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尚 | 時尚

时尚(英語:fashion)又称时髦、潮流、摩登,是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环境下的一种流行的美学表达,特别是在服装、鞋类、配饰、发型、化妆品、身材比例和生活 ...時尚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此條目可參照英語維基百科相應條目來擴充。

(2020年5月13日)若您熟悉來源語言和主題,請協助參考外語維基百科擴充條目。

請勿直接提交機械翻譯,也不要翻譯不可靠、低品質內容。

依版權協議,譯文需在編輯摘要註明來源,或於討論頁頂部標記{{Translatedpage}}標籤。

  提示:此條目的主題不是時裝。

  關於其他用法,請見「時尚(消歧義)」。

2011年,巴黎一位身著現代禮服的模特在高級時裝秀上展示了當年的流行趨勢時尚(英語:fashion)又稱時髦、潮流、摩登,是在特定時間和特定環境下的一種流行的美學表達,特別是在服裝、鞋類、配飾、髮型、化妝品、身材比例和生活方式等[1]。

雖然潮流往往意味著一種獨特的審美表達,而且往往持續時間較短,但時尚是一種獨特的、行業支持的表達方式,通常會與流行文化和時尚服裝系列等聯繫在一起[2]。

隨著低價消費品的大量生產以及全球化的出現,不少政治家、品牌及消費者已提出永續時尚(英語:Sustainablefashion)的議題[3]。

目錄1時尚產業2時尚趨勢2.1政治的影響2.2科技的影響2.3社會的影響2.4行銷3相關條目4註解時尚產業[編輯]2008洛杉磯時尚週,伸展台上的時尚男女模特兒參見:時裝表演全球時尚產業的概念是現代才有的產物[4]。

十九世紀中之前的服裝大部份都是定製品(英語:Madetomeasure),可能是個人手工製作的,也可能是向裁縫訂購的。

自從20世紀開始,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例如縫紉機)、全球資本主義的興起、工廠生產系統及百貨商場的出現,服裝漸漸的變成大量生產,有固定尺寸以及固定金額的商品。

時尚產業最早是在歐洲及北美開始的,後來已成為國際化以及高度全球化的產業,服裝可能是在某個國家設計,在另一個國家生產,在全球銷售。

例如,美國的時裝公司會向中國購買布料,在越南加工,最後服裝在義大利完成,送到美國的倉庫,再分銷到全球的商店。

長久以來,時尚產業是美國雇用員工最多的產業之一[4],在21世紀也是如此。

不過因為美國的製造業外移(特別是外移到中國),美國時尚產業員工顯著的減少。

在國家經濟的資料時,時尚產業會被劃分在許多不同的產業區塊中,因此很難去精確統計紡織業及服裝產業(英語:Clothingindustry)的整體資訊。

不過不論以哪一種統計方式,服業產業在全球經濟中佔了相當大的比例[5]。

時尚產業包括以下四層的產業:相關原物料的製造,主要是纖維和紡織品,不過也包括皮草以及毛皮由設計師、製造商、承包商等製造時尚產品。

零售銷售各種不同型式的廣告以及推廣。

以上的四層包括許多產業區塊,這些產業區塊各有不同,但又彼此相關。

其中包括紡織品設計及製造、時尚設計及製造、時尚銷售、行銷及商品銷售、時裝表演、媒體及行銷。

產業區塊的目的是要滿足客戶對於流行的需求,並且讓產業中參與的成員可以在過程中獲利[4]。

時尚趨勢[編輯]時尚的趨勢會受到許多因素的影響,例如電影、名人、氣候、創造性探索、政治、經濟、社會以及技術因素等。

有些這些因素的分析稱為PEST分析。

時尚分析師可以用這些資訊來判斷特定的流行趨勢是成長或是痕退。

政治的影響[編輯]伊萬卡·川普(右邊)和穿著西裝的日本內閣總理大臣安倍晉三,拍攝於2017年在時尚的發展過程中,政治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例如1960年代的美國第一夫人傑奎琳·甘迺迪就是當時的時尚象徵,引領當時的時尚風潮。

她不論穿著香奈兒套裝、紀梵希直筒連衣裙,或是有大鈕扣的卡西尼大衣,都顯出她優雅的品味,並且造成風潮[6]。

而且,政治上的變化也會對時尚有所影響。

例如在1960年代,經濟已漸漸富裕、離婚率上昇、政府核准複合口服避孕藥上市。

這些變化讓年輕的一代變的反叛。

裙襬很高,露出腿部線條的迷你裙就是當時的時尚潮流之一。

當時的時尚設計師可能也開始掌嘗試新的服裝款式,例如寬鬆的無袖衣、喇叭裙和喇叭袖等,最後迷你裙成為當時的流行。

另外,政治運動常和時尚趨勢之間有密切的關係。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