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瓷鑒定指南(初編) | 做自己 - 2024年7月

古瓷鑒定指南(初編)

作者:伍躍 趙令雯 整理
出版社:北京燕山
出版日期:2009年01月01日
ISBN:9787540202392
語言:繁體中文

中國陶瓷歷史悠久,公元前三千年左右,在黃河中下游地區已經出現了原始的青瓷。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中國的陶瓷制造技術日臻成熟,終於在宋元時代達到了一個全盛的時期。這一時期著名的瓷窯有:柴窯、汝窯、官窯、哥窯、定窯及均窯、景德鎮窯、磁州窯等,它們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瓷窯體系,青瓷,白瓷百花齊放,多姿多彩。元代出現的青花及釉里紅也是我國古代制瓷技術的突出成就。明清時期,陶瓷的制造工藝也取得了不少進步。隨着宋代以后海外貿易的發展,陶瓷成為我國重要的大宗出口商品,在國外享有極高的聲譽,以至於在英語等外國語文中,「瓷」與「中國」成了同義詞。 對陶瓷的研究是從中國古代士大夫對各類瓷器的鑒賞開始的。唐代中葉,大詩人杜甫在《韋處乞大邑瓷盤詩》中雲:「大邑燒瓷輕且堅,扣如哀玉錦城傳。君家白碗勝霜雪,急送茅齋也可憐。」陸龜蒙曾以「九風秋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贊美越窯瓷器。陸羽在他的名著《茶經》中對越州、鼎州、婺州、岳州、壽州、洪州、邢州等地燒制的瓷碗做了鑒定,認為「越窯瓷青而茶色綠」,故瓷碗以越州所產為上。宋代文學家蘇東坡也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稱贊定州出產的瓷器。 清代,文人們對陶瓷的鑒賞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出現了一批論述陶瓷的專門著作,如:唐英的《陶冶圖說》、朱琰的《陶說》、藍浦的《景德鎮陶錄》等。清末民初,隨着滿清王朝的覆滅,原來藏於宮禁之中的大批珍稀瓷器呈現於世間。另一方面,由於列強對中國的侵略,許多瓷器流出海外。在這種情況下,一批知識分子出於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而開始了對陶瓷的研究。下面四部論瓷著作即產生於這一時期。 《(勹缶)雅》,又名《瓷學》,原書三卷,實際只出版了前兩卷。本書出版於清宣統二年(1910)。作者陳瀏,字亮白,號寂園叟,江蘇江浦人,生卒年不詳。清代末年,陳瀏曾在北京居住了二十余年,每日與友人往來唱和,鑒賞古董。本書即是他將日常所見瓷器及個人鑒賞瓷器的心得隨手札記,尚未歸納整理,但對於瓷器的形狀、顏色、質地等方面的描述及鑒別頗有見的。 《飲流齋說瓷》,十卷,許之衡撰,民國間鉛印本。許之衡,字守白,廣東廣州人,生年不詳,卒於1925年。許氏早年畢業於日本明治大學,歸國后任北京大學國文系教授及研究所國學門導師等職,在中國古代詞、曲的研究上頗有成就,著有《中國音樂小史》、《中國戲劇研究講義》、《曲律易知》等書。本書是他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撰寫的,並且將問題分成十類詳加說明,頗具條理。盡管研究陶瓷不是許氏所長,但本書對瓷器的研究、鑒賞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十卷,邵蟄民原撰,余啟昌增補,民國二十七年(1938)鉛印本。邵蟄民(生卒年不詳),北京人,好金石之學,本書乃根據歷年親眼所見撰寫而成,對我國古代陶瓷的出處、色澤、款識、繪畫等方面的發展變化詳加評論,引證博該,文筆筒練。本書的增補者余啟昌,字戟門,浙江紹興人,光緒八年(1882)生,卒年不詳。余氏於宣統三年(1911)畢業於日本東京大學,歸國后在北洋政府中供職,1928年后棄官從文,曾在北平大學及北京大學任教。民國初年,余啟昌在友人的啟發下開始研究瓷器,此后又經歷了承德、沈陽兩處文物移存北京及故宮文物清點工作。迨至抗戰前夕的古物南遷,余啟昌遂立志撰述。1938年夏,余氏得到了邵蟄民的《古今瓷器源流考》,便利用半年左右的時間為之增補並重新編輯,於當年冬天印行。 《瓷鑒》,稿本,作者不詳。通觀全書,應為民國間北京城內古董店老板就日常鑒定瓷器的經驗所撰,借以傳授知識,指導業務。 上述四書是清末民初在研究、鑒賞瓷器方面較有代表性的著作,盡管時隔多年,仍有一定的參考價值。現予點校整理,如有不妥之處,歡迎批評指正。

(勹缶)雅(瓷學)(陳 瀏撰)飲流齋說瓷(許之衡 撰)增補古今瓷器源流考(邵蟄民 撰 余戟門 增補)瓷鑒(佚名 撰)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