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幫裁縫發展史‧上海卷 | 做自己 - 2024年6月

中國紅幫裁縫發展史‧上海卷

作者:陳萬豐 主編
出版社:東華大學
出版日期:2007年07月01日
ISBN:9787811111866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98元

紅幫裁縫也正是在我國推翻封建制度的偉大革命歷史階段,為服裝改革所孕育發展的裁縫群體。本書是是繼作者主編的《創業者的足跡》和合編的《寧波服裝》、《紅幫服裝史》之後,又一本更充實更深析的專題性史料力作。 本著尊重歷史、尊重事實,讓事實證明歷史,用歷史解讀紅幫的態度,不以推理代替事實,一切結論產生于調研。作者治學嚴謹,講究“原汁原味”,富有社會責任感;從“熱水里撈針、牛皮上拔針”的解讀中,歸結了當年上海灘寧波紅幫裁縫苦練基本功的艱苦歷程和勇于進取的“紅幫”精神——速度和力度,事業觀和成就觀。在創業長河中,羅列了富有代表性的名店名師,圖文並茂,也是本史料的特色。

第一章 上海開埠後的寧波裁縫  第一節 近代上海服飾  第二節 上海軒轅殿成衣公所  第三節 民國鄞縣蔡氏旅滬同宗會服裝業 第二章 紅幫裁縫的崛起與成名  第一節 紅幫裁縫產生的社會基礎和歷史背景  第二節 包袱裁縫闖江湖  第三節 紅幫創業在上海  第四節 中國服裝史上的創舉  第五節 六十年多年前的上海裁剪學院  第六節 紅幫裁縫店鋪剖析  第七節 上海服裝業的“三幫”、“五派”  第八節 紅幫裁縫西服技藝  第九節 上海南京路商界聯合會  第十節 從上海市西服業工場管理規則出台到西服業勞資互惠規則施行 第三章 國內領先的近代服飾業  第一節 襯衫業  第二節 時裝業  第三節 內衣  第四節 呢絨業  第五節 黑炭襯  第六節 木紗團  第七節 縫紉機業 第四章 名人名店  第一節 王才運與榮昌祥呢絨西服號  第二節 王廉方與裕昌祥  第三節 王來甫與王榮康  第四節 江輔臣與“和昌號”  第五節 周錦堂與協鋁錦記  第六節 許達昌與培羅蒙  第七節 王宏卿與華商被服廠  第八節 中華皮鞋股份有限公司  第九節 徐梅昌與春秋  第十節 江輔豐與“朋街”  第十一節 徐余章 、林瑞祥和享生西服店  第十二節 “裁縫狀元”陸成法  第十三節 服裝工藝師戴永甫  第十四節 經營有方的戴祖貽  第十五節 服裝科技功臣陳康標  第十六節 女裝高級技師蔣海良  第十七節 裁縫傳授所謝兆甫  第十八節 上海服裝研究所所長李堯章  第十九節 名店經理孫富昌  第二十節 工業服裝技師柳自行 附錄  一、上海市西服商業同業公會章 程  二、私立西服業初級工藝職業學校校董會章 程  三、《西服裁剪指南》(節錄)顧天雲著  四、上海裁剪學院同學錄(部分)  五、上海市西服業同業公會執監委成員1943年9月  六、上海市襯衫工業同業公會寧波籍會員登記表  七、上海市海員服裝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名冊(1946~1950.3)  八、上海市呢絨業商業同業公會會員名冊(1931~1947)  九、1948年8月上海市內衣織造業同業公會寧波籍會員  十、1950年6月為籌建上海市縫紉機器業公會會員調查名冊  十一、1950年上海市西服商業同業公會會員登記表(寧波籍)  十二、1950年上海市服裝店(廠)、成衣鋪、縫紉機器廠、縫繡學校及有關同業公會  十三、1951年6月上海市時裝商業同業公會執監委員名冊 附圖

我國五千年服裝文化史充分地印證了“一代冠服自有一代之制”的論點。紅幫裁縫也正是在我國推翻封建制度的偉大革命歷史階段,為服裝改革所孕育發展的裁縫群體。1895年,紅幫裁縫早期人士在日本傾听了孫中山先生關于服制改革問題後,肩負著歷史使命在長期的不斷探索和實踐中,為現代服裝史創造了“五大第一”,並取得了服裝界人士的一致公認。歷史記載,紅幫裁縫的發展脈絡是源于孫家漕,發跡于日本,成名于上海灘。上海服裝行業就此得到蓬勃發展,擁有了“海派”的盛譽,其間上海灘的寧波幫裁縫功不可沒。當時,寧波本幫裁縫,特別是從日本學藝回國的寧波西服裁縫,審時度勢,立足于上海——我國第一大都市,中外服裝文化交融的大都市,以縫制西服為主。中國最早制作西服的裁縫群體正因其出色的技藝和誠信的操守名聞海內外,取得了“紅幫”流派的榮譽,久盛不衰。 近10年來,陳萬豐館長立志于服裝文化史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寧波紅幫服裝史的調研編寫方面。《中國紅幫裁縫發展史》是繼他主編的《創業者的足跡》和合編的《寧波服裝》、《紅幫服裝史》之後,又一本更充實更深析的專題性史料力作。寧波紅幫裁縫創業史本是寧波服裝博物館的重心和亮點,所以,建館與史料工作是相輔相成的。建館促進了史料的搜索、累積和疏理,以研究指導陳列;同樣,真實又豐富的史料也提升了建館的內涵、功能和價值,以陳列推動研究。是故,有關寧波服裝文化發展的工作,一直得到寧波市政府領導和服裝企業家的支持與關注。保護和搶救祖國服裝文化遺產本是服裝文化史料工作者的天職,從寧波為國內服裝大市的發展來看,史料工作也是一個重要方面,寧波籍史料工作者更應多加關注。服裝文化有其地域性的一面,而寧波幫裁縫創業的服裝文化還有其幅射各地、自成一派的一面,有如“海派”、“京派”、“揚派”等。這些也是從事服裝文史編輯的一個重要方面。今天,陳萬豐館長的調研和編寫工作是一個迎合時代要求的良好開端。 在編寫前的調研階段,陳萬豐館長本著尊重歷史、尊重事實,讓事實證明歷史,用歷史解讀紅幫的態度,不以推理代替事實,一切結論產生于調研。他不辭辛苦,走訪紅幫傳人——上海紅幫裁縫,遍及旅日華人。從上海市檔案館塵封半個世紀的文化檔案中,找到了紅幫裁縫在上海創業的原始記錄,以及《上海黃浦服裝志》、《上海黃浦商業志》、《民國時尚》等 種與當時紅幫裁縫創業有關的史料。作者治學嚴謹,講究“原汁原味”,富有社會責任感;從“熱水里撈針、牛皮上拔針”的解讀中,歸結了當年上海灘寧波紅幫裁縫苦練基本功的艱苦歷程和勇于進取的“紅幫”精神——速度和力度,事業觀和成就觀。在創業長河中,羅列了富有代表性的名店名師,圖文並茂,也是本史料的特色。 如果說,《紅幫服裝史》填補了我國服裝文化史的空白,那麼。《中國紅幫裁縫發展史》一書也不失為填補空白的一次成功。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