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記] 塑膠•台塑 | 塑膠注音

塑膠•台塑 很多人,包括電視主播在內,在說國語時把“塑膠”讀做ㄕㄨㄛˋ ㄐㄧㄠ,把“台塑”(一家…臺灣話的語源與理據(劉建仁著)如果引用本網誌(電子書)資料,請註明出處。

直接觀看文章←[雜記]  台灣話的“姓氏+的(・e)”[雜記]  日語“是非も無い(zehimonai)”≠“無關是非”→[雜記]  塑膠•台塑Postedon2014/07/26by劉建仁塑膠•台塑 很多人,包括電視主播在內,在說國語時把“塑膠”讀做ㄕㄨㄛˋㄐㄧㄠ,把“台塑”(一家塑膠公司的略稱)讀做ㄊㄞˊㄕㄨㄛˋ;在說台語時把“塑膠”讀做sɔk-ka,把“台塑”讀做tai´-sɔk;都把“塑”字讀錯了。

“塑”字雖然以“朔”為聲符的形聲字,而“朔”字的國音ㄕㄨㄛˋ,台語方音sɔk,但“塑”字並不依照聲符“朔”的音讀。

“塑”字的正確讀音是國音ㄙㄨˋ,台語方音sɔʟ;跟素、訴、遡等字同音。

“朔”字《廣韻》所角切(入聲、覺韻),屬江攝、二等、開口、入聲、生母。

江二開入的字,在國語有不少字讀做ㄨㄛ韻,例如:搦讀ㄋㄨㄛˋ,琢、卓、濁讀ㄓㄨㄛˊ,渥、握、偓讀ㄨㄛˋ;“朔”也不例外,讀ㄕㄨㄛˋ。

在台語方面則江二開入的字仍保留以-k為韻尾的入聲韻,常例音變規律讀-ɔk韻或-ak韻,讀-ɔk韻的例有:駁pɔk,璞、樸p‘ɔk,卓tɔk等,“朔”也讀sɔk;讀-ak韻的例有:剝pak,覺、角kak,確k‘ak,岳、樂ɡak⊦,渥、握ak,學hak⊦等。

但是以入聲字“朔”為聲符的形聲字,在中古就有讀入聲韻及陰聲韻兩種:讀入聲韻的歸入覺韻及麥韻,如:槊、蒴、三字讀所角切,歸覺韻;愬一字讀山責切,歸麥韻;愬、𧪜、遡、塑四字讀桑故切,歸去聲暮韻。

依據郭錫良《漢字古音手冊》,“朔”及“塑”的上古音、中古音、現代音(國語及台語)如下表:  字 上古音 中古音(2) 現代漢語 台語方音(3)朔 *seɑk ʃɔk ㄕㄨㄛˋ[ʂuo] sɔk  鐸部 所角切   公韻上入聲  山母 覺韻山母   時母    江入二開    塑(1) *sɑ su ㄙㄨˋ[su] sɔʟ  魚部 桑故切   沽韻去聲  心母 暮韻心母   時母    遇去一合    注(1):《漢字古音手冊》未收錄“塑”字,依同音字類推。

(2):切語等依《廣韻》。

(3):依《彙音寶鑑》。

 從上表可知:(1)“朔”字現在台語讀sɔk是從中古音ʃɔk演變過來,韻母-ɔk不變,聲母從ʃ-(舌葉清擦音)變成s-(舌尖清擦音),舌位靠近,音變情形清楚。

(2)在現代漢語“朔”讀ʂuo(ㄕㄨㄛˋ),是從中古的ʃɔk經過近代音ʂau(李珍華等《漢字古今音表》)變來的。

聲母從ʃ-(舌葉清擦音)變成ʂ-(捲舌清擦音),發音部位靠近,發音方法相同。

而韻母則從中古的-ɔk經過近代的-au,變成現代的-uo,其音變脈絡不太容易了解。

(3)“塑”字現代台語讀sɔʟ,可以說是從中古音su的主要元音u低化成ɔ而來。

(4)“塑”字現代漢語讀ㄙㄨˋ[su],跟中古音相同。

像“塑”字那樣,聲符為入聲字的形聲字,到中古變成陰聲字的例很多,在《廣韻》的“暮”韻裡就有好幾個字是這樣。

例如:暮、墓:莫故切(ㄇㄨˋ)。

聲符“莫”是入聲字,慕各切。

路、賂:洛故切(ㄌㄨˋ)。

聲符“各”是入聲字。

愬、遡:桑故切(ㄙㄨˋ)。

聲符“朔”是入聲字。

措、錯:倉故切(ㄘㄨㄛˋ)。

聲符“昔”是入聲字,思積切。

這些字如果照聲符的音來讀(讀半邊),就不標準、不規範了。

Sharethis:TwitterFacebook請按讚:喜歡正在載入...相關本篇發表於《語文雜記簿》並標籤為台塑,塑,塑膠,朔。

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雜記]  台灣話的“姓氏+的(・e)”[雜記]  日語“是非も無い(zehimonai)”≠“無關是非”→2Responsesto[雜記]  塑膠•台塑張正雄說道:2015/07/13at8:36下午以前看布袋戲定聽著[轟hong動武林,驚動萬教。

]但是查台日大辭典kah廈門音新字典,轟–字讀eng!回應劉建仁說道:2015/07/20at1:47下午“轟"字《廣韻》呼宏切(平、耕)及呼迸切(去、诤),都是梗攝合口二等,依切語讀,台語應當讀hong1及hong3。

《厦門音》讀eng,理由不清楚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