虎塔X蓮池潭〉我們左營人從小就和龍虎為伍多帥氣〈壽山動物園〉可以和小獼猴四眼相對的老鄰居版city zoo〈高雄文化中心〉在這裡散步運動的人都是懂生活的悠閒大王【藝術特區】〈駁二藝術特區〉也是高雄人齊聚一堂的美勞教室〈大黃蜂〉感到有氣無力的時候請和這位仁兄說說話吧〈西臨港線單車道〉騎累了就把單車丟一旁在草地上曬太陽〈紅毛港文化園區〉在極具衝突感的邊境港區裡欣賞日落〈橋頭糖廠X十鼓文化園區〉喜歡這裡的大樹、老屋和曾經瀰漫的蔗糖香〈大東文化藝術中心〉心願是乘著紫紅色的熱氣球遨遊鳳山古城【浪漫空間】〈真愛碼頭觀景台〉這裡最適合做的就是表白、求婚及耍浪漫〈壽山公園情人觀景台〉站在LOVE兩端的你和我會永遠在一起〈大立百貨X漢神百貨X八五大樓〉像在心底施放煙火的大立百貨外牆燈光秀〈捷運美麗島站〉今天的約會就是在光之穹頂下安靜坐著偶爾聊聊心事〈世運主場館〉總有一天我會在這裡聽五月天唱歌〈宏南新村〉打從心底羨慕著住在這裡的每戶人家
【章三:磨時光】【老左營時光】〈左營舊城〉迷戀的是左營大路上兩排只有五層樓高的老店家〈鳳儀門(東門)〉那一年我們從古城門跳下說自己好勇敢〈西陵街〉長大後終於走進這條「你們不能自己去喔」的曖昧小街〈中山堂X中正堂X海光俱樂部〉老左營人都記得在中山堂和中正堂看過的幾場賣座電影〈眷村〉住在眷村裡的阿姨家當年門前還有一座防空洞〈果貿社區〉是既熟悉又陌生的老家但已經回不去了【採買時光】〈三鳳中街〉來這裡才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個購物狂〈內惟市場〉高雄菜籃族心中的食材夢幻殿堂〈十全跳蚤市場〉每逢假日不來血拚一下身體像有跳蚤好癢〈勞工公園假日花市〉一盆鼠尾草只要十元的天堂花市〈高雄物產館〉這裡也能買菜和坐下來喝杯現打果汁〈主婦商場〉每個老高雄人的衣櫃都有一件這裡買的衣服〈加水站〉晚餐吃飽後幫媽媽去買桶水吧【約會時光】〈高雄市公車〉搭上純白系公車來赴約的你好浪漫〈高雄市公共腳踏車〉租車還車之間我們已經開始在高雄市旅行〈高雄市電影館〉看完電影再看愛河夜景才算完美落幕〈立德棒球場〉懷念右手拿烤香腸左手戴棒球手套的看球時光〈義大世界〉搭著義大客運一路開心晃蕩到遊樂園去〈蚵仔寮〉日落前我們搖滾跳躍散步濺起水花〈旗山老街〉因為是香蕉控所以也一起愛上這條老街〈小木屋廚房〉吃得到好料理又能認識好朋友的溫馨食堂【珈啡時光】〈步道咖啡〉來者皆真文青真藝術家是也〈布蘭奇咖啡文化店〉喝下多少咖啡就寫下多少夢想的咖啡館〈星巴克西子灣門市〉奶泡消失後我仍迷戀窗外大船入港的港都風光〈MARS睦工場咖啡〉喝完這杯咖啡開始相信老鹽埕將重返光榮〈飛鳥季社〉是出版社但也賣書送咖啡和分享港都生活

(節錄自【小食】之〈法國吐司X咖啡牛奶〉)我們高雄人一早起床都先說Bonjour「媽,我要吃那個沾蛋去煎的吐司!」「你說法國吐司啊?那你去幫我買蛋,家裡沒有了。」還在念小學時,好幾個肚子餓的下午,就會聽到我和媽媽的這段對話,只有這時候出門幫忙買蛋會變得心甘情願。因為媽媽的手藝真好,可以把吐司雙面都煎出漂亮的金黃色,廚房全是軟綿綿的雞蛋味和吐司香氣。在高雄早餐店牆上的菜單中,大多可以發現「法國吐司」這一項,高雄又不像越南被法國統治過,為什麼會普遍流行這一味呢?關於歷史的考據我始終不太用功,只是覺得回到高雄,走進早餐店就會想點一份來吃。一般早餐店的法國吐司,是將吐司雙面沾上加了砂糖的蛋液,再放進平底鍋油煎。煎出金黃色後,起鍋,中間夾肉鬆,兩片疊起來,附上一組刀叉,就能端到客人面前。好像在吃法國料理一樣,只是尋常日子的早晨,就能看到仍帶睡意、身穿鬆垮便服的高雄人,雙手拿起刀叉,一派認真把吐司切成一塊塊,依序放入口中咀嚼。非常喜歡這種畫面,好像在演一齣反諷劇,但每個人的表情又是如此自然。是的,拿著刀叉切著法國吐司的這件事,在高雄人眼中十分理所當然,氣質不用優雅,肉鬆也可以不小心掉了滿地。曾經吃過先幫忙切好再端出來的法國吐司,但這麼做卻讓我覺得很失望,好不容易起個大早來吃早餐,就是為了要能親手切開這片金黃色吐司啊!說到這裡,竟然有點動氣了。總之,來高雄吃早餐一定要點法國吐司,記住提醒老闆不要幫忙切開,如果不吃鹹的,也可以問問有沒有蜂蜜,直接淋在吐司表面再吃,也是美味滿分。 (節錄自【散步】之〈鳥松濕地公園〉)必要裝備是望遠鏡、小相機和裝了蛋糕與鹹派的野餐籃鳥松,從小常聽到的地名,澄清湖就在那裡。只覺得是個好自然的地方,有鳥有松,微風都很應景般吹過,嘰嘰喳喳,簌簌作響。從我住在的鹽埕區搭高雄客運六十路就能到達,車程三十多分鐘,所處環境就能從沒落貴族的老鹽埕,切換成過氣景點的澄清湖。不過,要去的地方並非高雄人聽了都意興闌珊的澄清湖,而是旁邊的鳥松溼地公園。雖然也不是什麼新鮮景點,但那裡倒是可以貼切感受到「鳥松」的終極意境,當然還有微風吹過。公園不大,沿著木棧步道一路順走,大約三十分鐘內就能走完。當然來這裡本來就不是為了走一圈,畫畫地圖而已。多準備二至三倍的時間,最好提著一個藤編野餐籃,裝入紅豆餅、蔥花麵包、牛肉乾和現打果汁,牽著家人或情人的手,走十步就停下摸摸樹葉,做幾次深呼吸。第一次去的時候,看到入口處的服務中心小木屋前坐滿一堆小朋友,他們手拿畫具,聽從指導老師的說明,認真將所見植物畫在白紙上,筆觸歪歪扭扭,滿是稚氣。木屋旁有棵通天大樹,小朋友們坐在樹蔭下想必很涼快,沒人擦汗;倒是幾個沒位子坐的家長,站在沒有樹蔭遮蔽的大太陽底下,不時揮動著手中紙張,引風來,散散熱。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