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構成雕塑 | 做自己 - 2024年4月

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構成雕塑

作者:江衍疇
出版社:藝術家
出版日期:2005年01月01日
ISBN:9789570187328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665元

  本書的內容分為三章,第一章為總論:台灣抽象雕塑的形式內涵,探討戰後台灣抽象雕塑的樣貌,包含創作命題的趨向以及形式表現的類別。  在閱讀總論之前,讀者必須對書名的意義有所瞭解,所謂「抽象構成」乃是一般用言語,泛指以抽象形式表現之雕塑作品,而非專有名詞。本書的書目擬訂於作者應邀撰寫之前,為了避免與「構成主義」(constructivism)混淆,特別在此提出說明,文中各雕塑家的作品與俄國構成主義雕塑流派無關(構成主義雕塑:廿世紀初流行於俄國的美術運動,由雕塑家塔特林(Vladimir Tatlin)和佩夫斯納(Pevsner)推廣。強調以非傳統材料和工業技術焊造抽象造形,作品風格趨近機械結構美學,注重雕塑的動勢而非量感,一九二○年後因為政治因素而消失)。  本書第二章內容為雕塑家論述,收錄台灣雕塑家包括李再鈐、郭清治、何恆雄、高燦興、張子隆、黎志文、蔡懷國、陳振輝、郭少宗、賴純純、楊柏林等十一位。  基於台灣雕塑家養成教育和抽象思惟的特殊性,本書並不全然按照西方抽象理論的角度遴選藝術家,東方及地域抽象表現形式亦參考在內。作者認為:一位成熟的藝術家在某種研習階段或許曾受西方論述的影響,但最後終須回歸個人生命的獨特見解,反映時代環境的根本價值。本書希望藉由藝術家的創作經驗,結論台灣抽象雕塑的自有面貌。  由於文字篇幅的限制,對雕塑家的論述以創作觀念的解讀為主,側重階段風格和重要作品的分析,並不著眼於藝術家學經歷的說明。敘事角度力求客觀,但不脫作者藝術評論的觀點,希望針對當代的雕塑典型,提出深入的看法。  本書第三章為結論,試圖推設台灣抽象雕塑的發展,並對論述藝術家和雕塑生態的相互影響,簡略評估。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