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狀與音樂的抽屜 | 做自己 - 2024年5月

形狀與音樂的抽屜

作者:何亭慧
出版社:麥田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18日
ISBN:9789867413710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為詩集,文建會初書計畫獎助得主。  文前有詩人羅智成與陳大為撰序推薦。作者簡介何亭慧,1980年11月生於中壢。  元智大學中語系畢,現就讀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  曾獲中央日報文學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全國學生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等等。其他種種,都在或好或壞的詩裡。

我所打開的抽屜             羅智成 「 神走的時候不小心把門關了。……」  何亭慧的詩,起初是令我略為侷促不安的。像一個帶著昨夜顛狂穢氣的宿醉者,在未預期的狀態下被帶去聆聽一個唱詩班,我總覺得,我的步調與聲息來不及調整到該有的細膩與虔誠。  是的,她的詩作,字裡行間迷漫著清晰的宗教性虔誠,好像每個字都穿戴整潔、頭上閃著乳金色的光暈,正襟危坐地出席,在一座木製、古老、有些陳舊、陰暗的,詩的教堂裡。  她的詩作,字相當少。那是一種相對又主觀的印象。但是,我就是覺得,她好像把創作文字當成一種珍貴、稀有的素材,像佛骨或神諭的灰燼。  她把文字當做一種珍貴、稀有的素材。因此,她對字眼的分配是謹慎的、節省甚至是小氣的。有些訊息、有些主題、有些事件或對象,她甚至是不情願付出一個字(或吐露出半點線索)來表達。  這使得她的詩作,並不像表面上的親切、謙遜或簡單,反而讀起來有點吃力,而逼使讀者不得不更努力去注視──唱詩班的指揮──她的手勢。  何亭慧是我在元智大學上課時的學生,因此和我的淵源較深。我在她幾次文學獎的得獎作品中,初步累積了對她作品風格的一些印象。但還不是那麼真切。原因已如上述:她用字的態度,其實不是那麼適合迅速、有效的傳達,而更傾向於私密的,與高度選擇過的對象做深層溝通。  像是一種深邃、隱晦的傾吐,必須某種高度關注的閱讀……  現在,深邃、隱晦的傾吐結集成書,字不多,但像一座古埃及的陵墓,所有珍藏的想法和堆疊的苦心,似乎被井然的景觀釋出,又被厚厚的石磚與岩塊禁錮。要進一步去理解她的訊息,似乎只有透過對自己早先創作的盜墓……  而對一個創作者而言,這些年來讓我愈感心虛與不安的是,我對於自己在年輕時期的創作熱誠與投入,越來越無從感受與追憶了!面對自己早期作品,我屢屢震懾於那義無反顧的熱情與原創、那純粹而迫切的自我表現意志,卻也惶惑於:那令創作者忘我於蘇菲教派迴旋舞般的文字創作漩渦的,根本動力,究竟從何而來?  詩對年輕創作者而言,很多時候,不僅僅是一種書寫、一種文學表達。它更提供了一種救贖,一個可以讓創作者妥存更理想自己或更理想生活的地方。透過對永恆價值的憧憬與追索,創作者擴大了自己在現實世界裡備受侷限的生存場景與自我價值。當永恆價值隨著創作的開拓,無論更趨近於現實或更遠離那被異化的存在困境,創作者的角色與他可以實現自我的奮鬥戰場都會得到更進一步的鞏固。  這樣的創作情境,我認為本質上很接近宗教,或宗教的發明。我們先為自己的期望或性格宿命打造出孤立、受棄、無力而極待被擁護、拯救的神祉,並在護衛、拯救神祉的創作過程中,創造出我們與神祉──其實也就是我們與我們所渴望的價值之間牢不可破的關係。  這關係有時是自戀、有時是愛戀、有時是道德命題。而何亭慧和這個不可以被說出來的「私神祉」所選擇的關係,顯然比較接近愛戀。  這使得「形狀與音樂的抽屜」整本書像一部情詩,寫給她內心之中高大又貼近的形象。  在這樣的書寫氛圍裏,何亭慧根據她的願望、性格和品味所杜撰出來的神聖使命,是創作一種屬於孤獨者的版本的,淡漠的喜悅烘托著本質上悲傷的,耽美的經文。經文的內容主要是她眼底的,自己的零碎生活與種種華麗不實的抵抗,混雜著愛的告白與詩教宣傳。我們可以透過詩中的語言、主題與態度來窺視這樣的劇情或場景;而建構這個場景的元素,無一不在呈現她所渴望、所追求的美學價值。  她的主題,除了書中最後一部分企圖重新論述歷史上的名女人,以實驗某種客觀的議論與隱喻能力之外,在零散瑣碎的題目底下,一直高度集中於「我們」這個主詞。「我們」象徵了亭慧某個理想世界:單純、自足的二人世界--甚至一人世界--因為這兩人的關係被高度理想化,而具有太高的同質性、或其中一個「自我」的犧牲、或其實就是詩人的自體分裂。就像是我們所憧憬的愛情或信仰一樣。可惜,「我們」再大部分時辰是未完成的。  這裡的「我們」是最小單位的「我們」,由一個第一人稱和一個第二人稱構成,樸素的第一人稱自然是指作者,第二人稱可以是現實的愛人也可以是虛擬神祇或聆聽者。透過書中的陳述,我們感覺到兩個人稱的地位是極不對等的。無論在心力的投注上、彼此的依賴與義務感上,這個「第二人稱」更像一個不理會或輕忽了民間疾苦的神。這樣不對等的處境,讓本書的詩作根本上帶著楚辭裡頭那種孤立宇宙的情懷。  近期以來,詩人似乎更有意識地要擺脫這種「孤立情懷」,但是許多對新主題的嘗試都是輕碰一下便趕緊縮回,因此某種純粹的美學依舊是何亭慧在文字創作中尋找的主要庇護。就語言方面而言,語言一直是何亭慧詩風的重要元素,她用字溫情而收斂、儉省而有潔癖。這樣的表達必須依賴較多觀點或思想的呈現,屬於較高難度的詩美學,但是,她似乎在一開始便選擇了這種「老靈魂」式的表現風格,傾向於一種飽經閱歷、見怪不怪的敘事腔調,平靜、安詳、沒有激情,也沒有驚險的意象特技。  就一般詩閱讀而言,這不是引人注意的風格。原因很簡單:一個樸素、低調的書寫策略,並不容易如實表現你花在句子後面巨大的情感與構思。除非,就像亭慧在第一卷,也就是最近完成的作品「形狀與音樂的抽屜」中所展現、更多動人的奇想、更多戲劇化的場景、更濃郁的觀點、思想與對比、暗示、象徵。  「形狀與音樂的抽屜」(卷一)中有許多作者最成熟、最具份量的作品。其中,「樹」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這一首詩裡,她應用與「神」之間的曖昧情素,創造出「神」與「戀人」、「日常生活」與「愛戀奇蹟」彼此的諧擬,象徵了某些類似「信仰」或「戀愛」事件中共有的「不可靠」與永不消失的希望。  「我的名字」則從中文字的直接樂趣引申而來形而上遊戲,在「名」與「實」、「命名」與「賦予性質」的錯置、互文之中建立了我們與這虛實不分的世界美好而無奈的關係。  但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非「睡眠的抽屜」莫屬。在這本詩集次長的這首作品中,作者以一種普魯斯特臨睡前的從容,描繪了一個失眠困頓的夜晚。在失控的胡思亂想中,層出不窮的幽微奇想和精準鮮活的意象,像華麗斑斕的夢境侵襲著我們。 例如:「不小心迷路便從玫瑰灰燼回到玫瑰但無法使隔著六座海洋失眠的你眷戀清晰的意識」例如:「留下一句線索譬如在西元前五世紀的希臘張開眼睛我掀開羊皮、羽毛拉開隱形抽屜在半空中重新藏進去」  它一方面突顯了亭慧語言在處理意識邊緣題材的優勢,一方面呈現了我們年輕詩人少有的鋪陳事件的熱誠。  每一個詩人的語言都是他對詩、對生活、對世界的態度的反應。  在這樣的認知下,早先我會覺得本書的作者還沒有把自己的影子投擲在地球上的堅定意志(她似乎還不準備定居地球),而刻意以太過純潔的創作態度去逃避、抵抗某種世故的學習、勇敢與怯懦。那也許正是我對她某種唱詩班印象的來源,而我覺得這會阻礙到我們對創作事業種種可能的體驗。  現在,隨著這本詩集的出版和一些會深深印入我們記憶的美麗詞句,作者顯然已下定她的決心,要為自己的理想世界找到一個顯著的地址。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