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舵雪橇 | 無舵雪橇

無舵雪橇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無舵雪橇2010年冬奧出發的德國選手最高管理機構國際無舵雪橇聯合會起源1870年代特徵是否身體接觸無球員1人或2人團體是否男女混合有,但通常分開比賽分類冬季運動,計時賽設備雪橇,頭盔,suit,面罩,手套,fingerspikes,booties場館無舵雪橇軌道何時加入奧運會從1964年列入正式項目至今無舵雪橇奧運標誌無舵雪橇(英文:Luge)又稱之為「平底雪橇」、「仰式雪橇」、「運動雪橇」以及「短雪橇」,它是一種單人或雙人的冬季運動,其雪橇是由木製成。

現時,冬季奧運中設有男子單人、男子雙人與女子單人三個小項,參賽的運動員必須年滿15歲。

Luge« naturaltrackracingsled »withstearingropeandrunnersnaturallugersondoublesled目錄1歷史2冬季奧運上的無舵雪橇2.1男子、女子單人賽2.2雙人賽2.3比賽場地2.4意外事故3參見4外部連結歷史[編輯]無舵雪橇的存在歷史比有舵雪橇早得多,它於8世紀初的奧斯陸就有類似雪橇的運輸工具存在。

而歷史上首次正式的國際雪橇比賽是在1883年的瑞士,當時來自歐洲與澳洲的運動員要利用雪橇滑行4公里,最終的勝利者是一隊澳洲組合贏得。

後來於1913年,國際雪橇聯合會成立。

而無舵雪橇在奧地利冬季奧運中成為了正式的比賽項目,包括男子單人、雙人與女子單人小項,雙人小項最近無分性別,但由於一直以來只有男性參加,因此久而久之成為了男子雙人小項。

在整個冬季奧運的無舵雪橇項目中,德國、義大利和蘇聯是該項目的大贏家,它們在一定的時期內都奪得過半的無舵雪橇中的獎牌。

冬季奧運上的無舵雪橇[編輯]無舵雪橇在奧地利冬季奧運中成為了正式的比賽項目,至今已設有男子單人、男子雙人與女子單人三個小項。

比賽用的雪橇以木製,它的前部沒有舵板,在後部也沒有制動閘,只於底部有一對用以滑行的金屬滑板,寬34至38、高8至20、長70至140厘米。

而由於雪橇沒有方向盤,因此無舵雪橇比有舵雪橇更難操控。

在比賽展開時,運動員坐在雪橇上要借雙手的力把雪橇於起點推動,到達終點後,運動員仍要在雪橇之上,否則成績不會計算在內。

男子、女子單人賽[編輯]單人賽的賽事中,所用的雪橇質量不可大於20千克。

當中,單人賽會進行兩日的賽事,每日進行兩次的滑行,首次的出發名次以抽籤決定,及後的出場次序以成績定斷,在四次的滑行中所得時間會合計起來,所有時間最短的一隊為優勝,如若成績相同,則會以會以任何一次最快時間完成的一隊爲優勝。

雙人賽[編輯]雙人賽方面,雪橇重量的最高上限為22公斤,賽事為期一天,進行兩次的滑行,賽事第一次的出發名次以抽籤決定,之後的出場次序會以成績決定,在兩次的滑行中所得時間會合計起來,所有時間最短的一隊為優勝,如若成績相同,則會以會以任何一次最快時間完成的一隊爲優勝。

比賽場地[編輯]無舵雪橇的滑道以混凝土或木所建成,滑道寬1.3至1.5米,兩側的護牆要澆冰,男子比賽線路長度為1000至1400米,女子比賽線路長度為800至1200米,滑道內有11至18個彎道,彎道的半徑8米,平均坡度為4至10度,男女沒有分別,在滑道內,起點與終點的高度差異爲70至130米。

意外事故[編輯]2010年2月12日,溫哥華冬奧會開幕式開始前,喬治亞無舵雪橇運動員諾達爾·庫馬里塔什威利遭遇意外身亡,年僅21歲。

在開幕式上,全場觀眾默哀一分鐘,加拿大國旗和奧運五環旗降半旗致哀。

參見[編輯]國際無舵雪橇聯合會國際有舵雪橇和俯式冰橇聯合會俯式冰橇有舵雪橇 外部連結[編輯]國際無舵雪橇聯會網頁(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閱論編奧運會比賽項目夏季項目射箭田徑羽球籃球沙灘排球拳擊輕艇自由車跳水馬術擊劍曲棍球足球體操手球柔道現代五項划船帆船射擊游泳水上芭蕾桌球跆拳道網球鐵人三項排球水球舉重角力高爾夫七人制橄欖球冬季項目高山滑雪冬季兩項有舵雪橇越野滑雪冰壺花式滑冰自由式滑雪冰球無舵雪橇北歐混合式滑雪短道競速滑冰俯式冰橇跳台滑雪單板滑雪競速滑冰過往項目壁網球板球槌球掌球袋棍球軍事巡邏馬球拍球橄欖球(15人制)拔河動力賽艇棒球壘球表演項目美式足球澳式足球班迪球保齡球武道殘障滑雪滑翔運動Glima冰上滑盤合球擊棍Pesapallo輪滑曲棍球法國踢腿Skijoring雪橇犬競速競速滑雪滑水冬季五項全能非官方項目釣魚藝術熱氣球地擲球炮彈射擊自由車球消防蓋爾式足球板棍球弗利然手球風箏救生Longuepaume汽車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