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從知識開始。》 — 先有不同凡行,才有不同凡響。(1) | 品味

所以如果重新再定義一次什麼是「品味」的話,我想總結可說 品味是將使用者體驗擺在第一位、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洞察、 是「洞察力」與「精準度」的總和 。

GetstartedOpeninappBokyChenSigninGetstarted928FollowersAboutGetstartedOpeninapp《品味,從知識開始。

》—先有不同凡行,才有不同凡響。

(1)BokyChenApr2,2017·5minread標題這句話之前我曾在某一篇關於演講的動態中提過,當初提這句話是為了要鼓勵同學多嘗試不同的事情,才能有不一樣的未來或生活。

而這句話其實是取自《品味,從知識開始。

》這本書的序,原句是:「先累積不同凡行,才有不同凡想。

」《品味,從知識開始。

》一書看完整本書之後就會發現,把這句話當作整本書的縮寫實在是再恰當不過。

本書的作者是日本的品牌設計天王水野學(我起初還不知道「水野學」是人名,以為它是類似「腹黑學」的一種學派或說法),這樣說可能還沒有很直觀的概念,講個具體點的,這本書的作者就是打造日本知名吉祥物熊本熊以及UNIQLO的幕後推手。

本書的作者就是打造熊本熊的幕後推手說到「品味」,大家都會覺得這應該是種與身俱來的特質,或者是說似乎這專屬於一些紳士淑女且標記著高級的形象。

但作者認為「品味」並不是與生俱來,品味應該是知識的累積與具像,是可以被培養的。

水野學在書中這麼說:『什麼是品味?品味,是使無法量化的現象,表現出最佳樣貌的能力。

』我想應該不會有人否認電影《金牌特務》中的特務形象非常有「品味」吧所以接下來我會很簡單地將分享分為三部分:1.品味為何與知識有關?生活中多了品味有何差別?2.如何培養自己的品味?3.利用品味的實際套路希望閱讀完的人當再次被問到「什麼是品味?」這問題時,可以有更具體的想像,同時也能將它運用在自己的工作或生活中。

1.品味為何與知識有關?為什麼我們需要品味?在書中作者以「端出一杯水」來比喻品味的重要性。

同樣的一個動作,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一年四季都端出一模一樣的冷水,但有品味的人則會依據季節或溫度,端出溫開水、冰水、檸檬水、薄荷水、氣泡水等不同的選項。

雖然都是「端出一杯水」,可是後者卻會讓人更有被重視的感受。

所以如果重新再定義一次什麼是「品味」的話,我想總結可說品味是將使用者體驗擺在第一位、是以知識為基礎的洞察、是「洞察力」與「精準度」的總和。

那麼為什麼作者會不斷強調品味與知識之間的關聯性?作者說:「如果品味是畫作,那麼知識就是畫布。

」當你看得東西越多、體驗的生活越豐富,那麼自然而然也會更容易創作出有品味的東西,或者該說「不平凡」的東西。

平凡也就是普通,而品味則是使你的作品(產品)不平凡的魔法。

這個概念在書中不斷被反覆提及,想要成為順利輸出有品味事物的人,你得先比任何人都清楚什麼是普通。

但你可能會問,為何我需要成為一位有品味的人?品味聽起來似乎只是錦上添花的東西,我就只是想喝一杯水,我不在意用什麼杯子、也不在意什麼溫度,這樣子不行嗎?事實上我們現在正面臨一個技術能力通貨膨脹的年代。

因為網路的關係,許多專業都可以被輕鬆入門,而大部分的產業則進入一個發展上的瓶頸,大家提供的服務與產品看起來都差不多,要選擇誰?找便宜的吧!然而前面我們提到「品味是讓事物呈現最佳樣貌的能力」。

同樣是做簡報或作文書處理的工作,有些人只是交差了事,有品味的人則會注意到「簡報是否配合企業識別?」、「裝訂的方向是否適合主管或客戶翻閱?」等細節。

當你跟著做大家都在做的事,可能只是Todotherightthing;要想做的比大家好,你得Todothethingright。

若是在產業上呢?提供同樣功能的產品,若其中一款在包裝、通路、設計等面向上,都讓人感覺到貼心,那麼這不正是與市場做出區別的最好方法嗎?看到這邊,你可能會說這算「品味」嗎?這不就只是UIUX、產品設計之類的範疇而已嗎?事實上我覺得沒錯,但「品味」更強調的是一種眼光,是一種綜合性的能力。

你或許不會真的操作設計UIUX,但你明白怎麼做更好;你或許不會真的去做簡報設計,但你明白應該注意什麼細節。

生活也是這樣,你當然可以說一般的水就能滿足自己渴的慾望,但如果在大熱天時可以喝到薄荷或檸檬水,是不是能讓你感到更加舒服呢?我有個FB上的好友曾分享他居家佈置的心得,包括挑選乾燥花擺設、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