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膠板版畫@ 王淑芬童書手工書:: 隨意窩Xuite日誌 | 版畫材料

近日美勞課,教的是膠板版畫。

版畫用途很廣, 做法也多; 早在殷商時代, 中國人的拓印甲骨文, 便是一種版畫。

每次教版畫, 最怕的是找不到好用的板子, ...王淑芬童書手工書繪本‧童書‧手工書‧美工信箱:[email protected]影音:https://www.youtube.com/user/monica221ful/videos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0711241652【DIY】膠板版畫?美工近日美勞課,教的是膠板版畫。

版畫用途很廣,做法也多;早在殷商時代,中國人的拓印甲骨文,便是一種版畫。

每次教版畫,最怕的是找不到好用的板子,(如果是低年級,可用厚紙板拼貼式的「紙板」;中年級,可用珍珠板,高年級則適合木板、橡膠板)。

幸而近年來,美勞業者開發的軟膠板已經非常好刻,價錢也不貴,所以,在此也推薦給手工書愛好者。

因為用版畫來製作手工書內容,(或封面插圖)效果也是一級棒。

先看看製作過程,讓大家有概念:這是軟膠板,一面是綠色,一面是米色,我要學生在米色雕刻:(一片16開,約台弊50元)以簽字筆設計圖案:(沒把握者,在草稿紙上畫好,再以複寫者描繪於板上)因為板子不大,只幫學生準備2把刀,小丸刀與三角刀:雕刻刀通常是整組賣,約4把至5把吧,價格約200多元。

小丸刀就是刀口呈半圓形,可刻較大面積及類似書法「撇」的線,三角刀的刀口為三角形,可刻出較細的線條。

刀口水平式的往前推,刻掉米色那一層皮即可:我們採「凸版」方式,學生較好辨識。

其實版畫的種類至少有四種,凹、凸、平、孔。

刻好了:也就是說,保留下來的部分,就會印出顏色。

割掉的部分,便呈空白。

有無發現我在背景上,故意割不乾淨,留下一堆亂七八糟的線條?因為我要表現筆觸,如果通通割乾淨,反而會太單調。

請看,這一幅的背景太空白:這一幅背景美多了:板子刻好後,接著準備上墨印刷。

基本上需要這些東西:一個大的淺盤子,橡膠滾筒,水性印墨。

(油性的清洗麻煩,我教學時絕不使用。

)圖上的那一條水性印墨,約160元。

目前約有七種顏色。

印墨還可以混色,或製造漸層色,很好玩喔。

滾筒均勻沾上墨,在刻好的膠板上來回滾,讓膠板均勻上墨,然後小心放在定位板上。

所謂定位板,可找一張與要印的紙同尺寸的厚紙,先畫出雕板要置放的位置,亦即印出來的位置。

如此才保證印出來每一張的位置都一樣。

尤其要做第二次印刷(複刻)更需要。

雕板放在定位板上:準備要印的紙,(我用米色的水彩紙)對齊定位板的上端:將紙放下,壓平,以手掌心圓形塗抹:(以上兩張相片,提供「手」的人是我的同事,本校一哥(超帥)王中振老師)。

講究的人其實用「馬簾」,以順時針方向圓形塗抹,讓墨色均勻印上:(這個「馬簾」是北縣的李秋麗老師送我的,用竹葉做的,超好用。

)學生用的,也有塑膠製的「馬簾」,但根據我的經驗,用掌心抹,效果也不錯。

(可能是我的手掌肉多吧,呵呵....)此時,千萬要記得不可移動位置,如果印歪掉,會痛不欲生啊!也可以先掀開一角,看看墨色上得如何?我會提醒學生,不要以為滾筒滾一大坨顏料,就會印得很美,正好相反,墨太多,印出來會糊成一團。

這是我印出來的一幅:比較這兩幅:左邊是單次印刷,右邊是有加複刻,再二次上色。

亦即:先印底色(綠色)部分,等墨色乾,雕板再多刻掉一些,盡量只保留線條,再以較深的顏料(如:黑色)印第二次。

比如注意一下右邊那一幅,所有黑色的部分,就是複刻時留下的部分,(將雕板割去更多,只留下線條為主的圖案。

)學生作品:學生作品:一口氣可以印很多張,學生都很興奮,我還鼓勵他們交換作品做紀念:(這是我的作品啦,只印第一刷)板畫的「筆觸」(線條)好美:我加上電腦列印的字:有幾行字故意反白列印,再剪成長條不規則貼上:成為我手工書的內頁:(最後再用彩色鉛筆手繪線條裝飾)目前版畫用具的價格已較平實,如要做手工書,多做幾塊板子,以手工「印刷」,也頗有古意啊。

melanie/Xuite日誌/回應(19)/引用(0)沒有上一則|日誌首頁|沒有下一則回應加我為好友王淑芬,台灣童書作家,手工書推廣老師影音請見:https://www.youtube.com/user/monica221ful/videos日誌相簿影音sf7777's新文章【少年小說推薦(+一些散文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