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武模型家》走火入模:一位骨灰級愛好者的模型征途 | 軍武模型品牌

《軍武模型家》走火入模:一位骨灰級愛好者的模型征途 ... 當時還有一段不能不提的插曲,那便是90年代中期盛行的以“永和”品牌爲代表的盜版拼裝 ...《軍武模型家》走火入模:一位骨灰級愛好者的模型征途崎峻軍史2018-06-2306:51從小到大,不斷有不同的人問我爲什麼如此迷戀模型,在每個成長階段我的回答都不一樣,因爲每個階段我對模型的理解也都迥然有異,但是不管何時何地,何種生活狀況,我對模型的執着熱情從沒有改變。

謹以此文拋磚引玉,獻給所有熱愛模型藝術的朋友們!幼年:與生俱來的渴求大多數雄性動物的骨子裏都具有戰鬥的本性,這是億萬年以來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爲了應對惡劣的生存環境和激烈的競爭而保留下來的基因所致。

生於上世紀80年代初一個普通家庭的我,從小對軍事相關的物品趨之若鶩,除了玩具刀槍外,對縮小的塑料兵人和各類卡通車輛飛機玩具更是愛不釋手。

在那個年代,市面上的軍事類玩具品種還相對單調貧乏,內地地區更加閉塞。

我當時年齡也小,對精確的微縮模型沒有概念,雖然以現在的眼光看幼時的玩具純屬粗製濫造,但有它們的陪伴我已經相當滿足了。

我最初擁有的一盒兵人是蘇軍步兵,那是在1986年左右,劣質的灰色塑料,無任何細節可言,包裝也是透明塑料袋配合紙板,價格1.5元。

後來又陸續讓家長購買了英軍、美軍、日軍、印第安人和牛仔等等各類題材的兵人,比起之前的蘇軍兵人在細節上有較大提升,進而各種塑料材質的飛機、大炮、坦克等“重裝備”也加入了我的“軍隊”,規模越來越大。

在別的學前班小朋友四處野跑的時候,我早已能夠靜靜地呆上整個下午,一個人默默地擺弄兵人,玩對戰遊戲,樂在其中,那情景就像如今兵棋推演遊戲的最原始的雛形。

■本人保存至今的部分塑料兵人玩具,純正80年代後期的產品,其中印第安人和西部牛仔在很多70後和80後的童年時期,屬於很受歡迎的經典對戰組合套裝之一,可惜套裝中的騎兵和大篷車等早已丟失。

啓蒙階段:環球、福萬時期上小學後,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軍事圖冊,逐漸不滿足於現有玩具的粗糙細節,憧憬着擁有更精緻的軍事裝備類玩具。

1991年暑假,這個願望得到了滿足,到北京出差的姑父帶回來一盒環球PK-507“美洲獅”直升機的模型,比例1/32,帶有發動機內構。

對於還未涉足精細模型領域的我來說,這既是巨大的驚喜,更是天大的考驗。

看着滿盒數百個的繁瑣零件,細緻的線條組裝圖紙,我明白這就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

我同時又開始犯難:從沒有模型製作基礎的我能完成這項大工程嗎?結果可想而知,沒有奇蹟發生,這架即使放到現在看來組裝難度也不低的“美洲獅”被我徹底素組廢了。

不過,我第一次感受到精細組裝模型的魅力,從此終生陷入其懷抱當中不能自拔。

■環球火柴盒的PK-507美洲獅直升機說明書,該款是我擁有的第一個拼裝模型。

在1993年至1994年,我到成都親戚家過寒暑假的時候,陸續發現商場玩具專櫃中有環球火柴盒的模型出售。

如獲至寶的我欣喜若狂,可惜那時還屬於小學生黨,囊中羞澀,每次成都之行都會對親戚長輩們軟磨硬泡、巧取豪奪,爭取購買儘可能多的模型。

每次帶着這些“戰利品”返回家裏,我都會成爲鄰居和同學們的焦點。

1994年到1995年,借二戰勝利50週年的東風,軍事模型風潮感染到我所在的城市,一些玩具商販開始大量進貨拼裝模型,這可樂壞了我和一幫有着共同愛好的小夥伴們。

我們頻繁出沒於模型攤位之間,流連忘返,豐富着自己的收藏,相互攀比所買模型的種類和數量。

這期間收集的模型以環球火柴盒爲主流,小盒價位7-10元不等,中盒11-13元左右,而福萬的1/48陸戰裝備系列屬於高端產品,帶有簡單內構,像“獵豹”這種大型戰車高達25元,一般不敢輕易染指。

父親每月固定給我的零花錢毫無疑問全部貢獻給了模型事業,夏天在室外再熱再渴也捨不得買一根冰棍,一旦進入模型攤位和店鋪就覺得到了天堂,不花光身上最後一分錢絕對不願意離開。

尚在小學、初中階段的我對精確模型的認知還比較單純,停留在啓蒙和普及階段,認識了很多軍事裝備。

小學時能夠將模型素組出來便是成功,沒有上色的條件,到初中開始嘗試購買瓶裝噴罐漆來使用,結果自然慘不忍睹,做廢了不少模型。

■上兩圖是我保存至今的部分環球火柴盒模型包裝外盒和地臺,我累計購買的環球模型應該在200盒左右,現有大概一半留存。

當時還有一段不能不提的插曲,那便是90年代中期盛行的以“永和”品牌爲代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