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應該學會打掃整理@ 大班組(Snoopy,Melody,Bear班 ... | 打掃的重要

陳淑琴副教授提醒,打掃完畢之後,多給予具體的讚美和肯定,培養孩子成就感和 ... 以整理書桌為例,孩子要區分重要與不重要的東西,什麼東西該放在書桌上, ...大班組(Snoopy,Melody,Bear班)美佳園幼兒園是我們另一個溫暖的家唷!日誌相簿影音好友名片201302042115為什麼孩子應該學會打掃整理?生活教育責任感的養成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陳淑琴副教授認為,培養孩子作家事的習慣,最重的目的之一,是在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尤其在目前少子化的社會中,許多家長捨不得讓孩子做家事,不但導致孩子失去學習如何與他人一起分擔責任的機會,更容易養成茶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懶散生活習慣。

 有助將來人際關係   陳淑琴副教授進一步表示,讓孩子學會做家事,除了可以培養責任感以外,還能夠為孩子將來的團體生活奠基,有助於孩子同理心的發展。

其實,家事不僅僅是狹義的清潔工作,在家裡面能夠幫爸爸、媽媽的忙,也算是一種家事,例如,有客人來拜訪,幫忙遞茶水、拿拖鞋,到巷口雜貨店幫媽媽買瓶醬油,或是自己吃完飯,把自己的餐桌整理好,不麻煩或影響到家裡的其他人等。

     年計較小的孩子可以先從生活自理開始,引導孩子整理、收拾自己使用的東西、玩具或空間,再逐漸擴展至跟父母一起做家事,讓孩子培養日後在學校的團體生活中,也能展現出體諒的心態與合作的態度。

     《Google時代驚人的整理術–這些事等孩子長大再學,就太晚了!》一書提到,為了不讓孩子產生反感,一開始可以先利用談話,告訴孩子,在家裡的每一個成員,都應該要互助合作,維持家中的乾淨整潔,慢慢誘導孩子參與打掃跟整理,訂立全家一起進行大掃除的日子,如果孩子因為懶惰,而逃避參與的時候,依舊要用溫和的口氣勸導孩子「決定今天要一塊打掃,是我們全家人的約定,爸爸媽媽都在做,只有你沒有做的話,打掃的進度就會變慢耶,如果有你幫忙的話,家裡會變得很乾淨,爸爸媽媽也會很開心!」,陳淑琴副教授提醒,打掃完畢之後,多給予具體的讚美和肯定,培養孩子成就感和自信心,讓他能夠從做家事中肯定自我,之後更有意願投注心力,參與打掃工作。

 整理能促進腦部發達   《Google時代驚人的整理術–這些事等孩子長大再學,就太晚了!》一書提到,前額葉位於大腦的前部,能分析並處理進入大腦的資訊,與思考能力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性,讓孩子學習整理,表示要開始並活化他的前額葉機能,讓他擁有更佳的思考能力。

    以整理書桌為例,孩子要區分重要與不重要的東西,什麼東西該放在書桌上,什麼東西可以放在抽屜保管,孩子必須作出「選擇」,要將東西放在什麼地方,接著,再進一步展開行動,動手整理,在整個過程中,不但可以訓練孩子如何作出正確判斷與確實執行,更表示孩子正活用大腦的前額葉。

 整理能力=學習力?  此外,能夠將四周妥善整理的孩子,在學習上較其他人出色的比例也很高,因為在整理的過程中,同時也包含了決定事情的先後順序,這種思考判斷的能力,將來可以直接應用在學習上,換句話說,無法將周遭妥善的整理的人,他們的腦袋裡的想法,可能也會跟周遭的環境一樣混亂,因此,家長千萬不要持有「孩子不用處理生活中瑣碎的小事,只要好好學習與讀書就好。

」的心態。

 孩子不喜歡整理? 《Goole時代驚人的整理術–這些事等孩子長大再學,就太晚了!》一書指出,仔細觀察孩子玩遊戲的個性,就可以知道孩子為什麼覺得整理很困難了。

第一,孩子不可能只玩一種玩具,因為孩子能集中精神的時間很短,所以容易對同一種玩具感到厭倦,對整理這件事也是如此。

第二,孩子對於一次同時要想兩件事情也會覺得困難,以許多父母最頭痛的收拾玩具的工作為例,孩子在玩遊戲時,已經將所有精神專注在遊戲上,所以當遊戲結束後,父母又催促著要整理,卻沒有明確且具體的說明過該如何整理,孩子會毫無頭緒,是正常的反應。

 父母眼裡的垃圾,可能是孩子的寶貝   孩子跟大人的心理有很明顯的差異。

當孩子在自己的四周圍堆滿喜歡的東西,他們感覺被這些東西環繞包團時,是很幸福的,但是,在大人看來,往往只有亂七八糟的感覺,而無法體會到孩子喜歡被玩貝包圍的安全感。

   大人會將書依序擺放在書架或桌上,將衣服摺好放在衣櫏裡,但是,對孩子來說,這並不是理所當然的事,孩子會喜歡將喜歡的東西放成一堆,然後將剩下的東西,全都塞在某個空間中,這就是孩子本來所擁有的整理規則。

因此,如果能先了解孩子的特質,家長們也能更有耐心地協助孩子,一步步建立起整理的好習慣。

 避免雙重標準學校勤打掃,回家就不做?有些孩子在學校很聽老師的話,會與同學們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