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如何練習寫作技巧?看看如何從三種文體開始培養 | 寫作

大陸作家古典在得到App上的專欄曾有一篇文章名為《為什麼你應該馬上開始寫作》,其中提到:「寫作是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的結構、用線性的方式表達出來。

GetstartedOpeninapp詣周SigninGetstarted486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寫作】如何練習寫作技巧?看看如何從三種文體開始培養詣周·Feb20,2019舉箸提筆總是諸多不便?何不嘗試這些寫作技巧?大陸作家古典在得到App上的專欄曾有一篇文章名為《為什麼你應該馬上開始寫作》,其中提到:「寫作是把網狀的思考,用樹狀的結構、用線性的方式表達出來。

如果說語言是一維的,那麼文字就是二維的;在文字上你有機會以一種二維的方式去觀察你的思維,從而獲得思想的升級。

那所謂的深度,就是當你在線性前進的時候,別人已經在樹狀文字思考了。

」寫作是你影響力傳播最快的方式;寫作也是影響力放大效應百倍的方式。

古典認為寫作有三種文體的劃分:1.「為自己而寫作」的文體:敘事裡的自由書寫、生涯裡的成就事件,都是以表達情感為主。

2.「結構化自己想法」的文體:忠實的、結構化的反映事實。

3.「以傳遞影響力為主」的文體:一種觀點和事實表達型的寫作。

本篇文章想要從筆者個人的經驗,談談該怎麼動筆嘗試撰寫以上三種的文體,同時推薦不同讀者適合從什麼樣的文體著手練習。

//「為自己而寫作」:孕育好點子的搖籃三種文體雖然沒有一定的進程階段標準,但就筆者個人寫作的經驗來說,第一種「為自己而寫作」的文體,最適合作為沒有什麼寫作經驗的新手入門的練習。

透過大量累積第一種「為自己而寫作」的文體,在沒有必須公布文章的壓力下,通常會讓人的心情放鬆許多,寫做出來的東西也最真誠、也最有可能成為好點子的來源。

這一階段要培養自己養成「動筆的習慣」,因為只是為了自己而寫,就算不成文章或前後不通順也沒關係,嘗試讓自己處在一個較沒有壓力的環境;因為文章醒成了以後也不一定需要和別人分享,所以寫作時對文字的批判性比較弱,很多荒謬的點子得以被留下來,這些可能都是將來成為其他好文章的素材,但前提是你必須先允許乍看之下的「壞點子、蠢點子」存在。

但實際上操作應該怎麼做呢?累積第一種文體的實際應用方式,可以從「寫日記」開始,這是筆者個人非常推薦累積好點子的習慣。

這種練習的核心概念源自於《自由書寫術一書》(詳見拙作:《【寫作】下筆怎麼這麼難?或許你該從「洗腦」自己開始(概念篇)》),宗旨在於限時內(如15~20分鐘內)不間斷的持續書寫,先別急著批判自己的文字,而是用開會討論時brainstorming的方式來看待。

提出一百個點子而非一個,強迫自己不要去追求量少的完美,而是嘗試從各種想法、角度來切入寫作的主題,多多益善。

//「結構化自己想法」:工作專業中的教學相長以「結構化自己想法」為主的第二種文體,可以說是在自媒體時代中最被廣為生產的文章。

因為人人都有工作上的專業,而做久了大多數人都能夠得到一些不為外人所知的體悟與感想,將這些「專業化」的想法忠實的記錄下來,久而久之也能夠讓自己成為特定領域的KOL(Keyopinionleader)。

此種文體的特點在於忠於事實、方法的呈現,偶爾在加入作者一些自己的解讀與修正;瞄準的讀者通常是同樣對於該領域、產業有興趣的人,或是想要尋求特定問題答案者。

比如說著名的策略大師大前研一,他廣為人知的著作《企業參謀》一書,原先的草稿都是他在麥肯錫擔任管理顧問時所寫下的個人筆記。

一開始他只是結構化的把自己公司中這套「問題解決方法」的實際應用場景與修正方式加以記錄;而隨著日積月累,這些筆記自然而然地成為了大前研一在處理客戶問題時的不二法寶。

正巧要如何精通「問題解決方法」是很多人想要加以了解的,大前研一便順應著市場需求將本來以「結構化自己想法」為主的《企業參謀》出版而一砲而紅。

筆者自己也會嘗試撰寫這種「結構化自己想法」為主的文章,重點是找出你平常已經時常在接觸、而累積出一些心得的方法論;不一定需要擁有多麽獨到、新穎的見解,有時候光是把做事方法的「過程」本身記錄下來,就是一種貢獻。

比如說筆者曾經就自己準備管理顧問caseinterview的心得而寫下的一文——《想前進「管理顧問業」,該如何準備caseinterview?》即是第二種文體的一例。

對於繁忙的上班族來說,此種文體是最適合的部落格寫作開始。

一來記錄自己每天都在做的事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