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劍道用品 台北?推薦回答

作者:陳又津

  現實是有縫隙的,虛構可以再生,過往與未來共舞。陳又津倒身進入記憶廢墟,撿拾無用垃圾,逆光剪影,恣意拼貼,無常也不過如常。令人期待的新二代溯源書寫,已然越過堤防,漫溢肆流。——顧玉玲   十九歲那年,父親過世了。認識父親的時候,他已經是個老人。   是退守到台灣的老榮民,是做餅人,同時也是收藏破爛的拾荒者。   如果要我的母親有什麼夢想,就是給我們家後面的空地砌上一圈水泥拿來種花、買一...

作者:迎曦

  漂流到北台灣的一只神祕防水袋,恰巧被一個過著平凡生活的女孩拾獲。防水袋中,有一封署名為 L 的神祕信函,以及十數張幻燈片、故事冊子與田野調查筆記,L 自稱是為了尋找一種隨光線變換顏色的蝴蝶,來到一座小島。這座島炎熱而四面環海,島上流傳許多鬼靈傳說,但只居住一種膚色黝黑的人種,島上有一種有劇毒但不咬人的海蛇,還有名喚嘟嘟霧的貓頭鷹,森林老樹上長滿了野生蝴蝶蘭……   L的描述讓打開防水袋...

作者:陳煒舜

  本書作者多年來從事舊體詩之創作、教學及比賽評審工作,此為首部結集之詩稿,係二〇一八至二〇一九年間在臺北訪學時所作。詩作體式計有古近體、詞曲、打油等,內容涉及中西人文藝術諸範疇。各首作品多配有隨筆式小引,以資讀者參照。書名中紫薇、紅欒字樣,則有以臺、港物候為座標之意。 作者簡介 陳煒舜(Nicholas L. Chan)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士(義文、德文雙副修)、研究院中文...

作者:余廸麟等

  為第二十二屆臺北文學獎得獎作品集,內容包含臺北市政府文化局長序、臺北文學獎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臺劇本等五類競賽類得獎作品和年金類入圍計畫;並收錄各組會議紀錄及各篇評審意見。

作者:舒國治

《水城臺北》的姐妹篇, 七十年代台北文青的深刻寫照。   七十年代是何樣的年代?七十年代的文藝人都在做些什麼?   武俠小說和台灣年輕人的成長究竟有何深沉的關係,   而台北的諸般美學又有多少是肇始於六、七十年代?   舒國治是怎麼寫作的?   還有,台北的好,究竟好在哪裏?答案全在這本書裏! 作者簡介 舒國治   散文家。一九五二年生於台北,原籍浙江。先習電影,後心思移注文學。七...

作者:台北人

★《鏡文學》平台年度「最多評論、最多推薦、最多收藏」三冠王★ ★《台北故事》★     為幾乎不容人思考出櫃為何物的台北九○年代,譜一段專屬那憂傷時代的碎心曲   特別收錄台北街景寫真,還原故事動人場景氛圍   「我曾經非常喜歡他,更為此瘋狂過。   這種感覺我不知道將來會不會再有,但往後我肯定會經常想起他──   直到有一天,我不再那麼難受為止。」   生活在九○年代...

作者:舒國治

《商業周刊》專欄,結集了! 十年來,最讓人流口水的一本書 跟著舒國治遊台北、吃小吃!   小吃的佳美,透露出城市裡人的佳良;事實上台北之好,主要是人與人的關係最密切,人對於別人的需要,亦最了解;甚至可以說,台北是人情最溫熱,最喜被照拂也最喜照拂別人的體貼之城。 若有一個年輕人,不想再忍受上班,決心每天烘三百個蔥花麵包,下午三點出爐,六點便全數賣完。再如主婦每日中午將精心調製的五十個便當拿到公...

作者:臺北地方異聞工作室

妖怪,重生。 結合臺灣妖怪、解謎與時事的絕妙故事!   人氣話題桌遊「說妖」創作團隊原創   很久以前,這座島上住著許多人。   時間過去,人們從不同地方來,停駐在這個島上,帶來不同的故事與文化。   在險峻危難的生活裡,妖魔鬼怪趁虛而入,無所不在。   凡人、神明、鬼怪在村落間形成生氣蓬勃的有機體,就像光與影般不可切割。   但新時代的到來,就像一陣狂飆的颶風,將一切連根拔起。   ...

作者:台北人

  ★描繪八○到九○年代娼妓與掮客的生活,精確捕捉當時經濟成長下,社會底層的追求。   ★文字細膩,人物充滿生命力,著墨人際現實以及眾生百態,且刻劃出為愛的自我犧牲。   ★紙本書特別收錄   ‧出版內容新增《文靜的信》篇章,一窺女主角心中神祕境地   ‧限量加贈台北人親撰女主角《小蠻的信》,再續故事未竟餘味     如果可以,他想重新回到那一年,   就算用騙的,他也會認真對她說聲「我愛妳...

作者:舒國治

舒國治寫作生涯最重視的一本散文集   老台北,到處是小河小橋?  想要知道街巷曲折、阡陌構成的舊日台北?  跟著舒國治,一起探尋最珍貴的台北田園記憶!   台北,眾人皆知,是一個盆地。而這盆子,不是個乾盆子,是一個還盛了點水的盆子。這幾十年來台北的成長工作,其實是把這盆子裡還剩的一泓淺水給倒倒乾淨……   六十年代的台北,曾是水渠密布、水田處處的台北。舒國治謂,四十年來台北最大的改變可得一句...

作者:陳俊志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2019年紀念珍藏版   陳俊志唯一文字作品+聶永真友情跨刀設計   讓我們繼續讀他的故事,在淚水中,永遠記憶這位美麗少年。   最坦誠、最驚世駭俗的家族書寫   榮獲金鼎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   【紀念珍藏版】   隨書附贈「永遠的美麗少年:陳俊志紀念特輯」,收錄十位名家追憶陳俊志文字:李桐豪、張小虹、張娟芬、陳雪、畢恆達、童子賢、楊力州、楊索、瞿欣怡、顧玉珍。...

作者:台灣文學工作室

理想的生活,從來不是容易的。   那時候,世界很新,很多事物沒有名字,   他們相約咖啡店聊天聚會,逛書店,到公園散步,   身陷理想和現實之間,糾結矛盾,進進退退,   為未來世世代代的文青,   預言百年難違的命運…   一本可以按圖索驥、永不過期的歷史旅遊書,   從現存老的台北三市街地標穿越時空,回到歷史現場,   跟著日治時期的文青一窺台北的日常生活。   附精美手繪三市街導...

作者:丁威仁

  戰後七十五年 (1945-2019)   編寫首都的日常,從   年青的滄桑一路成詩   台北城的戰後史不止   北方,彷彿島嶼的光   作為一名詩人及中文學者,我的研究領域除了現代詩外,就是中國古代詩學。歷代文人不乏以詩作記錄該時代重要的史實,譬如「詩史」杜甫的《三吏》、《三別》直接反映時事,白居易更直言「詩歌合為事而作」。他們都強調詩歌不僅可以記錄歷史現象,更能進行對於時代與社會的...

作者:張天捷

  有時想對你說──   「記得,不要讓自己先找到自己;不然,你會習慣自己愛自己。」     有時覺得你懂──   「不要擔心,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人在找,沒有任何人的存在,是為了一個人被溺死在人海裡的。」     有時希望你──   「如果都沒有人愛你,那就應該是你去愛一個人,不要不負責任,快去為愛付出。」     有時心疼你──   「怕冷,還是?怕,沒人怕妳會冷?」     繞了好幾圈,好...

作者:謝海盟

尋找河神 都市傳說等級的渠道搜查員 水岸邊的文學精靈訓練師   那些歷兩個世紀經由不同統治者實施現代化、都市化,僥倖不死去而被活埋柏油路地面下的溪河圳溝,長久時間等待著有人喚醒他們的靈魂,一起呼叫阿基米德,Eureka!我發現了,我找到了!——林俊頴   謝海盟的追蹤,不是依賴記憶,而是辛勤的踏查,一步一步將水道走成自己生命中分不開的風景;謝海盟的重建,不只有懷舊與感喟,更多加了清楚的歷...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