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討好所有人:別人的評價,不該限制你的人生 | 做自己 - 2024年11月
不再討好所有人:別人的評價,不該限制你的人生
解開規律的緊箍咒,挑戰不受限的人生!
閱讀本書,你會開始想:聽從自己、疼愛自己、定義自己。
太過在意別人怎麼說,就愈難達到成功的頂峰!
吃虧不是占便宜--大聲表達,人生沒有「不得已」。
堅強不是鬧脾氣--硬頸適度,示弱不代表一定輸。
抱怨不會解問題--討拍無用,想反體制就去爭理。
直說不是撕破臉--堅守原則,打動對方來幫忙你。
勇敢不是豁出去--量力而為,讓嘗試成為試金石。
假使你是激不得的人,一定要好好珍惜激你的那個人,一定要把他們的話當真,放大100倍,再用1萬倍的決心和行動力,做到沒人可忽視你,讓對方刮目相看。
假使你相信自己是命運的主宰者,讓自己多些目標完成,從最簡單卻困難重重的小事開始,把過去會歸咎於他人或環境以致無法實現的事情條列出來,慢慢想快快做,讓成功不斷現身。
假使你想在職場上抓住機會,勇於爭取外,更要能承受這些不成熟的流言蜚語。真實世界裡沒有樣樣都讓你占盡好處的,選擇機會就得在享受成果前先付出些許代價,這世界其實比你想像中公平。
選擇的自由完全操之在我,選擇中會有些擔憂害怕,有一些猶豫不決,參雜著欲望與現實的評估。衝與不衝沒人可商量,唯有靜下來聽從自己心裡有多大多深的渴望。
卡姊的不討好人原則
01莫名的堅持,讓你感到傲嬌,卻是我的成功之道
02我相信輸入什麼就輸出什麼,關於規格,姊就是不退讓
03與其學得四不像,不如專注檢視自己缺什麼
04説「對不起」誰都會,提出「如何挽救」才是負責任
05太有骨氣,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
06機會背後的代價,你勇於面對承擔嗎?
07想反體制就行動,不要只會抱怨
08不舒服就具體說出,忍到最後只會兩敗俱傷
09被抹黑就自己漂白,別只想當爛好人
10在你眼中的大膽,其實是我的憨膽
11半途而廢是我成功的要素,你捨得或你敢嗎?
12我的敏銳只用在不白目上,絕不自尋煩惱逼死自己
專家推薦
專家有原則推薦(按姓氏筆畫序排列)
王永福 《教學的技術》作者
火星爺爺 作家、企業講師
艾兒莎 知名作家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御姊愛 知名作家、A++ CLUB精緻課程創辦人
Eva 張怡婷 「女人進階」 粉絲專頁版主
謝文憲 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謝文憲 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我看完以後有幾個結論:
1.別人怎麼評價你,跟你選擇如何應對,你應該有一種自己的應對策略。
2.「身不由己」,「不得已」,通常都是自己造成的。
3.太有原則與不好相處,看似缺點,某種程度反而是優點。
4.活出自我風格是畢生功課,「卡式」風格,「 」中,應置換上你的名字。
我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期待你跟我一樣,在夜深人靜時,找到自己應對「社會影響力」的獨到祕方。
◆Eva 張怡婷 「女人進階」 粉絲專頁版主
若你曾經哀怨的覺得自己「太沒個性」,總是過於隨波逐流、委曲求全、太鄉愿,擺脫不了當濫好人的角色。希望自己能夠更有主見、更活出光芒,那麼我相信小卡這本有原則的《不再討好所有人》,可以讓你擁有一些勇氣,學會如何好好的「討好自己」。
作者簡介
莊舒涵(卡姊)
卡樂思管理顧問有限公司總監、兩岸企業指定頻率最高的溝通力講師、Colors知名講師,至今培訓過近32,000名學員、上課時數近3,500個小時。
卡姊從小就很有自我想法主見和作為,工作歷經緯創資通、東元、昇恆昌、媚登峰,從事教育訓練人力資源工作,擅長平行、跨部門溝通與向上管理的溝通課程,總是能在討好他人與做自己間取得一個平衡。
31歲工作6年後跳出舒適圈,憑藉著骨氣、志氣、勇氣和一些怨氣一路跌撞,從校園講師,流浪到中國講課,再轉戰回台灣的講師市場。這幾年在溝通與講師培訓的課程上,已是企業指定度最高的講師,課後學員們的課後回饋除「有收穫、有趣且有用」外,更表示被大大的激勵到,從此知道自己的目標並勇敢實現。
2018年的第一本著作為探討藍、綠、金、橘四色人際性格的《翻身吧!我的溝通力》,出版一週旋即上誠品書店排行榜。
粉絲團搜尋:莊舒涵-卡姊粉絲團
線上課程:網易雲課堂獨家合作 《出色溝通的技術》
推薦序1. 從眾跟風與特立獨行間的人生選擇 謝文憲
推薦序2. 學會「討好自己」,做個有個性的人! 張怡婷
推薦序3. 孩子照書養?照豬養?不如照自己的感覺養! 黃明珠
自序 別再讓他人的評價限制我們的人生了!
PART1.有堅持才有自由
01莫名的堅持,你以為我傲嬌,卻是我的成功之道
02我相信輸入什麼就輸出什麼,關於規格姊就是不退讓
03代言前一定親自體驗過,不然寧願都不要
04我的軟弱不想被人看見,直到我堅強的站起
05使命必達不難,堅定信念行動到成功就對了
06死去活來的愛上一個人和一件事
07自由慣了,約束會令我窒息
08.與其學得四不像,不如專注檢視自己缺什麼
09.説「對不起」誰都會,提出「如何挽救」才是負責任
10.斷捨離不難,難的是:以為自己什麼都需要
PART2.完美的定義由我訂
01太有骨氣,結果不會有任何改變
02別激我,我會成功給你看
03光恨老天爺,祂怎麼會對你好呢?
04憧憬和衝動造就出冒險精神
05我的領袖魅力特質是天生的,不是媽生的
06我不是業務人但有著業務魂
07機會背後的代價,你勇於面對承擔嗎?
08友情就是一顆真心這樣簡單
09不接受可以完美卻不完美的事
10.蔡依林是呸姊,我是卡姊,因為我們都怪美的
PART3.大膽說出不想要
01拒絕不是藝術,是武術
02不喜歡就是不喜歡,要喜歡可能得下輩子
03想反體制就行動,不要只會抱怨
04不舒服就具體說出,忍到最後只會兩敗俱傷
05別讓大壞蛋阻斷你的路
06找對志同道合的朋友,旅行才能好自在
07掌控社群,而不是被社群掌控
08不必在沒有機會的地方浪費時間和生命
09被抹黑就自己漂白,別只想當爛好人
10不用討好所有人,學會說「不」
PART4.善變不是壞,是嘗試
01被要求規律是我的緊箍咒,唯有自己能解開
02在你眼中的大膽,其實是我的憨膽
03半途而廢是我成功的要素,你捨得或你敢嗎?
04持續投資自己從潛力股到績優股
05一成不變不如變化多端,好玩有趣是關鍵
06讓自己好,才能對自己好
07我的敏銳只用在不白目上,但絕不自尋煩惱
08該有的樣子,一個點都不能少
09用對拖延症,工作效率快又好
10.給自己一個安靜的時間、不對話的空間
推薦序
從眾跟風與特立獨行間的人生選擇
談小卡這本好書前,請容我先談一個看不到也摸不到,但人們深受其左右之「看不見的影響力(invisible influence)」,我姑且稱它為:「社會影響力」。
人無法離群索居、單獨生活,故此,你認為特立獨行的所有舉動,其實都是社會化影響的結果。
舉例來說,當你看到別人願意小額贊助偏鄉孩童求學計畫,同時也願意慷慨解囊時,你卻發現,過去很討厭的幾個人也贊助此一計畫,此時你或許會選擇停止慈善扣款。你喜歡穿某件限量版服飾,當社群中發現有幾位程度、表現與成就都不如你的朋友,也穿上這件衣服時,也可能會避穿這件衣服。
相反的,若是你的偶像有參與資助計畫,甚或是好麻吉、閨密、姊妹淘常穿這件限量版服飾,你就會特別想穿,並加深對該行為的認可程度。
上述兩個例子其實都在說明,捐款或是限量服飾本身都是好事,一但牽扯「社會影響力」後,那個「看不見的影響力(invisible influence)」就會左右你的決策。
美國曾做過調查,許多傑出奧運金牌運動員通常不是家中排行老大,他們發現,老大被要求的人生與成長規範較多,學業與紀律通常被父母督促甚深,排行在後面的子女通常較有機會發展其他學業以外的天賦。
再者,BMW也做過一個調查,潛在車主與現任車主對於該車輛的喜好條件也大異其趣。潛在車主都回答喜歡BMW的品牌形象、社會地位與尊榮高貴,一但他們擁有車輛後,反而覺得省油、安全、流暢駕馭等條件,成為較為重要的選擇標準。
講了這麼多,我是要表達:無論特立獨行或是從眾跟風都不是一個單純的行為,它都受到社會化的影響,只是深淺不一罷了,而選擇的決策過程,就是一種人生智慧與生活態度了。
而小卡,就是各種人生抉擇的佼佼者。
請容我稱呼作者為:「小卡」,我認識她很早,也習慣這樣稱呼了,既然這是一篇專為她寫的推薦序,就容我保有與她對談時的專屬風格。
我常說:「小卡不是瘋了,就是傻了,她有許多異於常人之處。」她總在特立獨行與從眾跟風之間,自然找到一個平衡點,然而這個平衡點卻時常傾向特立獨行許多。
她上課,因為要抓住學員注意力,自然選擇從眾、順著學員的情緒來駕馭課程,絕對是一個比較安全的方法。另一方面,私底下的她卻很不喜歡跟大家一樣,或者說,很不喜歡跟所有女生一樣,當然也跟一般男生很不一樣,我就姑且稱之為「卡式風格」吧!
雖說她的各種人生選擇,或多或少都會跟社會影響力交互影響,但我觀察到幾個特殊現象:
1. 大陸剛起步,看似有機會卻選擇班師回台。
2. 出色溝通力十班,班班滿班,卻選擇暫歇。
3. 一個人出國旅行,次數、距離多到無法想像。
4. 去念台大EMBA學分班,去菲律賓進修英文。
5. 擇友標準與條件也有些怪怪的。
6. 別人拚命抱大腿、奉承諂媚時,她會選擇用「卡氏風格」應對人際關係。
總之有很多啦,都寫在這本書上了,我看完以後有幾個結論:
1. 別人怎麼評價你,跟你選擇如何應對,你應該有一種自己的應對策略。
2. 「身不由己」,「不得已」,通常都是自己造成的。
3. 太有原則與不好相處,看似缺點,某種程度反而是優點。
4. 活出自我風格是畢生功課,「卡式」風格,「 」中,應置換上你的名字。
我向大家推薦這本好書,期待你跟我一樣,在夜深人靜時,找到自己應對「社會影響力」的獨到祕方。
謝文憲 知名講師、作家、主持人
與其學得四不像,不如專注檢視自己缺什麼Facebook在二0一九年年初吹起「十年回顧」旋風,大家拚命挖出十年前的照片和現在做比對,有些人則是以文字描述自己這十年來的成長和進步,但我對於此類風氣完全無動於衷。不跟風主要是一方面討厭做多數人已在做的事,另一主要原因不外乎是,與其花時間尋找與回顧十年前的照片和事蹟,倒不如把時間用來構思未來十年的你會長成什麼模樣?為了這模樣你現在又得做些什麼?學些什麼?以前我從事培訓工作,總是很羨慕講師這個職業,現在成為一位職業講師後,卻期待著十年後能完全不同於現在。不同產業、不同公司就有不同的人際圈,有時一直在同一個人際圈,Facebook在同一天洗版著同一件事情時,會不自覺感到疲乏,想著自己的圈子還真不大,看來看去都是這些,和每天播放的新聞、政論節目沒什麼兩樣。想要突破這一切,唯有增進自己現在未擁有的專業能力。七年前從人資工作轉戰講師市場是如此,期待十年後能有所不同的我,也是該培養其他能力的時候了。年輕時可以即學即用即轉行,年紀長了別人看中的不再是一股衝勁,更多的是,是否真有料。學生時代的學習一切都只是迫於升學制度,我曾在高中歷史課堂上舉手問老師:「為什麼要讀歷史?到底可以用在哪?」歷史老師被這麼一挑戰,只回應四個字「以古鑑今」,我從那天起每堂歷史課坐在講台前,總是毫不客氣地拿起國文自修做習題。升大學考試時歷史分數個位數,國文卻拿到了滿級分,十八歲我就深刻體會且驗證了時間花在哪、成就就在哪,也讓我更加堅定,假使我不知道學了要幹嘛、能幹嘛的事情,就別浪費自己的時間,即使只是一秒鐘。我的工作需要大量溝通但無須專案管理,我就不會跟風去上專案管理課程;我知道自己的事業沒到互聯網等級,也沒興趣該議題,再便宜的課程也不會花時間進到實體或線上課程,最多只是翻翻雜誌或書本知道這議題在說些什麼就好;看著別人上烘培烹飪課展現廚藝,我完全不想突破挑戰此技術,連相關網頁碰都不會碰,我不花時間學習「半年內完全用不到」、「沒興趣」以及「突破後對我毫無意義」的任何主題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