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運奪牌的日本國民女兒:創造歷史的女子冰壺代表隊 | 日本冰壺

而這次我們要談的是日本的冰壺風潮。

對台灣人來說,對於冰壺這種溫帶國家盛行的運動,想必非常陌生。

但對許多日本民眾來說,2018 年舉辦在 ...龍貓大王|日本藏在細節裡聲音課程2小時40分54秒共10集回介紹頁在奧運奪牌的日本國民女兒:創造歷史的女子冰壺代表隊6:43哈囉你好,我是龍貓大王。

讓我們一起來談談我們最喜愛又有點陌生的日本,我會告訴你一些有趣的日本文化、分享一些稀奇古怪的日本新聞、或是我自己對日本的文化觀察。

  而這次我們要談的是日本的冰壺風潮。

對台灣人來說,對於冰壺這種溫帶國家盛行的運動,想必非常陌生。

但對許多日本民眾來說,2018 年舉辦在韓國平昌的冬季奧運,最感動的回憶中,除了男子花式溜冰選手羽生結弦,再度蟬聯冠軍的霸舉讓很多人振奮不已之外,來自北海道的女子冰壺隊伍 LS 北見隊,一路過關斬將,贏得日本史上首面奧運冰壺銅牌的過程,更讓人熱血沸騰。

大家不只為這面史上首面的銅牌高興,可以說,全日本都深深地迷上了這五位冰上女將。

  不過,雖然冰壺運動在日本,已經有很長的發展歷史。

可是2018平昌冬奧之前,並非所有日本國民都很熟悉這項運動。

  事實上,在平昌奧運前,經費不足的日本冰壺協會,還需要透過群眾募資,來取得代表隊的訓練資金。

當時他們預計的募款目標,是 300 萬日圓,而最後,代表日本出征奧運的 LS 北見隊獲得了多少支援呢?只有不到 4 萬日圓。

  如果我們比較過去三屆冬季奧運的冰壺相關新聞數量,平昌這一屆的新聞報導數量是最少的。

那麼,在沒有鎂光燈的關愛與資金短缺的情況下,LS 北見隊是如何成為了全民偶像呢?  當然,拿到歷史性的銅牌榮耀很有幫助。

不過,在奪牌之前,網路上就慢慢開始出現為冰球隊應援的聲音。

過去媒體在採訪女子冰球的新聞時,對這種知名度不高、觀眾連規則都不太懂的陌生運動,僅能著墨隊伍中某些特別漂亮的選手,比起報導運動項目,更像是在報導偶像明星。

  但是,這一次的 LS 北見隊中,雖然也有過去幾屆被暱稱為「瑪莉蓮夢露」的本橋麻里選手參與。

不過,吸引網民目光的重點,卻不只在本橋燦爛的笑容上,而是在北見隊充滿鄉土味的團隊氣氛上。

  透過平昌奧運的大規模賽況轉播,日本觀眾們更加貼近了這群出身自北海道北見市的女孩,她們在中場休息或討論戰術時,不停吃東西以補充熱量的模樣,被網民暱稱為「嚼嚼時間」(もぐもぐタイム)。

嚼嚼時間,一開始指的是日本動物園開放給遊客欣賞動物們進食的時段。

在北海道大受歡迎的旭山動物園裡,最熱門的嚼嚼時間,莫過於大白熊在水中追著飼料的模樣了。

而 LS 北見隊這些剛剛在賽場上消耗大量熱量的選手們,她們滿足地吃著東西的模樣,在奧運期間可比白熊還受歡迎。

當奧運轉播裡出現了嚼嚼時間的畫面時,毫不意外地,日本推特馬上就會出現了一波標注嚼嚼時間的hashtag。

  可想而知的,這群冰壺女孩在嚼嚼時間吃的家鄉蛋糕,瞬間就會成為全日本的熱賣商品。

但在遙遠的冬奧選手村,如果這些小巧的起司蛋糕吃完了,那她們該吃什麼呢?這當然也引起日本網友的好奇與關注,很多人深怕她們餓著了。

日本網友們看待這群認真奪牌、努力保持熱量的LS 北見隊女孩們,與其說,把她們看作為運動偶像,不如說,北見隊的女孩,就像是每個日本家庭裡,那個離鄉背井出外打拼的女兒;與其說大家關注她們的競賽表現,不如說大家關注她們今天過得如何?吃飽了嗎?努力之後獲得了成果嗎?當她們在競技場上,使用連許多日本人也陌生的北見方言「そだねー」溝通時,那種奇異的鄉土親近感,讓全日本國民都好像變成了北見鄉民。

  這句「そだねー」,就像台語的「丟啦」「嘿啦」,是用來互相應和之用,但是透過北見隊的推廣,這個連北海道居民都不見得聽過的簡單單詞,成為了日本社會當年度的熱門關鍵字。

不僅有北海道的賽馬馬主,用「そだねー」為自己的馬命名;就連北海道著名的甜點廠商六花亭,都想把「そだねー」註冊成為商品名稱,當然,這立刻引發了一波網路鄉民的憤怒炎上。

  北見在哪裡?這是個許多日本人都答不出來的問題。

距離北見 40 公里,有個充滿肅殺氣氛的網走監獄;距離北見90 公里,有個可以搭破冰船出港的紋別港,這些地名都比北見本身有名太多。

儘管,北見也鄰近鄂霍次克海、當地漁港也盛產扇貝,但就像北見隊員在電視上開玩笑說的,「這裡是個什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