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陶器和瓷器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夠了 | 製 陶 順序

選土(陶土、瓷土)、練泥(陶泥、瓷泥)、製坯(陶坯、瓷坯)、施釉(素陶、素瓷可省略這個步驟)、晾乾、入窯燒製。

在時間軸的先後順序上,瓷器是 ...陶瓷器知識2019年10月6日話說,陶器和瓷器的區別到底在哪裡?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夠了陶器還是瓷器,傻傻分不清。

 作為平時常見的日用品,我們大部分的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簡單地用陶瓷或者是陶瓷器,來泛稱所有的陶器和瓷器。

可是,既然我們會分別用「陶」、「瓷」來命名,表示它們其實應該是兩種不同的東西才對吧?你是否曾經好奇陶器和瓷器是怎麼區別呢?哎唷,管它到底是陶土捏的還是瓷石燒的,反正打出「陶瓷」這個地圖炮,至少一定會打中一個吧?「所以是陶器還是瓷器,能用就好沒差啦〜」這大概是不少人的想法(差不多先生慵懶貌)。

可是瑞凡啊,如果一開始就抱持著這種想法,就不會有今天這篇文章了呀呀呀!!!總之,接下來我們快速簡單地幫大家釐清一下陶器和瓷器的5個差異(重新振作)。

 目錄區別陶器和瓷器的5個差異點:1.原料不同2.燒製溫度3.硬度不同4.透明度5.保溫性陶器和瓷器區別的總結寫在文末:陶瓷的前世今生區別陶器和瓷器的5個差異點:一般來說,陶器和瓷器常見的5個差異點,會是:1.原料不同作為人類最古老的發明之一,陶器的原料就是黏土或是陶土(你沒看錯,就是這麼簡單,沒有什麼黑科技在裡面)。

瓷器則是在陶器製作的基礎上,使用高嶺土做為原料製作出來的。

高嶺土跟陶土最大的不同,就是富含較多的長石、矽石等矽酸鹽礦物。

 2.燒製溫度陶器的燒製溫度大多落在900〜1,200度之間,瓷器通常都在1,200度以上的高溫燒製。

簡單記憶就是:瓷器的燒製溫度比陶器高。

 3.硬度不同因為原料和燒製溫度的差異,陶器的硬度會比瓷器來得差,胎質比較粗疏,敲擊時聲音鈍鈍的,斷面吸水率高;瓷器的胎質堅固緻密,斷面基本不吸水,敲擊時聲音清脆。

 4.透明度瓷器都具有半透明的特色,陶器即便胎體再怎麼薄也不會具有透明度。

 5.保溫性陶器雖然在結構上比較鬆散、氣孔較多,但也正因為富含了許多的氣孔,等於在器皿中有無數的空氣層隔絕了熱能的傳導,進而讓陶器的蓄熱性比瓷器來得更好,即使熄火後也能利用器皿本身的餘溫繼續加熱,讓食物料理端上桌後也能保持熱度。

所以冬天時婆婆媽媽們燉煮食物愛用的砂鍋、土鍋(となべ,這其實是日文的漢字,跟砂鍋是一樣的意思,只是我們中文拿來用了),其實就是屬於陶器的一種,差異只是在陶器的製作過程中多加入一定比例的「砂」,來加強陶器的強度,並賦予陶器需要的色彩。

 陶器和瓷器區別的總結好吧〜如果看了以上5個差異點,你還是覺得有點麻煩的話……沒關係,我懂,這很正常(深吸口氣)!那,你只要把握一個大原則就好:就是感受性(Fu)的不同。

等等,先慢點掀桌,我會這麼說是有原因的〜做個小小的測驗,別往上滑回去看唷!別往上滑回去看唷!別往上滑回去看唷!———————————————————————————————————————看到這邊,剛剛我們介紹過的5個差異點,你還記得幾個呢?相信能夠全部答對的人應該不多吧!5個中還能夠記得3個的,就已經很厲害了(給你拍拍手)。

全答對的強者,很感謝你把我的文章消化吸收得這麼好;答不完整的朋友,也不用洩氣,因為這很・正・常(偷偷說,我也沒辦法),先不說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過人的記憶力,重點是:誰沒事去買個生活用陶瓷的時候,會去記這些哩哩摳摳的東西呢?說到底,在有這麼多各式各樣材料(塑膠啦、不銹鋼啦、矽膠等等)可以使用的現代,陶器和瓷器之間的這些差異點,跟其他的材料比起來,真的不是什麼決定性的巨大差距。

像是我們上面提到的,瓷器的硬度比陶器來得高,但是這也只是相對於陶器而已,若是跟前陣子鬧得沸沸揚揚的304不銹鋼比起來……嗯,你真的會覺得瓷器的硬度有很高嗎?追根究底,還是得回到你的初心,為什麼會想到要用陶器或瓷器呢?不就是下意識不喜歡這種無機質,帶來冷冰冰、缺乏溫度的感覺嗎?通常大多數的人,很難感受到不銹鋼器皿的「溫度」吧?如果要來具體描述所謂的「感受性」的話:陶器大概就有點像是鄰家女孩一樣,雖然不會讓你第一眼就驚為天人,但隨著時間過去會越看越有味道;相較之下,瓷器的特質,就是那種在路上會第一時間吸引你目光的正妹。

所以呢,順著這種感覺走,陶器鑑賞的方向,就會比較偏向類似日本枯山水(かれさんすい)的形式,整個庭院沒有太多的造景裝設,甚至不種任何會開花的植物,只用以地面細沙和石塊來營造大巧不工的意境;而瓷器如同豪華絢爛的花魁(おいらん)一樣是天生表演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