訓練心得/從小就不愛運動練著練著半馬就破2了 | 半馬破2訓練計劃

飲水與補給就按照原訂計劃補給。

第二段回程在海岸線逆風跑真的超虐心。

因為我的心率上升,但心率帶卻開始在緊要 ...快訊快加油!中油:明天起汽、柴油調漲0.3、0.2元12:36七醫院PCR篩檢北市聯合醫院驗出1人陽性三立電視2員工確診11:57udn運動路跑聽新聞test0:00/0:00YourbrowserdoesnotsupportHTML5Audio!😢訓練心得/從小就不愛運動練著練著半馬就破2了2021-02-0109:34運動筆記/侯世環40多歲,跑齡23個月。

第三次跑半馬,2021自辦渣打馬半馬sub2達標。

老娘從小就不愛運動,就很一般的女生,老公說為了健康,過了40歲才被拐去跑步,然後一開始跑兩圈操場就想棄賽,練著練著時間一到半馬就破2了,老爸、老姊、小妹、公公、婆婆、阿姨、朋友與小孩全部都嚇了一跳,眼鏡碎滿地。

2019年10月,南庒初半馬,2:36:50。

2020年1月,渣打半馬,2:22:34。

2021年1月,自主馬,1:59:09。

 2021年渣打馬拉松在賽前5天因疫情取消。

我的私人全方位跑步教練「前男友」,就是我老公,他知道我不愛運動,所以跑量並沒有太驚人。

我們每個月平均大概就是在120K左右,跑量不曾超過140K。

而且,我們倆為了第一次2020北高360練騎車,11月跑量只剩不到70K,9月與10月以練車為主,11月結束北高360(完賽時間16小時20分)之後,才開始恢復練跑。

每週跑3次為主,一次節奏跑,一次間歇跑,一次M配速丘陵地長跑。

長跑隨著能力增加而加長,從8到21K不等。

由於我們持續在跑步,大多跑在E配速或是M配速,距離就隨喜。

畢竟我原則上「能不跑長不跑快,就不跑長不跑快」。

從12月開始調整菜單,先刷新5K的PB,建立好速度感與重新定義賽事節奏跑的速度,在這樣的質的訓練下,4週後發生效果。

2021年1月份刷新兩次10K的PB。

賽前安排了兩次模擬賽,一次是8K跑丘陵地兩趟;另一次是7K跑丘陵地3趟,跑3趟的成績在2小時5分,跑完竟然無傷無痛!所以老公就認為半馬完賽可以訂在119分鐘,我自己其實是完全不清楚這6分鐘要怎麼辦?他怎麼會有信心?只說了「妳已經訓練好了,其他就交給老天吧」。

賽前最後一個週末,在降跑量但品質不降的前提下,從頭份后庄國小跑過香山火車站總共11K,預計是配速5:35分/公里的節奏跑,最後11K跑了61分鐘(配速5:24分/公里)。

前男友在跑步過程不斷提醒我維持正確跑姿、注意肩膀放鬆、保持送髖的動作與注意落下角度。

吃掉最後第一次的週末練習,自己意外的感覺跑感不錯,所以他認為他已經將我的體能狀況調整到接近最佳狀態。

自主馬跑前,我的1月份跑量還不到120K。

體能調整好,不跑一場半馬,實在太可惜了。

我的老公兼教練幫我配速與破風。

他在2021年台北馬拉松的大會半馬成績是小時43分,由他配速,非常安心。

我自己揹好水袋,帶上補給,跟著他超穩定的配速穩穩的以5:40分/公里往前推進,配速不會因為順風或是逆風而變動太大,原則上大概就是每公里配速能偷1到5秒就偷,不能偷秒至少就維持在原訂配速。

飲水與補給就按照原訂計劃補給。

第二段回程在海岸線逆風跑真的超虐心。

因為我的心率上升,但心率帶卻開始在緊要關頭失真,加上開始大聲呼吸、上氣不接下氣、偶爾發出怒吼,老公聽聞就稍稍降速,他說能在逆風段維持住已經不錯了。

而且第一段順風已經成功減秒24秒,逆風段有本錢可以掉秒,其中逆風段有3段比原訂配速慢,掉速最多是在最後1K,掉速達10秒。

另外這段路會有3座橋,在上橋前50公尺就提前採取增步頻、降步幅策略,減少上下橋對於腿力的負擔。

第三段又回到順風段,深深體會了維持配速其實就是加速的道理。

再次進入順風段我原本想要提速,但其實能維持與第一段一樣的配速策略已經讓我吃足苦頭。

最後在第19K時,我其實快撐不住了,瀕臨爆掉邊緣。

教練大喊「加油,不要做讓自己後悔的決定。

」他的意思是「繼續跑,努力完成,難道你想再練一年嗎?」我當然不想!那就努力完成。

所以,就用平時跑節奏跑與吃掉長間歇特餐的心情,忍耐乳酸堆積的痛苦,最後1K以最快速配速5:25分/公里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