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勃·迪倫詩歌集(1961-2012):敲着天堂的大門(1970-1975)漢英對照 | 做自己 - 2024年5月

鮑勃·迪倫詩歌集(1961-2012):敲着天堂的大門(1970-1975)漢英對照

作者:(美)鮑勃·迪倫
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
出版日期:2017年06月01日
ISBN:9787549596867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131元

本書收錄鮑勃?迪倫創作中期五張風格各異的專輯。1970年6月8日發行的《自畫像》是鮑勃?迪倫的di十張錄音室專輯。這是迪倫繼《金發疊金發》之后的di二張雙唱片專輯,收錄的翻唱作品居多,也有少量器樂曲和原創作品,濃郁的鄉村流行風格與以往作品差異頗大,面世后頗受爭議,但頗受公眾熱捧,一度登上《公告牌》專輯榜di四名,在英國更是位列單曲排行榜榜首。迪倫在接受采訪時聲稱這張專輯是他開的一個玩笑,以此甩掉那些追隨在他身后的人群以及「一代人的代言人」這一標簽。本書收錄了此專輯中《憂傷地活着》《吟游男孩》兩首原創作品。《嶄新的清晨》是鮑勃?迪倫的di十一張專輯,1970 年 10 月由哥倫比亞唱片公司發行。這時距離上一張專輯《自畫像》的面世僅僅四個月,事實上,里面的許多歌曲完成於《自畫像》發行之前。歌迷與樂評人對這張專輯均給予了較高的評價,稱其為迪倫創作中期的代表作。歌詞疏離而寧靜,構築了一個個遠離塵世喧囂的別境。與美國詩人阿齊博爾德?麥克什利音樂劇《魔鬼》(Scratch)合作的幾首歌曲,亦使得專輯帶有一些別樣的宗教氣息。《地下室錄音帶》是一張頗為特殊的專輯。其中歌曲寫於迪倫遭遇摩托車事故后的隱居時期。1967年夏天,在租來的鄉村居所地下室里,迪倫和「樂隊」(The Band)陸續於游戲之間錄了大約一百首歌,有民歌,也有原創歌曲。曲目經友人翻唱不脛而走,逐步流傳至公眾。1975年6月 26日,二十四首歌曲di一次以專輯形式、以《地下室錄音帶》為名,正式發行。美國樂評家格雷爾?馬庫斯曾以《老美國志異》(The Old, Weird America)為名,寫了整整一本書來評論這些歌曲。在他看來,它們奇異,「既富於歷史意義,同時又自成機杼」。假如把這些錄音標上 1881、1932、1954、1967、1992 諸如此類隨便一個年份,聽者同樣也會信服。《帕特?加勒特與比利小子》發行於 1973 年 7 月 * 日,是同名電影的原聲專輯。迪倫不僅成是電影配樂的制作者,更出演了片中的一個俠客角色。層層遞進的打擊樂與原聲樂器、電子樂器的編排,烘托出非常獨特的冥思氛圍,有一種凱魯亞克式的禪宗意境。與迪倫的其他專輯比起來,這張西部片配樂反而可說是相當平和的作品。其中的經典歌曲《敲着天堂的大門》被眾多知名歌手翻唱,並被賦予反戰的意涵,但本身zui初只是描述影片主人公之間的友情和背叛。發行於 1974年1月17日的《行星波》是鮑勃?迪倫作品中少見的「溫柔與哀泣之作」,憶念是整張專輯的情感底色。在科學術語中,「行星波」意為由海底坡度形成的海底低頻長波 ;暗潮涌起的變化,迪倫顯然遙有感知,他與薩拉的婚姻危機乍現。從《堅強的媽媽》《挽歌》偏灰暗色調的自剖, 再到《婚禮之歌》那對妻子薩拉的表白示愛與懺悔告解,以上主題一一組合,構成了di十四張專輯,一部講述迪倫情感的電影。其中獻給幼子雅各布的《永遠年輕》傳唱甚廣,美國詩人艾倫?金斯伯格認為「這首歌充滿了希望,毫不玄奧,顯然鼓勵着人去找尋屬於自己的真理」。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