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天門山翼裝飛行遇難:這項極限運動問世三十年,全 ... | 蝙蝠裝飛行

翼裝飛行的原理和構造主要基於科學家們對蝙蝠飛行的空氣動力學原理的研究。

​發現蝙蝠和鳥類飛行技術存在著明顯不同,在蝙蝠飛行速度較慢 ......5月18日,在天門山失聯的翼裝飛行女運動員被救援隊找到,據媒體向救援隊求證的信息顯示,該女隊員已經遇難,更多信息景區將做進一步披露。

而網絡上持續多天的關注再一次將翼裝飛行這一極限運動推進大眾視野。

什麼是翼裝飛行?這項聽起來就很有挑戰性的極限運動又是如何吸引愛好者不懼生死,一次次選擇翱翔天際呢?什麼是翼裝飛行?據公開資料顯示,翼裝飛行運動誕生於上世紀90年代,由極限跳傘運動演變而來。

所謂翼裝,就是按照飛機機翼的原理設計製作的一種特殊服裝,飛行者身著翼裝,從高樓、高塔、大橋、懸崖、飛機上跳下,以時速近160公里的前進速度和時速50公里的下落速度滑翔前進,進行無動力飛行。

目前能達到的滑翔比為1:3,即:穿上這種服裝每下降1米可以向前飛行3米。

根據美國《國家地理》雜誌2017年的報導,最早能追溯到的從事翼裝飛行的是法國人PatrickdeGayardon,不幸的是,這位「翼裝飛行」第一人在1998年夏威夷的一次跳傘中去世。

翼裝飛行通常可以和低空跳傘結合起來,稱為低空翼裝飛行。

英文是BASE-jumping,BASE這四個字母分別代表Building(樓房)、Antennae(天線)、Spanorbridge(橋)、Earth(地球上的一切),其驚險度和玩命程度可見一斑,音譯成中文「背死跳」,可以說是個很貼切的說法了。

...女大學生小劉的翼裝飛行影像翼裝飛行的原理和構造主要基於科學家們對蝙蝠飛行的空氣動力學原理的研究。

發現蝙蝠和鳥類飛行技術存在著明顯不同,在蝙蝠飛行速度較慢時,蝙蝠扇動翅膀的幅度和方式模仿了黃蜂的飛行技術,使得蝙蝠可以在空中懸停和在飛行中快速轉彎。

蝙蝠在飛行過程中翼的扇動與翼的柔韌性及彈性配合得天衣無縫。

蝙蝠在飛行過程中身體旋轉180度所需距離只有其翼展長度的一半。

同時,蝙蝠翼展面積之大還有效保證了它在飛行過程中只需消耗極少的能量就能夠產生理想的上升力。

基於以上研究,就產生了翼裝特有的翼膜構造,即在腋下和雙腿間的衝壓式膨脹氣囊,由高密度尼龍材料製成。

離機,展開翼裝的時候,於是像飛鼠一樣,利用空氣阻力,在減緩下降速度的同時形成向前飛行的動力,利用身體擺動,準確地轉彎以及控制飛行的方向和速度。

翼裝飛行的速度區間在190~220左右之間,滯空時間大概在2~4分鐘。

因此對氣流精準的把握要求非常高。

在翼裝障礙飛行事故中,主要有大角度轉彎的時候出現了失誤,氣流風向的失控,還有就是距離障礙物(比如山體)過近而導致的各種反應不及,以及翼裝本身的性能可能會導致的不可控因素。

比如開傘、自旋等等。

...翼裝飛行裝備一套翼裝飛行裝備包括高密度尼龍材料製成的衝壓式膨脹氣囊翼裝,能經得起超過300公里/小時的超強風速衝擊;還要有防撞頭盔、護目鏡、降落傘、GPS、攝像頭等等,購置這些裝備就是不小的花費。

選手得考慮飛行的地形、天氣等多種因素,普通的翼裝和降落傘都要數千美元,專業級的就要好幾萬了。

...翼裝飛行裝備在真正可以獨立完成翼裝飛行前,選手還要進行長時間的培訓。

根據美國跳傘協會(USPA)劃分的4個等級,ABCD依次難度增加,A證要求至少有25跳的經歷,B證要求至少50跳,C證要求200跳。

每一跳都要求有認證的跳傘員給你簽字才行。

而此次在天門山出事的女運動員的持證等級達到C級,但她實際的能力已達到了D級,等於是可以考教練的水平。

但未知和極端危險的因素時刻存在,其受傷和死亡率比飛機跳傘項目要高出43倍之多,堪稱「死神運動」。

翼裝飛行的起源與發展最早在1912年,奧地利人弗蘭茲·雷切爾特就曾嘗試穿著翼裝從艾菲爾鐵塔跳下,卻不幸身亡。

但是卻開啟了人類嘗試翼裝飛行試驗的先例。

1966年,兩名跳傘者從美國的約塞米蒂國家公園內一座名為埃爾卡皮坦的巨大岩石上跳下,這被認為是翼裝飛行的雛形,可遺憾的是當時兩人的裝備不足以支持他們的跳躍,兩人因此身受重傷。

直到1978年,卡爾·波內什將這種運動進行了完善,發明了真正意義上的翼裝。

這是一種特殊跳傘裝備,又叫飛鼠裝,起源於中國古代,基於蝙蝠飛行滑翔原理研發出來的翼裝飛行服,採用韌性和張力極強的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