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誰讓乏人問津的職業摔角,變成眾人期待的英雄對決? – 新 ... | 日本職業摔角

但英雄也有沒落的一天,「新日本職業摔角」(新日本プロレス,簡稱新日職摔)作為日本摔角界最重要的集團之一,也不例外,而且這個由 ...跳至內容區摔角,曾經是日本文化中重要的一環,在日本電視頻道發展的初期,電視上大多是摔角、棒球與相撲比賽的實況轉播。

透過電視的魔力,將摔角這種揉合格鬥技、體操運動、以及綜藝表演的競技魅力,傳達到群眾的心裡,也因此,摔角選手在日本國民的心中,從過去就一直帶著某種英雄的形象。

但英雄也有沒落的一天,「新日本職業摔角」(新日本プロレス,簡稱新日職摔)作為日本摔角界最重要的集團之一,也不例外,而且這個由安東尼奧豬木創立的團體,又因為豬木個人的特立獨行,導致大量的欠款。

舉例來說,在1990年為了拯救伊拉克的日本人質,豬木舉辦了「運動與和平的祭典」;而在1995年,豬木故技重施,又在被國際孤立的北韓平壤,舉辦了一場「為了和平舉辦的平壤國際體育文化祭典」(平和のための平壌国際体育・文化祝典)。

上個月豬木爺爺又跑了一趟北境在伊拉克的成功經驗(這次讓他選上了議員)之後,在平壤這場理應穩賺不賠的活動上,豬木卻栽了頭,不但被日系企業騙取了大量的收入,連祭典上使用的摔角台或機材,這些日後回國後可以繼續使用的硬體,最終也因複雜原因被留在了平壤,豬木可說是徹底地賠了夫人又折兵,新日職摔總共在這次的平壤祭典上,虧損了高達8千萬日圓。

隨後雖然新日職摔在同年舉辦的「新日職摔vsUWFinternational」系列賽中,靠著擠爆東京巨蛋的6萬7千名觀眾支持,賺進了一筆大錢,填補了在平壤的巨資債坑,但是新日職摔這樣上沖下洗的大量進帳欠帳狀況並非罕見,而內部管理更有許多曖昧不明的檯面下決策(經營派vs選手vs黑社會),導致了新日職摔深遠的嚴重財務問題。

從1997年到2010年,新日職摔的營收數字就像是一場溜滑梯:從39億日圓銳減到1/3不到的11億9千萬日圓。

而2009年應向母公司Yuke’sCo.(ユークス)收取的8400萬日圓營收,最終竟然只收了30萬(原因來自母公司的摔角遊戲並未順利推出續作,導致無法取得肖像權費用)。

更糟的是當年度光是營業成本就高達12億8千萬日圓,導致了當年高達8900萬日圓的赤字虧損。

摔角市場上似乎已經響起了三聲鐘響,而哪位英雄能來拯救這群看來無助的大力士們呢?拯救新日職摔的「新日職摔vsUWFinternational」系列賽很難從木谷高明的外表,判斷他是一位對摔角死忠的粉絲:眼角有些下垂的他,笑起來眼睛會瞇成一直線,講話非常客氣,更像位謙虛的學者而非鬥士。

但自從木谷高明於2012年接手了新日職摔的經營權之後,這位慈祥的摔角集團社長,成功地扶起了新日職摔這位曾經跌倒的巨人。

木谷高明的祕訣是什麼?是在比賽中增加重鹹的暴力黑招?是舉辦更激烈的聯盟對決?都不是,這位溫和外表下其實有著炙熱摔角魂的社長,他透過對宅宅世界的深刻了解,找出了日本摔角界的致勝絕招。

木谷高明社長30歲以前的木谷社長,學的是經濟,出社會後就在證券業裡打滾。

在他34歲時,他成立了「Broccoli」,這間一開始專以活動業務為主的公司,在開辦了幾屆同人誌販售會、成立動漫商品商店GAMERS之後,轉為針對動漫角色產業(キャラクタービジネス)為主的銷售公司。

Broccoli成立四年後,製作出了社史上的代表角色:DiGiCharat。

原本僅是自家商店GAMERS的吉祥物,但DiGiCharat最終成為了擁有自己動畫、遊戲、漫畫、小說與演唱會的超紅人氣角色。

貓耳、大眼、鈴鐺、貓尾與「喵喵喵」的語尾助詞,DiGiCharat這位貓娘幾乎擁有了一切的「萌」要素(甚至個性表裏不一也是一種萌要素)。

DiGiCharat木谷高明不只是一位單純的宅宅而已,加上他多年來的經濟學基礎,讓他對於經營動漫角色有一門獨特的心法。

與其開設一般常見的動漫商店,不但得面對其他通路的競爭,而且只不過是為熱門動畫角色們打工而已。

在動漫商品毛利率不高的狀況下,這種打工利益很容易被店鋪擴張成本、租金與人事成本給瞬間消耗殆盡。

但自家的動漫角色可不一樣了,不但不須繳付高額的授權費,商品製作的成本也能完全掌握在自己手裡,而當通路商轉變為自製產品業者,企業的利益所得馬上有了劇烈的變化。

木谷高明自此不再甘於經營小小的通路產業,在2007年他成立了「武士道」(ブシロード)公司,這間專營卡牌遊戲、電玩遊戲與音樂的公司,仍然是一間多媒體企劃的娛樂企業,而在企業核心業務上,木谷賣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