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作品集13:三巨人傳【全新譯校】 | 做自己 - 2024年4月

世界名著作品集13:三巨人傳【全新譯校】

作者:羅曼.羅蘭
出版社:風雲時代
出版日期:2020年03月20日
ISBN:9789863528142
語言:繁體中文
售價:342元

  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人物傳記作品
  三大巨人《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三部傳記
 
  貝多芬承受著耳聾的痛苦仍持續作曲、演奏;米開朗基羅屢次受到排擠,仍堅持雕塑及畫作等藝術,著名小說家托爾斯泰對俄羅斯政治運動有著深刻影響。傳記生動地記錄了三人的生平,展現出他們生命中頑強的毅力!
 
  ※本書完整收錄原書內容,非一般市面上的刪節版!以供讀者一窺全本精華,更能了解作者深意。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羅曼‧羅蘭
  寫下了三部他心目中的「英雄」傳記
  「我稱為英雄的,並非以思想或強力稱雄的人,而只是靠心靈而偉大的人。」
 
  這些傳記中人的生涯,幾乎都是一種長期的受難。悲慘的命運,讓他們的靈魂在肉體與精神的苦難中受折磨,他們固然由於毅力而成為偉大,也由於災患而成為偉大。
 
  我願證明,凡是行為善良與高尚的人,定能因之而擔當患難。——貝多芬
 
  竭力為善,愛自由甚於一切,即使為了王座,也永勿欺妄真理。——貝多芬
 
  第一部:《貝多芬傳》
  「樂聖」貝多芬,幼時就展現其音樂天賦,十四歲便成了宮廷的副風琴師,然而在其人生逐漸邁向高峰時患了嚴重的耳疾,近乎全聾。這對音樂家而言幾乎是致命打擊的痛苦,卻讓他的創作變得與眾不同,著名的「命運交響曲」、「月光奏鳴曲」、「皇帝協奏曲」都是在此時期完成的。
 
  第二部:《米開朗基羅傳》
  米開朗基羅,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傑出的雕塑家、建築師、畫家和詩人,與達文西、拉斐爾並稱為「文藝復興藝術三傑」。雕刻作品以「大衛像」最負盛名。教皇朱力阿斯二世召米開朗基羅為自己建造陵寢,後又聽信讒言,拒付工程款,另命米開朗基羅繪製西斯汀大教堂天板畫,卻因而創作出偉大的「創世紀」穹頂壁畫。
 
  第三部:《托爾斯泰傳》
  托爾斯泰,俄國現實主義文學大師,其作品處處展現對俄羅斯未來命運的關注。曠世巨作《戰爭與和平》描寫拿破崙攻打俄國時,俄國貴族家庭所經歷的戰時歲月,繼而體驗出的人生真諦,為史詩級的偉大著作。
 
  光是做一個音樂家,就需要有對一個意念集中注意的力,需要西方人特有的那種控制與行動的鐵腕:因為音樂是動的構造,所有的部分都得同時抓握。他的心靈必須在靜止中做疾如閃電的動作。清明的目光,緊張的意志,全部的精神,都該超臨在整個夢境之上。那麼,在這一點上,把思想抓握得如是緊密、如是恒久、如是超人式的,恐怕沒有一個音樂家可和貝多芬相比。因為沒有一個音樂家有他那樣堅強的力。──羅曼‧羅蘭

作者簡介
 
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  1866-1944
 
  法國著名批判現實主義作家、音樂評論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八六七年出生於法國中部的克拉梅西,於一八八九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史學系,不久至羅馬讀研究生。一八九八年開始發表作品,初期創作活動多為歷史劇的創作,之後連續寫下了三部他心目中「英雄」傳記:《貝多芬傳》、《米開朗基羅傳》、《托爾斯泰傳》。一九○四年至一九一二年,創作了長篇小說《約翰‧克利斯朵夫》,出版隔年即獲法蘭西學院大獎,一九一五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譯者簡介
 
傅雷 1908-1966
 
  法國文學翻譯大師。生於中國江蘇省南匯縣傅家宅,曾留學法國巴黎大學,譯作多為法國文豪巴爾扎克和羅曼‧羅蘭的名著。其翻譯作品強調「神似」,即「翻譯應當像臨畫一樣,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認為「理想的譯文彷彿是原作者的中文寫作」,並要求「譯文必須為純粹的中文,無生硬拗口的毛病」。《傅雷譯文集》共十五卷,五百多萬字,為中國翻譯史上空前巨著。

※【貝多芬傳】
譯者序
原序
初版序
貝多芬傳 
貝多芬遺囑 
海林根施塔特遺囑 
給我的兄弟卡爾與約翰‧貝多芬 
給我的兄弟卡爾和約翰在我死後開拆並執行 
書信集 
貝多芬致阿門達牧師書 
貝多芬致弗蘭茨‧格哈得‧韋格勒書 
致韋格勒書 
韋格勒與埃萊奧諾雷‧馮‧布羅伊寧致貝多芬書 
貝多芬致韋格勒書 
致韋格勒書 
貝多芬致莫舍勒斯書 
思想錄 
關於音樂 
關於批評 
附錄:貝多芬的作品及其精神 
一 貝多芬與力 
二 貝多芬的音樂建樹 
三 重要作品淺釋 
(一) 鋼琴奏鳴曲 
(二) 提琴與鋼琴奏鳴曲 
(三) 四重奏 
(四) 協奏曲 
(五) 交響曲 
(六) 宗教音樂 
(七) 其他
 
※【米開朗基羅傳】
譯者弁言
原序
米開朗基羅傳
導言
上編 戰鬥
一  力 
二 力的崩裂
三 絕望
下編 捨棄
一 愛情
二 信心
三 孤獨
尾聲

這便是神聖的痛苦的生涯
 
※【托爾斯泰傳】
羅曼·羅蘭致譯者書(代序)
原序
托爾斯泰傳
托爾斯泰遺著論 
亞洲對托爾斯泰的迴響 
托爾斯泰逝世前二月致甘地書 
托爾斯泰著作年表

第一部:《貝多芬傳》 他短小臃腫,外表結實,生就運動家般的骨骼。 一張土紅色的寬大的臉,到晚年皮膚才變得病態且泛黃,尤其是冬天,當他關在室內遠離田野的時候。額角隆起,寬廣無比。烏黑的頭髮,異乎尋常的濃密,好似梳子從未在上面光臨過,到處逆立,賽似「梅杜莎頭上的亂蛇」。 眼中燃燒著一股奇異的威力,使所有見到他的人為之震懾;但大多數人不能分辨它們微妙的差別。因為在褐色而悲壯的臉上,這雙眼睛射出一道曠野的光,所以大家總以為是黑的;其實卻是灰藍的。平時又細小又深陷,興奮或憤怒的時光才大張起來,在眼眶中旋轉,那才奇妙地反映出它們真正的思想。 他往往用憂鬱的目光向天凝視。寬大的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獅子的相貌。一張細膩的嘴巴,但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傾向。牙床結實得厲害,似乎可以嗑破核桃。左邊的下巴有一個深陷的小窩,使他的臉顯得古怪地不對稱。 據莫舍勒斯說:「他的微笑是很美的,談話之間有一副往往可愛而令人高興的神氣。但另一方面,他的笑卻是不愉快的,粗野的,難看的,並且為時很短」,——那是一個不慣於歡樂的人的笑。他通常的表情是憂鬱的,顯示出「一種無可療治的哀傷」。 一八二五年,雷斯塔伯說看見「他溫柔的眼睛及其劇烈的痛苦」時,他需要竭盡全力才能止住眼淚。一年以後,布勞恩‧馮‧布勞恩塔爾在一家酒店裡遇見他,坐在一隅抽著一支長煙斗,閉著眼睛,那是他臨死以前與日俱增的習慣。 一個朋友向他說話。他悲哀地微笑,從袋裡掏出一本小小的談話手冊;然後用著聾子慣有的尖銳的聲音,教人家把要說的話寫下來。——他的臉色時常變化,或是在鋼琴上被人無意中撞見的時候,或是突然有所感應的時候,有時甚至在街上,使路人大為出驚。「臉上的肌肉突然隆起,血管膨脹;曠野的眼睛變得加倍可怕;嘴巴發抖;彷彿一個魔術家召來了妖魔而反被妖魔制服一般」,那是莎士比亞式的面目。尤利烏斯‧貝內迪克特說他無異「李爾王」。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一七七○年十二月十六日生於科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舊屋子的閣樓上。他的出身是佛蘭芒族。父親是一個不聰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親是女僕,一個廚子的女兒,初嫁男僕,夫死再嫁貝多芬的父親。


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