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臘的歷史 | 希臘古典時期

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三世征服之後的時代被稱做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6–前30年)​,. 古希臘文明逐漸擴展到埃及、地中海東岸一帶、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印度以及 ...古希臘的歷史 在希臘的教科書中,「古代」約900年的一個時期,由邁錫尼的大災難到羅馬共和國的征服,以藝術、文化及政治的風格分成四段時期。

時序線由黑暗時代(公元前1100年–800年)開始。

在這個時期藝術家用幾何圖案如正方形、圓形、線條等去修飾雙耳細頸瓶和其他陶器。

古風時期(公元前800年–490年)代表那些藝術家製作更大且堅硬的自立雕塑的時代,風格呈現神聖姿勢以及如夢般矇矓之「古風的微笑」(Archaicsmile,亦或古風式微笑)。

在古典時期(公元前490–336年)堪稱典範的藝術風格發展成熟,諸如巴特農神廟。

馬其頓帝國亞歷山大三世征服之後的時代被稱做希臘化時期(公元前336–前30年),古希臘文明逐漸擴展到埃及、地中海東岸一帶、美索不達米亞、波斯、印度以及更遠。

 一般說法是古希臘時期於公元前776年第一次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時開始,但很多歷史學家現在把那段時期往前擴展到約公元前1000年。

古希臘時期結束的時間一般說法是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大帝的死。

接著的時期是希臘文化或直至在公元前146年希臘被併入羅馬共和國。

 這些日期都有歷史事件發生並且一些作家把古希臘文明當作一個持續的發展,直到在三世紀出現了基督教。

 歷史一般相信希臘人自公元前三千年開始開始有幾波移民潮南向巴爾幹半島定居,最後一次的移居始於多利安人的入侵,原始的希臘被認為開始於公元前23至公元前17世紀之間。

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100年這段時期一般史稱麥錫尼時期,以阿伽門農王的統治以及特洛伊戰爭而被人所知,也是《荷馬史詩》的年代。

從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前八世紀被稱為黑暗時代,這一時代少有文字留存,只有為數不多的考古學證據留存。

一些二手乃至三手的文字資料,例如希羅多德的《歷史》、保薩尼亞斯的《希臘志》、狄奧多羅斯的《歷史叢書》以及哲羅姆的《編年史》中對這個時期的簡要歷史和國王名單有所記載。

古希臘的歷史通常都以亞歷山大大帝(其為菲力二世之子)的征服作結尾,也就是公元前336年,之後的歷史時期被稱為希臘化時期。

 古希臘文明的興起 早在古希臘文明興起之前約800年,愛琴海地區就孕育了燦爛的克里特文明和麥錫尼文明。

大約在公元前1200年,多利亞人的入侵毀滅了麥錫尼文明,希臘歷史進入所謂「黑暗時代」。

因為對邁錫尼時期的了解主要來自《荷馬史詩》,所以又稱「荷馬時代」。

在荷馬時代末期,鐵器得到推廣,取代了青銅器;海上貿易也再次興盛,新的城邦國家紛紛建立。

希臘人使用腓尼基字母創造了自己的文字,並於前776年召開了第一次奧林匹克運動會。

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召開也標誌著古希臘文明進入了興盛時期。

 前750年左右,隨著人口成長,希臘人開始向外殖民。

在此後的250年間,新的希臘城邦遍及包括小亞細亞和北非在內的地中海沿岸。

在諸城邦中,勢力最大的是斯巴達和雅典。

 波希戰爭在希臘城邦向地中海沿岸擴展的同時,西亞的波斯帝國也在擴張;前547年,波斯帝國征服了小亞細亞半島上的伊奧尼亞希臘諸邦。

前499年,小亞細亞半島上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發動起義並且焚燒了薩迪斯城,且得到雅典的支持。

波斯國王大流士一世在鎮壓起義後,就準備進攻雅典。

前490年,波斯大軍渡海西侵,但在馬拉松戰役中被人數居於劣勢的雅典重裝步兵擊敗。

希臘人贏得了第一次波希戰爭的勝利。

 前480年,波斯國王薛西斯一世率20萬大軍再次進攻希臘。

希臘各城邦也結成同盟,共御強敵。

希臘聯軍的陸軍以斯巴達人為主力,海軍則以雅典艦隊為主。

希臘陸軍在溫泉關阻擊波斯陸軍,雖然兵敗,但為希臘海軍的集結贏得了時間。

波斯人攻入了雅典,將全城焚毀,但希臘海軍在薩拉米海戰中一舉擊潰波斯海軍,波斯人面臨補給被切斷的危險,不得不撤退。

希臘人乘勝追擊,解放了小亞細亞的希臘諸邦。

第二次波希戰爭以希臘的勝利告終。

 伯羅奔尼撒戰爭波希戰爭以後,雅典成為希臘的霸主。

雅典海軍是希臘各城邦中最強大的軍事力量,雅典的民主制也在伯里克利執政時期達到黃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