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時代下的青年行動 | 減 塑 名言

2014海洋減塑青年行動」是台灣第一個以海洋塑膠污染為主題的青年論壇, ... 她引用了塞內加爾環保人士Baba Dioum的名言:「最終,我們還是 ...SkiptoContentSkiptoNavigation關於荒野宗旨、任務與章程組織架構志工群組任務與介紹榮耀與肯定年度報告全台分會我們正在做的事棲地工作生態城市永續山林無塑海洋環境教育教育推廣環境教育基地志工培訓倡議活動議題關注濕地與海洋保育河川山林都市綠地其他活動消息加入荒野成為會員成為志工秘書處徵才荒野電子報捐款支持現金捐款專案募款推廣邀約企業合作方案資源下載我要捐款塑膠時代下的青年行動我們正在做的事: 無塑海洋文/吳純綺(荒野保護協會海洋專員)、圖/荒野保護協會人類約在150年前,創造出前所未見的物質:「塑膠」。

二次大戰後石化業蓬勃發展,大量生產與價格低廉的塑膠製品從此取代天然物品。

塑膠與生活越來越緊密:舉凡日常用品、食品保鮮、醫療與研究、工業製造、太空發展等都有塑膠的足跡。

在快速、便利的特色背後,無法被生物分解意味著它被使用過後就變成了「萬年垃圾」。

如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促進工商業發展的塑膠同時化身為新一代的生態環境殺手。

塑膠汙染成為全球最重要的環境議題之一,它影響的層面不只在陸地上,就連遠在人類無法抵達的深海中,也曾發現塑膠垃圾。

大量的塑膠產品使用過後,除了回收、焚燒、掩埋外,剩下的就逃到環境中。

平常隨手丟棄的塑膠袋或吸管,可能會進入下水道、經由河川,最後進入海洋,海洋成為最大的儲存場。

在全球「用過即丟」風潮的背後,我們必須重新思考與定義海洋、塑膠與人類的關係。

荒野理事長賴榮孝表示:「21世紀是翻轉的世紀,從個人、企業、政府都應翻轉心態,跨越領域參與生態保護。

現代青年們更須學習思考,期盼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海洋生態環境。

」自2008年世界地球日起,荒野開始籌辦淨灘行動及進行海洋廢棄物監測,六年來的數據分析顯示:塑膠垃圾比例超過海灘廢棄物數量的八成,而海灘垃圾並未因淨灘行動而逐年減少,因為淨灘不是終點,只有從「源頭減量」才是最根本的解決之道。

「2014海洋減塑青年行動」是台灣第一個以海洋塑膠污染為主題的青年論壇,不只邀請國內外海洋行動者分享交流自身經驗,也號召青年學子運用創意來發想「減塑行動」。

2014年8月23日至25日,荒野與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阿拉善SEE基金會,於海生館展開為期三天的青年論壇,在恆春半島直接向民眾推廣「減塑生活」。

第一天首先邀請來自紐約的華裔藝術家LaBenidaHui分享在橫越太平洋航行後的心得:「海洋需要全人類的關注,當我們撈起一湯匙的海水便可發現百萬個微小浮游生物,目前人類對『家』的概念僅止於陸地,期盼能將愛的力量擴大到海洋。

」她引用了塞內加爾環保人士BabaDioum的名言:「最終,我們還是保留我們所愛的,愛我們所懂得,以及曾經被教導過的那些。

」鼓勵大家認識目前大海與人類所面臨到的塑膠危機。

台灣第一位響應國際淨灘日的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董事張泰迪,分享十四年來所見到的台灣塑膠問題:根據統計,台灣一年使用16,000,000,000(一百六十億)個塑膠袋,150,000,000(十五億)個飲料杯、450,000,000(四十五億)個寶特瓶,這些數字讓所有人驚覺:塑膠在生活中出現的頻率超乎想像。

他從三方面提出解決的方法:➀個人:從生活中減少塑膠足跡;➁政府:制定相關政策與規範(例:規範3C商品不使用保麗龍包裝材);➂企業:使用可循環的產製流程(RecyclingProcess)。

其實台灣塑膠垃圾不只影響自己的海岸線景觀,更會飄洋過海遷移到其他國家。

日本鹿兒島大學教授ShigeruFUJIEDA分析海邊撿拾到的打火機,並研究這些打火機從各地流出的比率。

他在夏威夷、中途島的旅程中發現,許多打火機來自東亞,而部分寶特瓶則來自台灣。

大量的塑膠垃圾嚴重地影響信天翁生態,高比例誤食塑膠而亡的信天翁是人類破壞生態環境最活生生的例子。

或許有人會問:「那我們不如就改用可分解的塑膠?」如今,已有技術人員宣稱發明出可分解的塑膠,經過長時間會逐漸分解消失。

但,「看不見不代表它不存在」,荒野海洋專員胡介申分享他參與韓國海洋廢棄物研討會後的心得:「塑膠經過光照或物理作用後會裂解成無數的微粒,因肉眼看不見就像是被分解。

但它的本質仍然是塑膠,這些細小微粒散逸在海水中,被浮游生物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