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路:亞洲獨立音樂文化地圖 | 做自己 - 2024年7月

迴路:亞洲獨立音樂文化地圖

作者:黃津珏
出版社:dirty press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14日
ISBN:978988789076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78元

  相比歐美音樂文化內層建築的成熟,亞洲中小型livehouse 在摸石過河的狀態中「見步行步」;它們所在的城市地理上靠近,卻因應不同文化政策、政治場域、經濟結構、宗教背景,等等,發展出各具特色的生存策略。

  香港獨立音樂人黃津珏是民族音樂學博士生,2018年在倫敦組成爵士後搖滾樂隊「remiso」,並進行亞洲巡演。樂隊在這些場地的演出過程,側面描寫了各地文化政策對非主流藝術發展的影響:

  • 香港的livehouse如何對抗瘋狂租金?如何應付牌照問題?
  • 台灣的勞動局如何影響外國演出單位進台?文化局的補助金對台灣獨立有樂有着怎樣的衝擊?
  • 在宗教右派的干預下,馬來西亞的獨立音樂如何自處?
  • 韓國在龐大的K-pop商業市場下,獨立音樂還有沒有立足地?
  • 澳門不乏資源,可是又面對怎樣的文化難題?

  remiso的巡演帶領讀者看到連接中小型livehouse羣、或是更特殊的演出空間的有機迴路,看它們如何連繫成一個複雜、多變、許多時僅夠維生的全球音樂網絡。
 

作者簡介

黃津珏

  香港獨立音樂人、聲音藝術家、策展人、評論人、大學講師;前香港livehouse「Hidden Agenda」義工;前民間電台《非娛樂》、DBC《音樂聲名》、香港電台《書情空間》主持;樂隊「Pusshitachi」、「fragile」、「remiso」結他手;倫敦大學城市學院博士候選人。著有《我們來自工廈》(合著)、《Fractured Scenes》(合著)、音樂評論集《拆聲》。

編者簡介

李海燕

  主修英國文學,環球商業碩士。現為編輯、藝評人、獨立製作人,曾擔任香港電台藝術評論節目《演藝風流》主持。現為香港藝術發展局顧問(評論)。著有 《拾舞話》(合著),編輯 《香港視覺藝術年鑑》、 《香港舞蹈概述》、 《尋找香港舞蹈》、《迴路:亞洲獨立音樂地圖》。
 

代序一 負荷與超載,獨立迴路的迸發自燃麥偉豪
代序二 讓音樂作為共感與連結的力量 何東洪
作者序 試談亞洲現場音樂景觀

一‧香港觀塘:李氏第三工廈七樓
二‧釜山: Node: Art Hall
三‧首爾:Channel 1969
四‧福崗:gigi
五‧長崎:紫羅蘭社
六‧京都:吉田寮
七‧東京:素人之亂民宿大笨笨收容所
八‧東京:Silver Elephant
九‧台南:TCRC
十‧台北:Pipe
十一‧吉隆坡:無頭體
十二‧吉隆坡:Live Fact 現場因素
十三‧檳城:Soundmaker
十四‧新加坡:Lithe House
十五‧澳門:HUSH!! 沙灘音樂會
十六‧香港:嗰度有聲、二十八樓
十七‧香港:Cult Key
十八‧雅加達、東京、北京
結語‧在希望的灰燼下,還有噪音的迴路

附錄:場地資料
鳴謝
 

摘自〈十‧台北:Pipe〉 「算了吧,我們不玩台北了。」 我們用facebook短訊跟雷敏說。當時可能是一時之氣,但也不得不承認,這個工作簽證太難辦了。 原來外國人到台灣演出,必需要先拿到勞動部的批文。只是很多中小型空間都繞過申請,台灣對實際執行檢查也不是很主動,因此我們在台南演出時沒有申請,辦巡演之前根本也不知道有批文這回事。台北的livehouse「Pipe」應該算是比較跟規矩辦事的場地,事出有因,後來有人告訴我,曾經有日本演出者在Pipe演出時被投訴沒有工作簽證。收到投訴,勞動部不得不行動;連帶場地每次都要揸正嚟做,會為外隊先拿簽證,沒有的話活動也辦不成。 跟我聯絡的雷敏是Pipe成員,本身是香港人,在台灣生活久了,跟我講廣東話時有點國語口音。我大概從巡演開始,就不斷遞交樂隊成員的個人資料︰護照副本、簽名、有中文名的要手寫中文名,有中文名的又不用交其他語言的手寫本。然後補交過往演出資料,證明樂隊的演藝實績,所以我把所有宣傳海報、演出錄像、唱片封套都發了過去。許多文件又退回來,不滿意用反光物料做的護照影相時反光,而錄像又嫌不夠光。老實說,除非是陽光海灘戶外音樂節,否則很難找到有光猛的演出錄像,我們的演出都是暗暗的,垂下頭看不到樣。雷敏說,勞動部再三要求我們證明樂隊的存在,兼要看到每個申報人演出的容貌。我才發覺要證明自己存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也不禁狐疑「Slipknot」在2016年是怎樣成功申請工作簽證的︰畢竟長年戴著面具演出的樂隊,應該與護照裡的容貌有分別吧。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