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街道為何如此乾淨整潔?五大理由讓日本人來告訴你 ... | 整潔

這回就由日本人現身說法告訴您日本總是能如此整潔的秘密吧!HOME東京及周邊地區東京秋葉原日本街道為何如此乾淨整潔?五大理由讓日本人來告訴你!日本街道為何如此乾淨整潔?五大理由讓日本人來告訴你!公開日:2019-12-05更新日:2021-01-12許多到訪日本的國外觀光客都會驚訝日本非常乾淨,而且厲害的是像車站周圍或澀谷、新宿等人潮眾多的鬧區,即使沒有擺放公共垃圾桶還是很少在路上看到垃圾。

人口近930萬人的東京更是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城市,但為何就算路上不放公共垃圾桶都還是能讓街道依然如此乾淨呢?這回就由日本人現身說法告訴您日本總是能如此整潔的秘密吧!1.親力親為維護公共區域的整潔,而非總是寄望他人在日本從小學開始學校都會為學生安排打掃時間,小學到高中的12年義務教育期間校園環境就是由學生親自來打掃,而不是交由清掃人員負責。

中午吃完午餐之後在午休前全校學生會一起來清掃校內校外環境,透過清掃學校公共環境,除了能體認清潔人員的辛苦之外,也有助於養成清潔習慣與公共區域的觀念。

此外每個班級相互分工的模式也能讓學生體認到自己是大團體中的一員,有助於責任感的養成。

從小就開始和同儕一起共同維護自己使用的地方環境,自然而然地就能讓維護環境衛生的責任心根深蒂固,即使長大了依然還是會秉持著「要讓周遭環境比原本更加整潔」的精神,所以日本即使不隨處設置垃圾箱也不會看見路上或公共空間滿地垃圾,可以說是日本人從小生根的道德觀念讓日本的街道總是能維持乾淨整潔。

另外無論是哪個國家的學校也都一定會有校外教學之類的帶學生走出校園的活動,而日本的話都會分配給學生一個塑膠袋,一方面是讓學生如果身體不適時可以當作嘔吐袋使用,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拿來裝垃圾,避免垃圾隨地亂扔。

久而久之塑膠袋幾乎成為從小就習慣自己的垃圾自己處理、自己丟的日本人攜帶清單中的必備物品之一。

2.日本人的群體思考所延伸出的環境美化意識「垃圾要扔進垃圾桶」這項規矩在這世上無論哪個國家都是通用的,更可以說是一項基本道德禮儀及常識,因此幾乎不會有人會在路上光明正大地隨地亂丟垃圾。

但問題在於有些人會抱持著「在垃圾桶滿出來之前把垃圾隨便塞進垃圾桶裡就好了啦」、「如果把滿出來的垃圾桶放倒會怎樣咧」、「在沿路上都沒看見垃圾桶,要特地去丟超麻煩的隨便一扔就好了吧」諸如此類的想法,覺得大眾會忽略或寬容自己製造的問題,所以就算自己不妥善處理好垃圾,也會有其他人來幫忙處理,這樣的想法基本上是非常過份且不負責任的。

而日本在垃圾處理方面之所以能和其他國家有所區別,最大的原因就是日本人特有的「群體主義」思考。

日本小學每次在全校集會時,為了讓學生按照班級排好、站成一列,講台上的人都會發號施令讓學生站好、對齊,學生自然會養成聽從他人指令的習慣。

這或許就是促成日本「比起個人更重視群體的活動與思考」這一民族性的根源,如果大多數人都覺得某種概念是對的,那麼這種概念就會逐漸被扶正。

因此可以說日本人是會跟隨大眾意識隨波逐流的民族也不為過。

不過按照這理論來講,如果「可以隨地亂丟垃圾」觀念崛起的話,這想法會不會被導正呢?但日本人從小的義務教育及家庭教育都教導孩子「要讓周遭環境更加整潔」,根深蒂固的道德基礎會促使日本人覺得垃圾還是該丟在垃圾桶裡才對,因此日本人也會經過自己的道德考量來決定是否要跟隨潮流行動的。

此外日本街道能如此乾淨的原因還有另一項跟群體主義有關,那就是日本人很在意他人視線及看法。

雖然不能說所有人都有這種觀念想法,也一定還是有會亂丟垃圾的日本人存在,但是大部份日本人都不想被其他人討厭或是留下不好的印象,「未妥善處理垃圾」這行為很可能會引起他人不快,正常的日本人自然不會做出這種事。

不想被其他人給討厭這種心情不管是哪國人應該都是一樣的,但時常顧慮周遭他人、時時謙卑恭敬的日本人在這方面上可說是佼佼者中的佼佼者呀。

3.嚴守垃圾分類規定的日本人日本的環境美化意識最厲害的地方,就是地方自治單位所公布的垃圾分類規章非常嚴格,像是家中的垃圾基本上就會分為可燃垃圾、不可燃垃圾、保特瓶.鋁罐.玻璃瓶、紙類等等,需要在規定的日子裡才能拿出去丟。

而一般公園、超商、車站裡的垃圾桶也都會有可燃垃圾、塑膠類、鋁罐、保特瓶等最少四種分類。

而學校的垃圾分類也一樣很細,所以說日本人從小開始無論是家中還是學校、戶外,丟垃圾時一直都是需要分類的,垃圾分類的觀念就和不能亂丟垃圾一樣,從小就紮根在日本人的觀念中。

近幾年越來越多地方還規定如果垃圾沒用專用垃圾袋裝的話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