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圖學習/少林拳入門 | 做自己 - 2024年6月

看圖學習/少林拳入門

作者:本社編輯
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6年06月21日
ISBN:9789579321990
語言:繁體中文

少年寺位於中國河南省開封縣的嵩山別名甚多,如「史記」以太室、「尚書」以外方記之,另外還稱中嶽或石山。戴延之的《西征記》上說:「此山之東為太室,之西為少室。其間相距17里,周圍30里,共36峰。」明代周敘的「遊嵩陽地」上說:「少林寺位於五峰山麓,少室位於南」,文翔鳳也寫:「少林寺為群峰環抱,少室位於北」。此少林寺乃後魏孝文帝為印度跋蛇大師所建,其由來記於唐代的少林寺碑。內容如下:「少林寺,後魏孝文之所立也、……沙門跋蛇者天竺人也、空心玄粹、慧性淹遠、傳不二法門、有甚深道業。緬自西域,來遊國都,孝文屋黃屋之尊,申緇林之敬、大和中、詔有司建此寺處之。」諸如此類的少林建寺由來,「魏書釋老志」、「景德傳燈錄」、「太平寰宇記」等也有記載。到唐代,少林寺不僅為皇帝行幸之所,也為人文學士遊樂之地。當時的有名詩人白居易、沈佺期、戴叔倫、韋應物等,都曾寫下有關少林寺的詩,看了這些詩就能明白,少林寺的地位是相當高。少林拳是發祥於少林寺,九年之間於石窟內修練的結果留下二卷竹簡。一為洗髓經,一為易筋經。洗髓經為精神的修練法,非常難。除了慧可僧修練成功外,以後便絕傳了。易筋經則為強筋健骨的心身鍛練法,全部有二十四招式,相當容易修練,少林拳乃由易筋經而來。不過,也有人反對此一說,證據為:第一達磨大師未到少林寺之前,少林寺的僧侶已經開始修練武術。其次從歷史觀點上看也有無法讓人心服之點,達磨大師雖為真實人物,但說他為少林拳之袓就有點勉強。少林寺的武術成名於隋末的戰事,如唐太宗時代的王世充之亂時,志操、惠錫、曇宗等十三人少林寺僧指揮眾僧與賊相戰,結果王之姪仁則被捕,太宗以土地賜諸僧以作褒賞。明代多位詩人作詩頌少林寺僧武鍛練的事實如下得以證明。「名香古殿自氤氳;舞劍揮戈送落曛,怪得僧徒偏好武;曇宗曾拜大將軍。」(徐學謨作)「歸觀六十僧之以掌博者,劍者,鞭者,戟者」文翔鳳作。「下山再宿,武僧又各來以技獻,拳棍搏如飛、他教師所束手視,中有為猴擊者,盤旋踔躍,突然一猴也」王士性作。由這些詩可以判斷,明代的少林武術中除了已經有劍、棍、鞭之外,還有徒手空拳的武技。少林寺雖然提供各種武術訓練,但是長久以來,該寺都在興廢交替中成長。周代武帝建德年間,由於佛教的廢止政策,少林寺也遭破壞,隋高祖年間,雖提出保護政策,但隋末仍遭山賊襲擊焚燒。只有唐初平王世充之亂後才開始隆盛。宋代開始再建燒毀的大雄殿。明代王世懋的「遊嵩山少林寺記」中有「大雄殿……是宋時重建者」的記載。從先前的詩文,記述判斷,宋至明代間,少林寺屢遭兵火,但是為了保護寺中財產,僧侶們仍勤練武術。到了清朝,漢族發起「反清復明」之革命運動,清朝對明朝之革命志士彈壓,多位志士隱身少林寺,於是少林寺二度被燒。少林寺的僧侶四分五散,直往清朝勢力之外逃走,據說,像江西省常山和福建省有他們重建的少林寺。但是至今仍無確實史料以為證。中國武術有內家拳和外家拳之分。內家拳有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等,一般以太極拳為代表,主要著重於精神統一,修練“氣功”其動作柔和、緩慢,也稱軟拳。宋代的道家張三峰曾於湖北省的武當山修練故又稱「武當派」。外家拳為少林寺的代表,主要於骨骼、肌肉、皮膚之鍛練及跳躍動作的靈敏度,所以又稱硬拳。內家拳重氣功,外家拳重骨骼,乍看差異相當大,但其終極目標完全一致。太極拳動作軟似棉花,但一旦練成內功,肉體將硬如鋼鐵。此外,少林拳並非完全以鍛練外剛為目的,而是剛柔並施。中國武術門派分歧,各派皆有秘技,只有傳授給予至親或值得信賴之人,而且為了打敗他人在教授武術時皆隱藏一部分。本書所要介紹的是北派少林拳的基本功夫、十二路潭腿、四路查拳、七星對打。十二路潭腿在於腿部鍛練,四路查拳則為拳和腿之組合拳法。七星對打是以空手成組手。此拳法技術全部以圖解和文章說明並非易事,盼望各位用心活用。獲得更多對中國拳法之回響,乃筆者最大的期望。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