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軟陶泥香港?推薦回答

作者:李怡

  二○一九,是香港極具意義的一年,也是我漫長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   二○一九,必將記載於歷史上。這一年,香港覺醒。是近二百年歷史中里程碑式的覺醒。有些突然,但也由來有自。是香港市民的覺醒,一代人,會延續到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人的覺醒。從此,香港走上一條不歸路。再不會回頭。   《香港覺醒》輯錄了李怡於二○一九年的政論文章。既有歷史視角的分析,卻不流冰冷;既有時代兒女的熱血,也不失睿智。 ...

作者:麥高登林丹楊瑒

  在國際都會廣州,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都在尋找商機,開始新生活,重新認識自我。新移民中有為數不少的非洲小商人,他們在中國採購廉價或假冒名牌的產品,然後運回家鄉銷售。本書探究廣州如何成為「低端全球化」的中心,也使我們理解這一全球重要的人類商業和文化現象。   作者寫下了詳盡的民族志,描述了處於灰色地帶、基於個人信譽而非正式合約的商業關係和運作過程。中國人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沒有共同語言、文化...

作者:張歷君

  跨越二元對立的傳統研究方法,看瞿秋白思想的複雜性。     本書將瞿秋白的思想、政治和文學實踐,理解為二十世紀初中國「跨文化現代性」的重要案例。作者參考史華慈的「『雙方面』的辯證法」,嘗試為瞿秋白研究重啟一個開放的批評空間。在這個新的空間裏,本書把辯證唯物論的哲學思考與有關政治事件的個人回憶和小說改編等不同領域的文本連接起來;同時將生命哲學、佛教唯識宗思想和無政府主義這些表面看來毫無關係...

作者:徐承恩

沒有歷史的國族,就沒有未來。 香港人:自己歷史自己寫! 香港人在改寫自己的歷史,而且是現在進行式!   ***增修版說明   本書第一版出版於雨傘運動、魚蛋革命之後,是香港人在面對中國政府不願履行「一國兩制」的承諾而發起公民抵抗運動似乎已然失敗的時候。香港人「經濟動物」的特性讓所有外人都以為,現實的香港人肯定會選擇向中共靠攏,更加融入中國。但我們都看錯香港人了。   因為一起發生在台灣的...

作者:Patrick H. Hase

  This book is a history of village communities in the New Territories of Hong Kong, including those in the areas of Ha Tsuen, Hung Shui Kiu, and Sha Tin as well as those on the islands of Lamma, M...

作者:朱永新

  没有牆的學校,學習作為中心的範式轉移   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突破時空限制的「泛在學習」將取代學校。   可以配合香港和內地各大考試時間和教育新政推出時間進行推廣。   我們今天覺得天經地義的學校生活,因為互聯網,因為資訊技術的發展,會在潤物無聲的改變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針對當下諸多教育痛點,朱永新對未來教育趨勢做出了預判:未來,傳統的學校不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取而代之的是「...

作者:Albert H.Y. Chen

  This collection of selected works by Professor Albert H.Y. Chen shows the contours of the author’s scholarship as it developed over 35 years of his academic career, from 1984 to the present. The ...

作者:阿果

  二〇一四年之後,社會瀰漫著一股無力感。這種無力,來自個人,也是源於集體,延伸至各個層面。有人覺得荒謬的事接二連三,反對之後既然一切如舊,就心灰意冷,拋下一句這裡已經不是我的地頭,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模式 。     走入本應多元開放的流行文化世界,商業決定一切,愈來愈單一的路線,已經容不下半點的曖昧。曾經被萬人追捧的明星,變成了官方代言人。有些發表自己意見、呼籲粉絲登記做選民的藝人,因著被攻...

作者:范瑞平張穎

  2020年,新冠肺炎病毒在全球爆發,威脅公眾健康、打亂生活節奏、衝擊社會經濟。病毒沒有種族,也沒有國界,人們在共同面對這一瘟疫大挑戰時,健康價值固然重要,與此同時,倫理道德和人類價值如平等、自由、公正等同樣不能忽略。   本書收錄二十多篇,由兩岸三地的學者撰寫的重大議題文章,從基礎倫理、防控倫理、法律倫理、醫療倫理、責任倫理、關懷倫理六個角度,探討如何在大疫當前的困境下,建構中國生命倫...

作者:港島東醫院聯網醫護

  本書由港島東醫院聯網醫護編著,作者來自醫院不同部門,包括前線與後勤的醫護人員,或以感性角度回顧,或從知識層面反思,全面記錄香港醫護對抗COVID-19疫情的心路歷程。本書並附有各界為支持香港醫護而創作的書、畫、攝影作品,使本書在歷史見證外,另具欣賞價值。 2019冠狀病毒病抗疫歷史紀錄 001 序言一劉俊穎醫生 002 序言二吳冬媛小姐 004 序言三楊曉輝先生 00...

作者:森岡孝二

  本書從全球化、信息技術、消費社會、管制放鬆等角度,分析了過勞背後的社會動向,指出現代人的普遍心理特徵,並介紹了日本、荷蘭以及美國等國家為解決過勞現象而作出的嘗試。關西大學經濟學家森岡孝二以大量資料、詳實案例立論,集十數年研究成果之大成,為我們披露過勞時代的實貌。 本書特色   — 本書暢銷日本十多年,再版超過12次。   —高度資本主義催生出過勞時代,深入探討打工仔工時過長的背後癥...

作者:邢福增羅秉祥余震宇

反送中運動成了一項身分演化工程, 在暴烈衝撞 和 錯誤失序中展開…… 無論結果如何, 我們已對文明作出巨大貢獻!   在這場運動中,   我們看見了許多血腥、暴力、對立、撕裂與淚水……,但,那些看不見的是什麼?   香港何以走到今天的局面?被殖與解殖的基因裡藏著什麼密碼?   反送中運動又和遊戲《英雄聯盟》有什麼關連?   連儂牆是如何從街坊發表意見的社區民主牆,搖身一變成了街頭藝術館? ...

作者:

  “For myself, however, it is the human element, the recollected words,the remembered faces, which give life to the printed record.”   James Hayes’s many writings have made a major contribution to...

作者:郭于華

  「我們應該做的是讓三者各歸其位:政府的歸政府,市場的歸市場,社會的歸社會;三者各司其職,各守本分,互補互助,相互制衡;這才是應對日益複雜的經濟社會生活的正確選擇。」—郭于華   新時期中國的社會轉型,是以70年末80年代初的經濟制度變革為起點的,即從計劃經濟體制走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過程。這一社會結構性變遷的成本和收益在不同社會群體中的分佈是不同的,在人民生活有限改善的同時特殊利益集團...

作者:劉曉波

  多年來,劉曉波針對臺灣、香港和西藏問題撰寫了上百篇評論文章,這些文章展現了他思想的徹底性和精神的自由度。劉曉波的超凡脫俗之處,即在於他雖然生活在不自由的中國,雖然有那麼多時間身陷黑獄之中,卻是中國人中少有的、百分之百的「自由人」。他的這些文章,共同指向一個讓那些「天朝衛道士」大驚失色的主題:「讓中國解體,讓人民自由。」   誠摯推薦   達賴喇嘛、余英時、王丹、吳介民、馮光遠、賴中強、...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