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翻譯的境界:譯意·譯味·譯境 | 做自己 - 2024年4月

文學翻譯的境界:譯意·譯味·譯境

作者:陳大亮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17年02月01日
ISBN:9787100128575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從金岳霖研究現狀入手,發現了金岳霖問題,分析了問題形成的原因,提出了解決問題的出路與辦法。作者依據結構主義、新批評、現象學等相關理論,把文學作品划分為意義、意味、意境三個層次,界定了各自的內涵及構成要素。在譯意和譯味的基礎上,增加了譯境,探討了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形成了文學翻譯的三種境界,分別對應文學作品的三個層次,並根據可譯性、文學性、層級性對三種翻譯境界進行合理定位。作者研究了三種翻譯境界在語言功能、思維模式、意義層次上的不同特點與具體表現,論述了文學翻譯的層級超越機制,建構了翻譯境界的理論體系,最后得出三境歸一的結論。陳大亮,教授,碩導,博士學位,南京大學博士后,中央文獻翻譯研究基地副主任,中國英漢比較研究會理事,天津市外文學會常務理事,《中譯外研究》副主編。主要研究方向:中央文獻翻譯理論與實踐、翻譯批評、中國譯論、翻譯詩學。發表學術論文30余篇,發表學術譯作6篇,出版譯著5部,出版編著3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1項,主持省部級項目4項,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項,連續2次獲得天津市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序一序二緒論第一章 從金岳霖談起第一節金岳霖的研究現狀一、研究文獻回顧二、研究成果評價三、尚未解決的問題第二節金岳霖問題一、譯意與譯味的二元對立二、文學的不可譯性三、相關范疇的關系第三節文學翻譯關鍵范疇的現狀一、意的復雜性二、味的模糊性三、境的玄妙性四、韻的歸屬性第四節金岳霖問題的原因一、知識論的立場二、知識論的方法三、「可說的」與「不可說的」划界四、孤立的譯字譯句論第二章 金岳霖問題的出路第一節從知識論轉向境界論一、境界論界說二、境界論的立場三、境界論的方法四、境界的三重屬性第二節意味與意境的生成和語境的建構一、翻譯語境二、譯者造境三、讀者填境第三節意味與意境的言傳問題一、審美共通感二、立象以盡意三、道可道,非常道第三章 文學作品的三個層次與構成要素第一節界定范疇的理論依據一、結構主義的結構理論二、現象學的作品層次理論三、新批評的文學性理論四、文學作品的三個層次第二節意義層的構成要素一、思議內容二、語篇信息三、作品意圖第三節意味層的構成要素一、聲韻節奏二、情感寄托三、修辭文采四、風格文體第四節意境層的構成要素一、言外之意二、象外之象三、味外之旨四、韻外之致第四章 文學翻譯三種境界的形成第一節從二分法到三分法一、二分法的局限二、三分法的優勢三、三種境界的關系第二節譯意與譯味的關系一、譯意與譯味的區別二、譯意與譯味的聯系三、從譯意到譯味的超越第三節從譯味發展到譯境一、為何提出譯境二、譯味與譯境的區別三、譯味與譯境的聯系第五章 文學翻譯三種境界的合理定位第一節譯意是基礎一、傳達語義內容二、尊重作品意圖三、譯意的局限性第二節譯味是關鍵一、音樂效果二、情真意切三、文采優美四、風格相似第三節譯境是理想一、言內與言外二、象內與象外三、味內與味外四、韻內與韻外第六章 文學翻譯境界的語言功能及其特點第一節文學翻譯的語言功能概說一、譯意的語言二、譯味的語言三、譯境的語言第二節譯意語言的三化一、抽象化二、語法化三、解釋化第三節譯味語言的三美一、音樂美二、形象美三、情感美第四節譯境語言的三性一、隱喻性二、象征性三、互文性第七章 文學翻譯境界的思維模式及其特點第一節翻譯思維模式划分的依據一、概念思維概說二、意象思維界說三、原象思維描述第二節概念思維的特點一、抽象性二、邏輯性三、分析性第三節意象思維的特點一、形象性二、直覺性三、移情性第四節原象思維的特點一、想象性二、整體性三、妙悟性第八章 文學翻譯境界的意義層次及其特點第一節文學翻譯的意義划分概說一、譯意的意義二、譯味的意義三、譯境的意義第二節譯意的意義層次轉換一、概念意義二、語篇信息三、作品意圖第三節譯味的意義層次轉換一、情感意義二、修辭意義三、風格意義第四節譯境的意義層次轉換一、言外之意二、象外之意三、形上意義……第九章 翻譯境界的層級超越第十章 翻譯境界的理論體系后記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