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地球愛環保 | 愛護地球的方法

內容分別是: 前言 , 垃圾減量,創造物品二手價值 , 資源回收,分門別類再利用 , 節能減碳,節約環保不浪費 , 愛護地球,從自身做起 。

前言. 以現今科技來說,尚無法 ...跳到主要內容區塊:::首頁文化小學堂保護地球愛環保想一想保護地球愛環保在這裡整理了與「保護地球愛環保」相關的延伸內容,希望藉由這些資訊時,對文化領域有進一步的學習,並想一想它和你生活之間的關聯性喔!內容分別是:前言,垃圾減量,創造物品二手價值,資源回收,分門別類再利用,節能減碳,節約環保不浪費,愛護地球,從自身做起。

前言以現今科技來說,尚無法確定是否還有除了地球以外,適合人類居住的行星。

但是「獨一無二」的地球目前卻因人口爆炸所產生的各樣環境傷害、資源虛擲,正在日漸耗損。

自1960年代起,環保意識的抬頭,已漸漸令大眾重視身邊的環境問題,因此本篇將以「看一看」的內容為基礎,衍伸介紹如何隨手愛地球、落實「環保文化」。

環保意識抬頭,「愛地球運動」儼然已是全方位的生活新文化。

垃圾減量,創造物品二手價值吃三餐、喝飲料、Shopping、汰舊換新……「製造垃圾」是一件隨時可能發生的事情,但是根據環保署數據統計,2017年,台灣地區總計製造了446.4萬公噸的垃圾,相當於每人每日至少產生0.519公斤以上的垃圾。

台北市進行「垃圾費隨袋徵收」的政策後,大眾開始進行垃圾分類與減量,因為每多丟一袋垃圾,最基本付出的代價就是多付一個垃圾袋的錢。

直至今日為止,台北市已有效減少七成的垃圾產量,那麼這些減少的垃圾來源是什麼呢?答案便是廚餘、資源回收和二手物品。

所以在丟棄手上的物品之前,請先認真思考一下,是否屬於回收材質?是否可以再次被利用?那麼我們便會發現,其實有很多物品的價值不僅止於單次使用。

例如看過的書籍除了變成紙類回收之外,還能作為二手書轉售,提供給下一位需要它的人,同時也可捐贈各大圖書館作為藏書,以延長書籍本身的使用壽命。

同理可證,衣物、傢俱、不再被使用的生活家電、日常用品等等,都可透過「二手傳承」來創造物品的嶄新價值,並有效達到垃圾減量。

在綠色生活、環保文化蔚為風潮的今日,除了透過選擇購買對環境傷害較少的商品,進行「綠色消費」之外,也能隨身攜帶個人環保餐具、環保購物袋,以有效減少免洗餐具、便當盒、塑膠袋等廢棄垃圾的產生。

落實環保文化最簡單的第一步,就是有效減少垃圾產量,讓物品產生二手價值!資源回收,分門別類再利用環保文化不僅僅是污染控制和環保意識,而是更為強調環保的具體應用,即強調節約、強調資源的迴圈再利用。

比如回收一支玻璃瓶省下的電力,可以點亮100瓦的燈泡4小時,而回收一個鋁罐省下的電力,則可以供看3小時的電視,所以千萬別小看了隨手將物品回收,這樣一個簡單的小動作!而資源回收項目可大致區分為:紙類、廢金屬、保麗龍、廢塑膠類、玻璃類、廢家電、廢輪胎、衣物、廚餘、大型垃圾等類別,於是我們會發現,原來無論是飲食用的餐盒、身上穿的衣服、廢棄的家電傢俱、汽車裝著的輪胎等,都是採用可回收的材質所製。

因為環保文化乃是一種含義深廣的概念,不但包含了綠色設計、綠色產品、綠色生產,同時也廣納著人類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之道,並致力追求節能減耗的持續發展。

2018年1月1日起,擴大實施「限塑政策」後,目前已有10萬家業者受到規範,不得免費發放塑膠袋,這也直接影響了大眾對於「減少塑料垃圾」的生活更加有感,並能強化、深入「重複使用」的理念,幫助大眾隨時隨地落實垃圾減量的環保文化。

透過資源分類與回收,創造價值迴圈的再利用,才能有效節約資源。

節能減碳,節約環保不浪費1970年代開始,臭氧總量衛星觀測儀器(TOMS)就發現南極地區的臭氧層在春季和初夏季會迅速減薄,出現所謂的「破洞」,大量紫外線就此進入地表。

同時,全球化的溫室效應也造成地表溫度、海平面高度、海水溫度上升等現象,如若持續坐視不管,則將造成全球氣候及生態環境的劇烈影響。

全球環保意識抬頭、環保文化也漸漸落實於生活中,2016年,知名影帝李奧納多狄卡皮歐也透過監製氣候變遷紀錄片《洪水來臨前》,藉由自身投入環保的角度,來喚醒世人對全球暖化問題的重視,讓「溫室氣體排放量」不再只是一個名詞,而是真真切切的全球人類生存問題。

想要降低溫室氣體排放量,首先我們必須做到「節能減碳」。

透過隨手關電源、大量利用自然光、保持室內通風、使用環保節能家電等方式降低電能的消耗;外出時則可多多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透過多人共乘來減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