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剑 | 擊劍

擊劍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需要編修,以確保文法、用詞、語氣、格式、標點等使用恰當。

(2012年8月3日)請按照校對指引,幫助編輯這個條目。

(幫助、討論)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18年2月11日)請協助補充多方面可靠來源以改善這篇條目,無法查證的內容可能會因為異議提出而移除。

致使用者:請搜尋一下條目的標題(來源搜尋:"擊劍"—網頁、新聞、書籍、學術、圖像),以檢查網路上是否存在該主題的更多可靠來源(判定指引)。

擊劍2004年夏季奧運會男子擊劍銳劍比賽起源歐洲特徵設備鈍劍、軍刀、銳劍存在何時加入奧運會1896年擊劍,又稱劍擊,在廣義上講是指用手持兵器刺、戳的技術。

現代一般多作為擊劍體育項目的代名詞,是一種格鬥運動,這裡指的擊劍(Fencing)是以17世紀後單手用的護手刺劍為主的格鬥運動,並非傳統14世紀到16世紀的中世紀西洋長劍術。

(西洋長劍術同樣也可以被稱為Fencing,但與擊劍截然不同,長劍術因為過於真實且危險性高,被類為實戰型的武術/劍術,而非運動,普遍長劍重達一公斤以上,即使是複合材質練習劍也將近1公斤重,鋼製練習劍(federschwert)多約1.4-1.6kg重。

若未佩戴訓練用的護具,甚至會有骨折或內出血的風險)擊劍運動是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5個不可或缺的項目之一,其它四個分別是跑步、游泳、馬術和射擊。

目錄1類別2歷史3圖集4外部連結5參見類別[編輯]擊劍共分三種類別:鈍劍的有效攻擊範圍:軀幹,以及下巴以下1.5~2公分的圍兜部分。

不過美國擊劍協會(USFA)在美國內不採計圍兜的部分。

鈍劍(Foil),又稱「花劍」或「輕劍」。

由劍柄、劍身和護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10厘米,重量不超過500克。

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90厘米,橫截面為長方形。

劍柄長度不超過20厘米。

護手為圓形,裝於劍身與劍柄之間,直徑不超過12厘米,禁止偏心。

有電動鈍劍和普通鈍劍之分。

前者劍身前端包有15厘米的絕緣物,劍柄與劍身、護手|盤絕緣;後者劍頭直徑在5.5—7毫米之間,長約1.5厘米。

運動員在比賽中只能刺,不能劈打,並且在對戰時需要顧及進攻權,而不只是單單刺中對手就能取得分數。

[1]銳劍的得分範圍:全身。

銳劍(Épée),又稱「重劍」。

由劍柄、劍身和護手盤組成,全長不超過110厘米,重量不超過770克。

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90厘米,橫截面為三棱形,劍身的寬面最大為2.4毫米。

劍柄長度不超過20厘米。

護手盤為圓形,深度為3-5.5厘米,直徑最大為13.5厘米,偏心度最大為3.5厘米,銳劍的劍身較硬而不易彎曲。

像鈍劍一樣,運動員在比賽中只能刺,不能劈打。

軍刀的得分範圍:除了手掌以外的上半身。

軍刀(Saber/Sabre)與鈍劍、銳劍的不同之處在於可以用劍刃部分劈打來得分,因此選手的動作與攻擊是非常迅速的,另外兩項武器則是只能用劍尖來得分。

軍刀由劍柄、劍身、護手盤組成。

全長不超過105厘米,重量不超過500克。

劍身為鋼製,長度不超過88厘米,有刃與背,橫截面為近似長方形。

劍柄長度不超過17厘米。

護手盤為月牙盤,大小以能沿對角線放進15厘米×14厘米長方形的檢驗筒中為準,並且在對戰時需要顧及進攻權,而不只是單單擊中對手就能取得分數。

[1]歷史[編輯]擊劍這項運動是由古代決鬥而發展的,在巴比倫、波斯、羅馬及希臘,擊劍不但是一種消遣,更是戰士而需修練的格鬥技巧和作戰技能。

1760年左右,擊劍捨棄了短劍,採用圓形的護手、面罩和護胸。

對擊劍比賽的最早描繪見於埃及盧克索附近馬地納特*哈市廟內的一件浮雕作品,這座廟是公元前1190年前後埃及國王拉美西斯三世所修建的。

浮雕所描繪的是一次擊劍練習或比賽,因為劍尖上加了罩,而擊劍運動員左臂上綁著護具進行格擋,戴著護面具和護頸,並且用護墊蓋住雙耳。

到了1896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擊劍成為正式項目[2],當時只有鈍劍(Foil,又名鈍劍)和軍刀(Sabre,又名軍刀)。

擊劍在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一百多年來從未被中斷過。

到了1900年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男子銳劍(Epee,又名銳劍)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