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家的私房菜:筷子夾歷史佳餚 | 做自己 - 2024年7月

蔣家的私房菜:筷子夾歷史佳餚

作者:蔣還倫
出版社:天地圖書
出版日期:2011年11月25日
ISBN:9789882194625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60元

味蕾品咂出幽幽的鄉愁,隔著大海,難忘老母親留下的菜根香;蔣家後人永遠珍藏的記憶晶片
  在台灣權傾一時的蔣家王朝,儘管已經走入歷史,但其對兩岸的深遠影響,以至家族中重要成員的謎樣色彩,依然引人迷思,數十年來,研究蔣介石及其家族的著作仍時有出版。
  本書作者蔣還倫(蔣孝玉)女士,乃蔣介石的親姪孫女,昔日經常出入士林官邸,與蔣介石、蔣宋美齡、蔣經國等先輩,以及堂兄姐孝文、孝武、孝勇和孝章時有往還,感情親厚,婚禮亦是由蔣經國代父作主婚人。由於廚藝了得,蔣還倫女士不時為蔣家做菜,其中蔣緯國便尤其讚賞她的廚藝。
  本書除精選作者曾為蔣氏烹調的拿手菜式,更揭露蔣家鮮為人知的情事,並附有多幀珍貴圖片。透過作者第一身的接觸、描述,讀者可從另一個角度,窺探蔣家的歷史,自士林官邸的飯桌上,體味王朝的起跌。
作者簡介
蔣還倫(蔣孝玉)
  蔣介石親姪孫女,祖父蔣介卿為蔣介石同父異母哥哥。浙江奉化縣溪口鎮出生,一九四九年,經蔣介石及蔣經國安排,一家輾轉避難到台灣。昔日經常出入士林官邸,與蔣家各人感情親厚,其超卓廚藝尤得眾人讚賞。一九八八年移居來港,與人合資開設廠房。二零零零年開辦私房菜「蔣家菜」。

第一部份我與蔣家的點滴食緣前言---6我與蔣家的點滴食緣─關於蔣家的回憶---l0 後記---101
第二部份蔣家菜譜事前準備蔣家高湯---123蔣家辣椒醬---125
家常小菜芥菜年糕---129筒蒿羹---131旺菜金筍肉皮冬菇---133番薯豬手---135紅燒腩排---137鯗烤肉(鹹魚燜肉)---139麻辣腰花---141蔥烤鯽魚---143芋頭肉絲米粉---145台式炒米粉---147炸醬麵---149肉碎粟米炒飯---151鹹泡飯---153蔣家菜飯---155
清新口味蒜味大豆芽---159百頁冬菇小棠菜---161涼拌豆腐---163涼拌筒蒿---165青椒皮蛋---167蔣家烤麩---169菜肉餛飩---171白肉禁臠(白切豬頭肉)---173清燉獅子頭---175清蒸桂花魚---177雪菜筍絲黃魚---179蠔鬆---181
宴客之選十全豆腐羹---185炒年糕---187蔣家嫩雞---189扇貝肉碎---191蒙古式煮金錢展---193蔣家紅燒肉---195蝦子三寶海參---197油爆蝦---199酒釀明蝦---201椒鹽酥蝦---203海苔黃魚---205砂禍魚頭---207

前言
  一九九九年在香港,我自創蔣家菜,所謂蔣家菜並不代表全部是蔣家人吃的菜,只能說是我會煮的菜。士林官邸當家的是叔婆(宋美齡),在中國節日,她提供的是上海菜,其中夾兩味寧波小菜;聖誕節提供的是火雞全套西餐式的餐點。大叔(蔣經國)和小叔 《 蔣緯國 》 家比較隨意,雖有江浙口味但不如士林官邸般講究菜式和口味。
  我自己則是在結婚後才去接觸廚房的,但從小跟隨母親在外做客時,都可品嚐到不同省份,各位名師的手藝,久而久之,就知道哪些食材用甚麼方式來煮,燒出來是甚麼味道?所以後來有心要學自己煮菜,除了初時不慣火爐的熱度,容易燙到手,及下調味料時會手忙腳亂外,其他也難不到我,等我習慣了熱,下作料順手時,味道自然就調出來。
  我很慶幸在台灣眷村住了十年,那裹住著各省份的主婦們,各有獨門菜餚,如:滷水菜、辣椒菜、蔥油餅、餃子、菜肉餛飩、炒米粉、四川泡菜 … … 等,我只要吃到好的,必定會不恥下問,回家馬上如法炮製。最初最辛苦的大概就是我的丈夫和阿巴桑(幫我做家務和有點年紀的女人),無論我怎麼煮,我丈夫都說「好吃」!頭幾次當然不會好吃,任何時候吃不完的菜就叫阿巴桑拿回去,給她家人吃 《 因為不可浪費食材,另外每個月剩下一大缸的配給白米,也統統叫她拿回去,我可不想米缸生蟲)。
  直到有天,發現自己也可以煮出讓自己覺得可以吞下的菜餚時,心中也浮起了一股甜意,總算辛苦沒有白費,我的丈夫及阿巴桑從此就可以逃出生天了。我母親最聰明了,剛結婚時從不見她來我家吃飯,等我自覺滿師時,她可是每天準時報到。
  我發現我愛上煮兩味後,真是甘之如飴,從不覺得進廚房是件苦差事,直到現在,我總是好希望看見人家在吃完我的手藝後,會認同並對我說:美味。那種滿足感,唉!只能說人生夫復何求?
  首先要向買這本書的讀者道歉,因事隔多年,害中的人事時地物,有共實在記不起來,可能有些不正確,而可諮詢的人已不在人世。從來沒有想過憑我這些中文底戶,居然可以出來獻醜,更是做夢也沒想過,會站出來講述家族的事。台灣的社會風氣,本來是有正氣、善良、熱情和祥和的,是誰挑起這股歪風,搞到雞飛狗跳,人心不寧,還祈求台灣會安嗎?
  但寫自己的回憶,講究的是要真實,不玩弄花樣,就像我的為人,從來不虛偽,不會騙人一樣(不是不懂,是不屑為之)。還有像二二八事件,我從來不關心政治,最後發展到甚麼結果,真是不清楚,又不想去求台灣朋友告訴我。二二八有親人傷亡的家庭,不要生我的氣,我當然是同情你們的遭遇,但我只是以事論事。我從小生長在一個有父親等於沒有的家庭,無論如何,這種遺憾長期在我心中,總覺得矮人一截。當我卡幾歲時,母親告訴我一些事情,在講到父親剛病時,她娘家曾經要來帶她回去,那時這個世界上還沒有我,聽到母親講到這裹,我馬上舉雙手贊成,並怪她為甚麼不回娘家?她還年輕,可以另外嫁人,那我不就可以生長在一個完整的家庭了嗎!這句話一說完,差一點被母親打。家族中有人在吃政治飯,家中有人犧牲了,無論是有心或是無意所造成的,都是天意,都要認命,這是從母親那裹學來的觀念(請看父親沒生病前,帶看母親去日本留學所拍攝的照片,跪在日本老師左手邊的她,笑得多麼燦斕和滿足;這種笑容自我懂事後,從來沒有在她臉上見過。)。
  事情已經到了無法挽回的地步,沒得唉聲嘆氣,怨天怨地,怪責別人;怪得多了就會變成姓「賴」了。不如放開心胸,面對現實;整頓新思,來彌補已失去的;人總是要活下去,還是好好做人,好好做事;希望能讓已不在的家人放心;我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與蔣家的點滴食緣─關於蔣家的回憶蔣緯國的私房饗宴好友們一向愛吃我做的菜,我的家經常高朋滿座,無論是在台北或移民來香港後。在台北的時候,每位朋友可以點一個他們想吃的菜,那麼十個人就可以有十個菜了,我就不必再傷腦筋去想要準備甚麼菜來招呼他們。有了菜單我就照單辦事。一個星期可以有四天,家裹是有人來的,所以我傭人的小費收人,可以說是相當可觀的。我曾問過她,覺不覺得辛苦?她說有錢收還要嫌辛苦嗎!我準備材料,她負責洗及切,然後我教她如何下鍋、如何調味;哪些先下、哪些行後,最後由我來試味,久而久之,阿巴桑也可以煮一手好味的上海菜了。每當客人來時,我必定要親自坐鎮廚房,可拿小費的是她,我不但分文沒有,卻還要貼錢買菜(這句是笑話)。像小叔(蔣緯國)帶朋友來家中時要我獻醜,飯後他會給阿巴桑一千元的小費,所以她是阿巴桑最喜歡的客人之一。小叔平時公務及應酬非常忙碌,一般朋友要請他吃飯都要安排一個月以上。在連訓部時,有時他不想去參加當晚的應酬,就會要王主任(辦公室參謀主任)打電話通知我,要我準備晚飯。這下我可忙了,先趕緊打電話約朋友們來陪小叔吃飯,再來告訴阿巴桑準備甚麼菜,因此家中的冰箱隨時都有鴿子、雞、牛腱 … … 等,清燉牛腱就是小叔最喜愛的小菜之一。有次他在我家請吳幼林伯伯( Uncle George)吃飯,作陪的還有魏淑娟( Emily,張艾嘉的媽媽)等,這頓飯後,吳伯伯每次見到我都會讚我的手藝,且說下次還要帶太太一起來,讓我心花怒放,覺得非常值得。 Emily 則問我,蒜頭鱸魚是怎麼做的?油淋鴿子、燻雞、紅燒肉、清燉牛腱 … … 等都是被點次數最多的菜。有一次小叔在天母家中請客,客人有魏景蒙(張艾嘉的外公)、林洋港、邱創煥、趙耀東、朱撫松、李元簇、連戰(當時官職交通部長)…等。小叔家中當然有廚師,但他要我去煮奉化的「筒蒿羹」,說是由我燒,比較道地。另一次小叔的好友「小王爺」陳麗麗家中宴客,我當時不在台灣,她就叫阿巴桑去燒菜。在長途電話中,我鼓勵阿巴桑不要緊張,只要照我平時告訴她的去做,結果那天的「豆腐羹」被前副總統謝束閔先生命名為「十全豆腐羹」;這兩個羹湯在我香港「蔣家菜」中都各有客人喜愛。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