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專家:孩子就要「髒」著養,太愛乾淨的父母,往往養不出 ... | 小朋友 不 愛乾淨

教育專家:孩子就要「髒」著養,太愛乾淨的父母,往往養不出聰明的孩子! ... 當和小朋友一起玩時,別人在挖土玩泥玩水,渾身上下都髒兮兮的,雖然王姐也讓 ...教育專家:孩子就要「髒」著養,太愛乾淨的父母,往往養不出聰明的孩子!哈哈笑媽媽育兒檢舉此篇在公園,經常看到很多孩子爬上爬下、打打鬧鬧,甚至是挖挖土、玩玩沙子。

這個時候,總會有父母掃興的過來批評孩子,“你看你又把衣服弄髒了!”“別瞎摸,多髒啊!”其實家長這種愛乾淨的行為可以理解,但是曾有教育專家指出,要解放孩子頭腦、雙手、腳、空間、時間,是他們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01因此,身為父母想要教育出來品行兼優的孩子,第一步就是允許孩子“髒”,不因為“髒”而禁止他們的行為。

允許“髒”是他們能夠自由生活的第一步,如果怕髒而禁止他們的行為,則會讓孩子失去很多。

我以前很怕髒,也很懶,總擔心葫蘆娃弄髒了,而我要不停的收拾“髒”後的殘局。

後來朋友王姐的一次經歷改變了我對孩子髒的看法。

鄰居王姐是個很愛乾淨的人,家裡收拾的井井有條,一塵不染,然而她現在卻說要是回到女兒小時候,她一定不會那麼“愛乾淨”。

女兒想要自己動手抓著吃飯時,就說:“這樣吃太髒了,弄的到處都是,來,爸爸媽媽喂。

”結果五六歲時還需要喂著吃飯。

當和小朋友一起玩時,別人在挖土玩泥玩水,渾身上下都髒兮兮的,雖然王姐也讓女兒加入其中,但卻不停地告訴她:“不要弄髒,小心點,弄到身上了。

”在N次的說教後,她女兒挖土時總是小心翼翼,偶爾把土弄到鞋上,也會趕緊用小手把土拍打下去。

而在家裡,她女兒喜歡到處塗塗畫畫,可又是因為怕髒,只限制女兒在畫紙上畫畫,甚至如果弄到身上就會說:“小心點,弄髒了很難洗。

”漸漸的,她發現她女兒對很多事情變得都不太熱情,也不太感興趣。

而且變得很害怕髒,也討厭別人的髒,在學校期間總有些不合群,別人都是一起玩耍,她卻喜歡一個人。

孩子主動的探索與體驗是他們認識世界最直接的方式,而這對他們的智力發展也起著非常大的作用。

如果我們總說這個不能碰,那個不能碰,會讓孩子受到限制,好像被禁錮了一般,不再敢主動去接觸這個世界,甚至變的小心翼翼。

這樣的孩子不僅不快樂,也失去了主動對生活探索的欲望,而主動的探索欲會讓孩子對事物保持強烈的興趣,有助於他們更積極的去學習。

要知道,髒了的衣服可以洗,畫畫的地板可以擦,弄亂的房間也可以收拾。

若因為怕髒,而讓孩子失去了主動求知、學習探索的能力就得不償失了。

02不要讓我們的擔心怕髒,而破壞了孩子的好奇心,甚至影響到他們的成長。

《昆蟲記》的作者法布林從小就是一個好奇心重的孩子,在課餘時間,你總能發現他趴在草地上觀察螞蟻。

他開心地觀看黃螞蟻與黑螞蟻打架,觀察中發現了螞蟻是用接吻來傳遞資訊,發現了螞蟻的作戰風格,昆蟲的世界,如此趣味無窮,讓法布林沉醉其中。

因為好奇心,才會有興趣觀察,持續的精力投入,這為法布林積累了大量的豐富的觀察記錄和心得體會,讓他寫出一部風靡全世界的《昆蟲記》,為世人揭示了一個精彩絕倫、不為人知的昆蟲世界。

但試想如果父母怕髒,每次在他觀察時都制止,“不要趴在地上,看什麼螞蟻呀,那麼髒。

”或許就不會有聞名世界的法布林和《昆蟲記》了。

就像很多小孩子都喜歡玩沙玩水玩泥,他們對這充滿了好奇心,會將心中想像的通過手中的泥、沙表現出來。

孩子天生喜歡探索周圍世界,玩沙和水可以滿足孩子探索自然的興趣,同時給予孩子極大的滿足感和成就感,這對他們的心智發展都有很好的促進作用。

而在遊戲中,對於那些缺乏自信心或者比較內向的孩子來說,更能增強他們的自信心,幫助他們養成活潑開朗的性格其實孩子們喜歡的“髒”遊戲既符合孩子好奇愛玩的天性,又能把這種天性自然地融入到嘗新實驗的認知世界、探索世界的學習中去。

雖然“髒”,可是這裡面卻藏著孩子無盡的好奇心與探索欲,讓他們對世界對生活都充滿了希望。

03馬雲曾在“10人看10年”的演講中說:教育可以分為兩個問題,“教”和“育”。

我們的“教”是不差的,我們差的是“育”。

“育”其實就是文化,是想像力,創造力。

孩子的創造力總會超出我們的想像,但這需要他們大膽自由的去創作,而不會受到我們隨時的干擾。

週末帶葫蘆娃參加幼稚園體驗課,是在蛋巢上作畫,參照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