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 | 做自己 - 2024年7月

天堂

作者:莫瑞森
出版社:上海譯文
出版日期:2007年06月01日
ISBN:9787532742448
語言:繁體中文

美國黑人女作家托妮·莫瑞森是1993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天堂》是她獲獎后的第一部作品。本書講述了一個黑人城市自1890年以來直至1976年九個男子襲擊附近的修道院故事。其中隱含了一條暗線:美國黑人爭取種族平等,爭取天堂般的前景的斗爭。作品探討了生與死,男與女的重大問題。作者嫻熟地使用意識流和多角度敘事的手法,獨特地把神話色彩和政治色彩有機地結合起來,使作品有關注美國黑人民族命運的同時,呈現出瑰麗的傳奇色彩,實現了經典與通俗完美結合。 盡管《天堂》中的世界離我們十分遙遠,但認真回味仍對我們鑫有啟迪。那種有待開放的封閉小鎮,那種沉湎於往日輝煌不思進取的心理,……難道不令我們感到熟悉嗎?這一次驗證了「只有民族的,才是國際的」這樣一條真理。

展開本書,首先便是一伙身份不明的人襲擊了一座女修道院的情節。但讀者很快就發現,以這樣的場面開篇的《天堂》並不是什麼驚險小說,而是一部內容深刻、技巧嫻熟的長篇巨作。 故事的發生地孤懸於美國南方,在方圓九十英里的范圍內只有彼此相距十七英里的兩處地方:一個叫魯比的黑人聚居的小鎮和一個俗稱女修道院的有天主教背景的婦女避難所。 魯比住着九戶幾十個黑人。他們這些被稱作「八層石頭」(即煤礦最底層的又黑又亮的煤塊)的黑人個個高大英俊。從一七五五年被販運到美國南方為奴以來,他們歷經榮辱,始終保持着純凈的血統,而且「隨着一次次厄運而更倔強,更自豪」。他們的祖輩多曾於南北戰爭后在南方政府中任職,但在一八七五年卻遭到清洗,從政府中被逐之后生計無着,便於一八八九年離開俄克拉何馬的菲爾立,赤腳徒步,歷盡艱辛,才在一八九。年抵達黑文。后來又於一九五。年集體遷居到此,重新建鎮。在一次次的苦難和遷徙中,他們由千人之眾減少到五百人、二百人,直至八十人。二百年的歲月造成了他們極強的凝聚力,而沿途遭遇其他黑人拒斥的經歷,也使他們變得狹隘排外。這個聚居區中的黑人以摩根一家為核心,從「老爺爺」撒迦利亞開始到雙胞胎兄弟斯圖亞特和第肯已經三代。連魯比這個鎮名都是以他們已故的小妹命名的,足見其影響力之強。魯比保持着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開着有限的幾家商店,經營現代社會最低限度需要的外界產品。他們甚至有自己的集股銀行,解決公共事業之所需,並滿足各家的借貸。這里不通公共交通,沒有外來游客,連白人制訂的法律和行政機構都鞭長莫及,儼然一個世外桃源,又是一個不折不扣的男性宗法社會。但是由於在美國歷次對外戰爭中的犧牲,這里的男丁驟減,加上世代近親結婚,十五戶人家已經剩下幾戶,而且有些孩子多病甚至夭折,顯出種族退化的跡象。尤其是鎮上的年輕一代,早已不滿足於這種固步自封的狀態。在青年教士理查德·米斯納的鼓動下,正在躍躍欲試,想和老一代的保守勢力決一高下;眼看摩根兄弟一手遮天的現狀就要失控了。斯圖亞特們雖然精明強干,卻缺乏開闊的胸襟和睿智的決策。他們錯誤地認為,不遠的女修道院是罪惡的淵藪,於是便出現了開篇的那一幕。 如果說作者用縱剖面的筆法敘述了魯比人二百年的歷史,她在描寫女修道院中各個婦女的經歷和命運時則采取了橫剖面的手段。 那座女修道院原本是一個貪官為自己建造的豪宅,本想在里邊享受驕奢淫侈的生活,不料剛開過一次盛宴便案發被捕。這座宅邸也就成了教會為本地姑娘設的「教化」印第安女孩的「基督王學校」。在這里,由嬤嬤負責教授土著女子,要她們講英語,信耶穌,忘卻本族的語言和傳統。后來學生走散,捐贈又難以為繼,只有被尊為「母親」的嬤嬤瑪麗·瑪格納和從九歲就被她領來的孤女康妮(康瑟蕾塔)以出租土地和出售菜圃中特產的黑辣椒及其它自制土產來維持。后來由於種種個人不幸來到這里避難的婦女有:因為無意中使自己的一對雙胞胎嬰兒窒息死於車中而逃出家庭的瑪維斯,有因為反抗社會而落得浪跡各地、玩世不恭的吉姬(格蕾絲),有自幼就是孤兒,成長道路坎坷的西尼卡,有遭遇婚變而悲苦不能自拔的帕拉斯(第外因)。她們雖然性格各異,瑪維斯和吉姬甚至始終不和,但她們好不容易找到這樣一處避風港,安分守己地憑自己的勞動度日,與魯比人原也相安無事。實際上,連魯比的女人在無奈時也曾來此求得一時的解脫:未婚先育的阿涅特到這里臨產,為病兒折磨得心力交瘁的斯維蒂在這里得到救助,遭母親痛打的比莉·狄利亞來這里暫避一時。而索恩更因為康妮救了她兒子感激不盡,遂捐棄了前嫌(其夫與康妮曾有一段私情),兩人成了閨中密友。但已經近乎偏執狂的斯圖亞特和第肯卻不這麼看。第肯對那段私情始亂終棄,斯圖亞特更認定女修道院是威脅他們魯比遵循舊規矩生存的邪惡之源。試圖用「一致對外」來轉移內部岌岌可危的矛盾。 魯比人曾經因為他們在二十五年問沒有人死在鎮中(這期間死去的居民都歿於外地)而執迷地認為鎮上人是不死的。但這一神話在故事結尾處弗利特伍德家傑夫與斯維蒂久病孩子的葬禮上徹底破滅了。而女修道院橫遭洗劫更證明那里連婦女避難所的資格都不保了。那麼作者為本書賦予的書名——天堂,到底在哪里呢? 小說在追憶魯比人的苦難史和列舉女修道院諸女的不幸時,其實隱含着一條不易覺察的暗線:美國黑人從未放棄的爭取種族平等的斗爭。最初他們「以智取勝」,即以他們的狡黠戰勝蠢白人。后來便有了以布克·華盛頓和杜波依斯分別代表的溫和派和激進派。隨后又發展成馬丁·路德·金牧師和黑豹黨的兩種主張。而投身這一人權斗爭的書中人物如米斯納神父和吉姬后來也各自走上『T不同的道路:米斯納決定留在魯比,以有所作為;吉姬則與從湖中出現的同伴會合。這樣的結尾雖然並不明朗,但至少暗示我們:這一斗爭還在繼續,只要黑人堅持前赴后繼,哪怕有什麼曲折反復,以他們天然的稟賦而論,終有一天會建起自己的天堂。如此看來,本書的主題恰恰是原有的虛假天堂的蒸發和對未來的可以爭取的天堂的展望。恰如作者在早年所說:「如果我的小說中有什麼連貫的主題的話,我想就是:我們為什麼和怎樣學着認真並美好地生活。’’』本書所指的天堂,正寓於美國黑人的前景之中。 …………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