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一個台灣家庭離開矽谷優渥生活,搬至火山小島的宣教故事 | 做自己 - 2024年11月
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一個台灣家庭離開矽谷優渥生活,搬至火山小島的宣教故事
這世界有比你我的夢想更重要的事,值得我們用力「砸」了自己的生命!
為了錢,再遠的地方我們都願意去,
而這世上還有什麼,能讓我們走到比錢更遠的地方?
巴布亞紐幾內亞.別姆島
走下飛機,眼前是一片荒蕪,唯一看得見的建築物被鐵絲網圍起來;
鐵絲網後方,有一群拿著開山刀、被檳榔汁染成血色牙齒的黑色臉孔。
拔山涉水從城市買來房屋建材,因為船長喝醉酒而沉入大海。
住在可以瞭望太平洋的家,是靠著接雨水與太陽能發電的原始生活,
家門後還有一座不知何時會爆發的活火山。
女兒得了蜂窩性組織炎,在醫療資源缺乏下與死神拚搏;
妻子接續罹患乳癌,也只能每隔九個月回台追蹤……
面對一群「為了一顆芒果」一言不合就拿刀互砍、視「偷竊說謊、吸毒酗酒」為家常便飯的族人,以及生活中種種的不確定感,誰會想來這個幾乎與世隔絕的地方?
「有很多外國人來巴布亞紐幾內亞,這些人為了錢可以來到那麼遠的地方,你們基督徒為什麼不願意為了福音搬到我們國家呢?」
一句真誠的發問,讓原本信誓旦旦絕對不可能把孩子帶到這個地方的陳維恩,一待就將近十年。在這個島上,他與團隊一起為別姆族創造文字、教導別姆人學會讀寫自己的母語,在當地建立首間教會,讓那些「落葉堆下的人」,生命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奇蹟轉變。
因著信仰,陳維恩沒有選擇好走的路,不追求優渥舒適的生活,「因為生命中的各種決定,會顯示我們真正相信的是什麼」。回顧那段數不盡的寂寞、壓力與挑戰,他想說的是,當你認真思考什麼是有永恆價值的,你就會願意用力將生命「砸」在那些事情上。
十年的異鄉生活不是一場探險,是值得我們去玩真的的生命抉擇!
名人推薦
導演 盧建彰
作家 連加恩
台灣大學教授 張文亮
台中旌旗教會主任牧師 蕭祥修
屏東和平長老教會 主任牧師 葛兆昕
「舊鞋.救命」活動發起人 楊右任
媒體平台「世界微光」負責人 戴芯榆
榮耀城靈糧堂創會牧師/專欄作家 王翠如
創略廣告總經理/暢銷書《神提案》作者 黃志靖
「為台灣而教」(Teach for Taiwan)基金會創辦人 劉安婷
動容好評
作者簡介
陳維恩
牧師,宣教士。小時候移民出國,有三個國家的護照,長大後住過最久的地方卻是在南太平洋的一個原始小島上。
和妻子張悅慈傳道在美國Gordon-Conwell Theological Seminary畢業之後,於舊金山三谷華人聖經教會(Tri-Valley Chinese Bible Church)牧會。全家(包括兩個女兒,沐真和沐安)在2007年加入了美國New Tribes Mission宣教差會,並在2009年前往南太平洋的巴布亞紐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的Biem族當中服事,融入當地住民,學習當地語言,翻譯聖經,建立部落教會。陳維恩目前也是 Radius International 亞洲的總幹事。
關於Radius Asia
是一個訓練前線跨文化宣教士的機構,Radius核心價值是建立在:語言學習的必要性,福音傳遞的完整性,建立教會的必須性,以及相信苦難是完成大使命的代價。 Radius Asia將在2019年的九月開始第一屆的訓練。
推薦序
前言
1 北加州的陽光
2 我不可能把孩子帶到這來!
3 真的需要這樣做嗎?
4 我家後面有火山
5 我的家沉到大海裡了
6 他們要把我家燒掉了
7 靠太陽跟雨水的日子
8沒有文字的語言
9 對不起,再說一次,你為什麼用開山刀砍他?
10 第一次被痛打的感覺
11 值得你付出孩子的生命嗎?
12 復活與死亡
13 乳癌
14 原來白人也會死
15 比夢想更重要的事
16 白紙黑字
17 鬆土的工作
18 開始蓋房子(福音課程Ⅰ)
19 完蛋了,完蛋了(福音課程Ⅱ)
20 引路人的誕生(福音課程Ⅲ)
21 不要打了!夠了!夠了(福音課程Ⅳ)
22 這不是宣教士的教會
23 信仰的代價
24 落葉下的人
25 島上第一位去天堂的信徒
26 我們不要黑的!
27 活人與死人
28 跌倒的時候怎麼辦?
29 翻譯聖經的挑戰
30 第一代的宣教士
31 擴散了
32 只有一個身分
33 該離開了
後記
給對跨文化宣教有負擔的人的一段話
前言
我如何「砸」了我的生命
那時,我在大海中間,前後左右已看不到陸地,太太抱著兩個不到五歲的孩子,承受海浪一波波的撞擊,老二也吐到只剩下胃液。我們全家這幾個月要吃的食物、孩子要自學的學校課本,都放在那艘不到七公尺的小船上。目的地是一百五十公里外,一個直徑不到三公里的火山島。
一個第三世界的原始部落。那裡,是我們的家。
我們在當地接的是雨水,用的是十片太陽能板接到六顆卡車電池所儲存的電,鄰居是住在小木屋的原住民。
極度的寂寞,危險的船程,被搶匪痛打,異文化生活的衝擊,學習新的語言,瘧疾,旱災,癌症,住在活火山的旁邊……我有很多故事想跟你分享。老實說,過去十年裡我有時會想:「維恩,你到底在做什麼?值得嗎?該收手了。」、「這些不認識的人,聽不懂的話,沒有去過的地方,到底跟你有什麼關係?」
我是有很多故事要說,但是一個人的一生,不應該只是恐懼、困惑、特殊、興奮時刻的總和;一個人生的價值,更不該只由這些高山低谷的經驗來衡量。一個人的生命總和,應該是那些在經過深思、衡量、沉澱整理後所做的大小決定加起來的。當你自問什麼是暫時的,什麼是永遠的;當你清楚看見在這世界的生命就像雲霧一下就消散;當你認真思考什麼才是有永恆價值的,之後用力將生命「砸」在那些事情上,這才會決定你這一生的價值。
這不是一本勵志冒險的書,因為有太多人比我去過更遠更精采的地方。
這也不是一本旅遊心得,因為我不是遊客。
這更不是一本要挑戰你去勇敢追夢的書,因為我相信,這世界有比你我的夢想更重要的事。
容許我跟你分享,我如何「砸」了我的生命……。
2 我不可能把孩子帶到這來! 二○○七年一月,我跟悅慈把孩子留給阿公阿嬤照顧,一起前往巴布亞紐幾內亞(又稱為巴紐)。途中轉了三次機,飛機是越坐越小台,二十個小時後終於抵達大洋洲這個國家的山區。 我走下飛機,眼前是一片荒涼的野地,附近有一間間的鐵皮屋,刺眼的陽光讓我沒辦法一下子就張開眼。我們跟著其他乘客走往唯一看得見的建築物,被鐵絲網圍了起來,原來那就是機場,這個機場比我記憶中三十多年前台灣小鎮的公車站還破舊。我們走得更近,在鐵絲網的後面看到一張張黑色的臉,以及被檳榔汁染成紅色的牙齒,一些人還拿著一公尺長的開山刀瞪著我們。那一刻我心沉了下來,第一直覺就轉過頭對太太說:「我是不可能把孩子帶到這個地方的!」如果這機場是巴紐的「大城市」,那麼這個國家的部落會是什麼情形? 語言跟文化的衝擊慢慢地過去,但心中不安的感覺卻像是停在天空的烏雲久久無法消散,我一直問自己:「真的要把人生最精采的年日砸在這種地方嗎?」 我們把孩子放在台灣,自己先過來有兩個目的:第一,想了解這個國家到底是不是真的需要宣教士?我們的初衷是想去真正有福音需要的地方,如果這裡已經有很多資源,那就不缺我們了。第二,想知道自己到底適不適合來這個地方?悅慈在一年前被診斷有類風濕性關節炎,這是免疫系統失調的疾病,她的病情一直沒有好轉,有陣子關節發腫還嚴重到連下樓梯都有問題。開始吃醫生給的藥後,病情被順利控制下來,不過醫生說這是一輩子的病,沒有藥可以根治,未來會怎麼樣也不知道。當下我們彼此討論商量,不應該因為自己的一股熱情跑過來,反倒成為當地機構的累贅,所以先來了解這邊的環境及醫療系統的資源。 誰會來這裡? 過了幾天,我們和已經待了二十多年的宣教士坐下來聊天,一口氣就把太太的疾病與顧慮說出來,直接問他覺得我們適不適合來這邊長期居住? 他聽完問題就開始笑了。我心裡想:「這人怎麼那麼沒禮貌啊?我們把最擔心的事情跟你分享,你怎麼在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