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人遺珍 | 做自己 - 2024年7月

梓人遺珍

作者:丁海華
出版社:積木
出版日期:2011年05月27日
ISBN:9789861207957
語言:繁體中文

  本書是作者十餘年蒐羅所得的珍藏全覽,全書考證經義,旁徵博引,佐以稀有的骨董墨斗、鉋子的精美圖片,以及匠人工器的歷史典故,是收藏家不可錯過的參考書籍。
  1.每件木匠作品都是唯一存世之物,即收藏界俗稱的「孤品」。  2.收錄極少見之鉋子、墨斗、國外珍品 計78件。
  中國人喜愛收藏,這和文化淵源有重要的關係,因為悠久的歷史提供了可供收藏的精神和物質條件,傳統和積累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收藏的內容。
  近年來中國大陸收藏熱經久不衰,這其中既有屬於經典收藏品類,例如對傳統的古籍、字畫和珍貴陶瓷等藝術品的收藏,這種藏品除了歷史價值之外,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潛在的投資價值。此外,民間收藏品的種類也呈現出廣泛性,例如傢俱、老爺車、火花(火柴盒外包裝)、老照片等等,幾乎所有能夠反映歷史和生活的各種遺物,都滿載著人們對昔日的情愫,重新被撿拾回來。
  對於各類工具的收藏,在國際上並不少見。據考古學家的研究,人類最早使用的工具應當為石器或者骨器,而且最早被加工的物品,除了衣食之外,便是居所。田野考古的發現證明至遲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金屬工具,為木作工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其中相傳是“魯班”發明的墨斗以及對木材進行切削加工的鉋子,是木作工具中最為獨特的一種。
  墨斗是在可以移動的木制或者金屬製成的小容器中,放置墨汁,然後讓棉線在容器中通過,使棉線浸滿墨汁,然後將墨汁轉移到需要加工的木材上,以便沿著墨線根據需要進行加工。因為留在木材上的線條是黑色的,有些時候將木作稱作“黑線活”;而石作和磚瓦作匠人,根據白色棉線的標誌進行操作,因此也被稱作“白線活”。
  墨斗在長期的歷史發育中,被木作工匠賦予了無限的藝術價值,有的外形如魚,有的外形如獅,有的被做成繡花鞋狀,還有的被做成嬰嬉,千姿百態,如錦陣花營一般。所有的墨斗都是木工們親手製成的,因此各式各樣的墨斗中,便飽含了製作者對生活的希望和對幸福的憧憬。於是這些不同形制的墨斗,就成了一個個極富生命力的藝術品,因此便體現出了極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正因為工匠們試圖在「終日不離屑和土」的乏味勞動中尋求某種精神上的享受,而刻意把原本樸實無華的工具加工細作,使之變成一件件精美有趣的藝術雕刻。或許,他們對祖傳的手藝從未感到過一絲的乏味,只是想錦上添花,更上一層樓」。---作者丁海華
作者簡介
丁海華
  1993年畢業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先後獲得法學碩士、法學博士學位,現任國際律師事務所合夥人律師及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熱愛中華文化,積極保存中華傳統。早在留學期間便開始他的收藏之路,直到2001年因緣際會於北京潘家園購得一只繡花鞋刨子,從此愛上了這些滲透著昔日匠人汗水的工具,投入木匠工具的收藏與鑒賞。
推薦者簡介
田濤:
  北京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法律史學家、拍賣法和法律文獻專家、古籍善本收藏家
董強:
  北京大學法語系教授、法國文學藝術專家,法蘭西共和國教育騎士勳章得主

推薦序君子不器∕董強散發著陣陣吉光、傳世不朽的藝術品∕田 濤
自序
一、中國古代著名木匠與建築大師
二、考古發現、古代文獻對木工行業的記載
三、勞動工具在收藏界的地位及其作為藝術品的特性
四、論鉋子
五、論墨斗尊崇先賢古訓的墨斗動物系列的墨斗瑞獸系列的墨斗鞋子系列的墨斗大自然系列的墨斗微型墨斗 
後記
參考讀物

推薦序
散發著陣陣吉光、傳世不朽的藝術品
  中國人喜愛收藏,這和中國人的文化淵源有著重要的關係。悠久的歷史提供了可供收藏的精神和物質條件,傳統和積累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收藏的內容,就此而言收藏本身不過是一種文化現象,和世道的盛衰原本並無絕對的直接關係。社會動盪的環境下,人們可能會直接關注糧食或者金銀的儲藏,近年來考古學界出土了唐末和宋元之際的很多「窖藏」,似乎可以證明這一點。社會相對穩定的時期,人們才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回顧已經消失的歷史,才會重新對歷經磨難的典章文物關注和收藏,並希冀在回顧的安慰中,重新建設自己的家園。
  近年來中國大陸收藏熱經久不衰,這其中包括經典的收藏品,例如對傳統的古籍、字畫和珍貴陶瓷等藝術品的收藏,這種藏品除了歷史價值之外,在一定程度上還具有潛在的投資價值,更受到資本領域和「炒家」的興趣。此外, 民間收藏品的種類也逐漸體現出特有的廣泛性,例如傢俱、老爺車、火花(火柴盒)外包裝、老照片等等,幾乎所有能夠反映國人歷史和生活等滿載著人們對昔日情愫的各種遺物,都重新被撿拾回來,並且被附加了非常之多的「其他價值」,甚至國人自己也難以說清楚之所以看重這些被收藏品的真正原因。
  對於各類工具的收藏,在國際上並不少見,但在國人中則較為鮮見。友人丁海華大律師,竟專注於收藏木匠工具,令人耳目一新。
  據考古學家的研究,人類最早使用的工具應當為石器或者骨器,而且最早被加工的物品,除了衣食之外,便是居所。最早的居所也許是在地上穴居或者在樹上搭建,生活在樹上的原始居民,被稱作「有巢氏」。一九七三年浙江河姆渡遺址(注1)出土的許多建築木構件上鑿卯帶榫,尤其是發明使用了燕尾榫、帶銷釘孔的榫和企口板,同時還發現了專門用於加工木器石斧和石錛,標誌著當時木作技術已經取得了較高成就。金屬工具的使用為木作工具的發展奠定了基礎,田野考古的發現證明至遲在商周時期,已經出現了青銅的斧頭、削刀、鋸刃和鑿子。秦漢以後鐵製木作工具已經普遍使用,同時木製品加工的工藝也有了顯著提昇。
  關於鉋子的使用則存有一些爭議,近來有民間收藏家認為鉋子的發明和紅木傢俱的製作有關,並認為中國人發明木作鉋子的時間當在十六世紀,若從收藏明清傢俱的角度出發,這一看法似乎並不為過,當然還可以藉此提高收藏品的經濟價值,但前提必須是十六世紀以前的人不製作也不使用傢俱,甚至不製作也不使用門窗。鉋子是有刨體、刨底、刨刃、刨口、出花槽組成的,通過調整刨刃在刨口的切削角度,沿單向水平運動對木材進行切削加工。
  鉋子的用途很多,除了刮削令木製品表面光滑之外,其中最重要的是進行木材橫向拼接。現存唐宋以來的古代建築中,門心木板等均存在橫向拼接現象,即是將兩塊木板需要拼接的位置透過鉋子的刮削,使拼接部位平直,然後用膠粘合, 這種方法也可以用在桌面或者任何一種需要拼接的部位。要求門心木板或者桌面木板均使用獨板是沒有道理的,事實上也沒有很多大直徑的樹木。完成木板之間橫向結合的鉋子,木工稱作拼縫刨或者大刨。較大的木板橫向結合時,因為需要較長的刨口,有時鉋子被固定住,然後讓被加工的木材在刨口上水平移動,這種鉋子稱作「拉刨」。
  企口板雖然屬於榫卯結合,但兩個企口板之間需要同尺寸的專門鉋子進行加工,這種鉋子被稱作「企口刨」或者「裁口刨」, 現代木工仍然使用企口刨和裁口刨進行榫結合。在木板上製作凸起或者凹陷的線條時,需要使用各種不同的特製「線刨」進行加工,「線刨」的刨刃根據線條的需要,由木作匠人專門進行磨製。木材加工中有時需要打磨、刮光或者去掉木材鋒利的直角棱邊,俗稱「倒棱」,這時就需要使用專門的「淨刨」和「刮刨」。木工在學藝之初,師傅便會教授很多木作口訣,其中有一句就是「木匠不倒棱,一輩子沒學成」,可見「淨刨」是十分重要的。木製鉋子長短不一, 較長的拉刨有將近一公尺,最小的淨刨,只有一個刨刃和兩個手柄。
  此外還有一些特製的鉋子,用於加工具有弧度或者圓形等特殊形制,此類鉋子的名稱也較為複雜,有的稱作「圓刨」,有的稱作「花刨」,是鉋子家族中最為豐富多彩的部分。一般而言,木作中最常使用的是一種中型鉋子,這種鉋子大小約在三十公分左右,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刨刃的切削角度,並且攜帶方便,用途廣泛, 這種鉋子幾乎是木作匠人人手必備的,因為這種鉋子不大不小、尺寸適中,被稱作「二刨」,中國北方地區則稱為「二虎頭」。
  唐、宋以降,雕版印刷日漸盛行,由於受到木材尺寸的限制,雕版製作時同樣需要進行拼接,雖然早期經過拼接的雕版現在已經難以見到,但在傳世的宋代印刷品中,已出現版本學中稱作「斷版」的情況,這是一種因木材遇水收縮而在原拼接處斷裂,致使印刷品出現不著墨的白色紋理。印刷品中的「斷版」, 是鑑定是否初次印刷的重要依據之一。一般而言,印刷越早,斷版產生的機率越少。現存的明清雕版印刷版片實物中,可以直接地觀察到當時利用鉋子刮削和版片拼接的痕跡,可以證明至遲在唐宋之際,雕版印刷中已經使用鉋子對需拼接的木板進行加工。
  鉋子流傳至今不但品類繁多,而且已經趨於成熟,這表示鉋子本身已然經過了相當長的發育過程,我們有理由認為鉋子使用在中國木作上,起碼有一兩千年以上的歷史。
  墨斗是木作工具中最為獨特的一種,相傳是「魯班爺」發明的。墨斗是在可以移動的木製或者金屬製成的小容器中放置墨汁,然後讓棉線在容器中通過, 使棉線浸滿墨汁,然後將墨汁轉移到需要加工的木材上,以便沿著墨線進行加工。因為留在木材上的線條是黑色的,有時候也將木作稱作「黑線活」;而石作和磚瓦作匠人,是根據白色棉線的標誌進行操作,因此也被稱作「白線活」。墨斗彈在木材上的墨線,成為木材杆件之間連接時的準繩。無論是使用木材進行房屋結構施工時的「大木作」,還是傢俱器件製作加工時的「細木作」,都必須先在加工件上使用墨斗彈線,並嚴格按照墨線的痕跡進行操作。
  墨斗上的棉線一端固定線上輪上,另一端可以從墨斗中穿過並抽出,能夠抽出的棉線頂端處,有一個金屬製成的「抓手」,在短距離操作時將抓手固定在需要劃線木材的遠端,但在長距離操作時,為了防止墨線跑偏,就需要壓在棉線的中間,分左右兩次彈線,木匠師傅有時將後者稱作「段線」。墨斗彈出的線是匠人操作的規矩,是共同遵守的標準,因此也稱作「治木準繩」,這種意思被衍生到法學領域裡,就成了「治世準繩」,其實也就是規矩和標準的概念。
  墨斗在長期的歷史發育中,被木作工匠賦予了無限的藝術價值,有的外形如魚,有的外形如獅,有的被做成繡花鞋狀,還有的被做成嬰嬉,千姿百態,如錦陣花營一般。墨斗全都是木工們親手製成的,因此各式各樣的墨斗中,便飽含了製作者對生活的希望和對幸福的憧憬。這些不同形制的墨斗,於是便成了一個個極富生命力的藝術品,體現出極高的收藏和觀賞價值。
  我的朋友丁海華大律師居然愛上了這些滲透著往日木作匠人汗水的工具,的確令人稱奇。我想這其中除了對藝術品的欣賞和情趣之外,還體現了對勞動的尊重。也許有人說這種收藏是「化腐朽為神奇」,而我卻不以為然,我以為丁海華先生所收藏的木作工具,不但從來不曾腐朽,而且每一件工具上都散發著陣陣吉光,每一件工具都似乎是神奇之物,每一件工具都將和往日的輝煌傳世不朽。
田濤
  注1:河姆渡遺址(Hemudu Site)是中國南方的早期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距寧波市區約20 公里的餘姚市河姆渡鎮,面積約4 萬平方公尺。1973 年開始發掘,是中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新石器時期文化遺址之一。

第一章 中國古代著名的木匠及建築大師隨著瞳孔縮小、注意力集中,我漸漸地開始對中國木工行業的歷史和相關人物有所瞭解。當然,第一個必須提到的便是孩童時就耳熟能詳的木工先師魯班。魯班(前507 年︱前444 年),本姓公輸,名般,《史記》集解5以及《後漢書》注稱其為「公輸般」,《墨子》稱其「公輸盤」,《孟子‧ 離婁上》稱其「魯班」,《太平廣記》6稱其「魯般」。古時「般」和「班」二字相通,因為公輸般是魯國人,所以人們常稱他為魯班。魯班出身貧寒,來自一個木匠家庭。他自幼隨家人幹活,從事土木建築勞動,因為聰明能幹,日後成為機械、土木、手工工藝方面的大發明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土木建築師。據《事物紺珠》 、《物原•器原篇》、《古史考》、《墨子》載,魯班發明了曲尺、鋸子、鉋子、墨斗、鑽子、鑿子、鏟子這些人們至今仍在使用的工具。後人把魯班奉為百工之首、發明之父。據《集說銓真》記載,魯班曾隱於曆山(即山東濟南千佛山),故在魯班的家鄉山東,人們在濟南的千佛山上專門修建了「魯班祠」。包括臺灣在內,每逢魯班的誕辰日,各地都以各種方式舉辦活動紀念魯班,殺豬宰羊,搭台唱戲。有的地方還舉行遊行,把魯班發明的五件工具:鋸、斧、墨斗、曲尺、鉋子,製作成巨大模型,放在彩車上展示。福建佛山木雕業有個傳統,每年要舉行多次紀念魯班的敬神宴會。在一些地方,工匠們在建造房屋上樑時,必須舉行祭祀魯班的儀式,以求保佑施工順利和住宅安寧。據查史料,繼魯班之後,另外兩位成就斐然的建築大師就是唐代的閻立德和閻立本兄弟二人。閻氏兄弟均為唐初著名的畫家,在繪畫藝術方面有很高的造詣,尤其是閻立德壁畫和閻立本的《步輦圖》。閻氏兄弟出身於工程世家,二人因才華出眾,受到朝廷的賞識和重用,均先後出任「將作大匠」(即「總建築師」),後官至工部尚書。據《舊唐書》載,閻立本曾負責建造唐朝大明宮。其兄閻立德曾受命主持修築唐長安城外郭和城樓,還設計監造了獻陵(高祖李淵墓)和昭陵( 太宗李世民墓)。據史料記載,昭陵的氣勢宏偉,在九嵕山山峰下建寢宮(下宮),以此為中心,四周迴繞城垣,四隅建立樓閣,東為青龍門,西為白虎門,北為玄武門,南為朱雀門,城內建神遊殿、獻殿、寢殿三個主殿,城垣四角設角樓;西城外還建有一套宮殿, 氣勢雄偉,周圍十二里。受皇室恩准,閻立德死後也葬在昭陵周圍,作為陪葬。唐太宗李世民生前酷愛隨其征戰南北的六匹駿馬,太宗死後由閻立德設計六駿的畫圖,經高手用精美的漢白玉雕刻成六匹駿馬浮雕,矗立在昭陵北門(玄武門)內,姿態英俊,神韻颯爽, 史稱「 昭陵六駿」。又查明代謝肇淛著《 五雜組》,該書提及五代末年、北宋初年生活在吳越國西府(杭州)的另一位偉大的建築師——喻皓。喻皓擅長於木結構建築,在許多重大建築工程中出任「都料匠」,即「總營造師」。在他的主持下,於八九八年建造了開封的開寶寺木塔,並於九六四年建造杭州的梵天寺木塔。喻皓根據自己的親身經驗和他人的經驗,曾著書《木經》,共有三卷,詳細論述了房屋營造的規矩和要領。可惜宋代以後此書失傳。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在其《夢溪筆談》中專門提到喻皓的《木經》,稱該書為「良工之一業也」,即優秀工匠的必修課。沈括還在《夢溪筆談》裡敘述了有關喻皓的一件趣聞。在建造杭州梵天寺木塔時,木塔頂部都鋪好瓦片之後,塔身仍搖晃不止,工匠們感到束手無策,於是忙派人去請教大師喻皓。喻皓聞後笑答:「此易耳。但遂層布板訖,便實釘之,則不動矣」。工匠們按照喻皓所述將一層層木板鋪好並釘牢之後,木塔果真巍峨不動。眾人大喜,「人皆伏其精煉」。由此可見喻皓聰明智慧之一斑。宋朝歐陽修在《歸田錄》中,也讚譽喻皓為「國朝以來木工一人而已。至今木工皆以喻都料為法」。還提到,「開寶寺塔(今河南開封)在京師諸塔中最高,而制度甚精,都料匠喻皓所造也」。另一位引人注目的、極為與眾不同的木工,便是明朝天啟皇帝朱由校(1605-1627),也就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的長兄。天啟皇帝雖是個昏君,不理朝政,卻是個心靈手巧、善於發明創造的木工高手,也是歷史上「級別」最高的木工。在他執政的短短七年間,天啟皇帝常常在宮內大興土木,忽而監造殿堂,忽而發明器械。在天啟五年至天啟七年,朝廷對中極殿、皇極殿和建極殿進行了規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樑到插劍懸牌的整個工程中,天啟皇帝都親臨現場發表意見,具體指導。據傳,他曾發明過會自動噴水的木偶舞臺戲,工藝相當高超;還設計了一種機械木鳥,可以空中飛翔,「旋而不墜」。幹得起勁時,小皇帝往往脫去皇袍,赤裸上身,揮汗如雨。用現今的話來說,是個「不分貴賤」、「沒有官氣的好領導」。他還常常讓太監把自己「御製」的手工藝品拿到宮外去賣。當聽說宮外的人願以高價收買時,小皇帝便高興不已。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