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男棄百萬銀行年薪圓雕塑家夢愈有挑戰性愈想做好【有片 ... | 雕塑泥香港

在成為全職的雕塑家前,盧世強(Louis)曾在銀行業界工作30多年。

... Louis近年代表作《滿足》(左)、《富足II》(右),展現出香港人過往 ...港男棄百萬銀行年薪圓雕塑家夢 愈有挑戰性愈想做好【有片】休閒消費12:102019/01/09分享:熱門校長專欄好聲好戲烹飪教煮ERROR自肥企画靚太安樂窩聲夢傳奇新冠疫苗兒童健康防敏開心速遞▲服務銀行界超過30年,盧世強終完兒時夢成為雕塑家。

在成為全職的雕塑家前,盧世強(Louis)曾在銀行業界工作30多年。

離職前年薪逾百萬港元,不過從小醉心藝術的Louis,從未熄滅過心中對藝術的那團火,便毅然辭職追尋年少時的夢想。

Louis的藝術路走得有些曲折,幾經偏離軌道,但冥冥中卻總有些力量牽引他又走回去。

▲Louis近年代表作《滿足》(左)、《富足II》(右),展現出香港人過往最純樸的生活--勞碌工作過後,一碗普通的叉雞飯已是身心靈最好的慰藉。

(陳偉英攝)他的工作室在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JCCAC),平時有開班教授陶瓷雕塑,他說:「現在我會叫自己做雕塑家,陶瓷是其中一個物料,可以是玻璃纖維,可以是銅、木或石也可以。

」去片看他是如何踏上藝術之路:追求穩定生活自小已有藝術天分的Louis,學過油畫和國畫(山水畫),但因這兩項都是平面創作,所以他想學雕塑之類的立體藝術創作。

1970年代的香港玉器盛行,Louis便想到學玉器雕刻,但當時難以找到老師教,於是他便去廣東道的玉器雕刻店當學徒。

Louis說:「因為那時個子比較小,我就說自己讀不成書,來做學徒,學徒人工200元一個月,兩個禮拜出一次糧。

」他由低做起,半年間已學懂雕玉的基本技巧,之後還有自行雕玉去賣。

不過Louis學會雕玉後,玉器熱潮卻已減退,而且從事藝術創作的工作收入並不穩定,他於是在中學畢業後投身銀行界,當時每月的薪金有595元。

有一天,Louis的爸爸在摩羅街用500元買了一個石灣公仔,Louis卻覺得又貴又不好看:但我爸爸說:『不是啊,很漂亮!你識做嗎?那你來做!』就是這句話  ,我說:『好啊,我做!』情牽陶瓷藝術爸爸這句話激起Louis想做石灣陶瓷的念頭。

他去尖沙咀星光行的攤檔買了陶泥回來,然後做了一個羅漢雕塑,完成後Louis爸爸一看,覺得做得不錯,不過雕塑要拿去燒製才算真正完成,這又是另一門手藝。

那時Louis便打算認真找老師學習石灣陶瓷:我的陶瓷老師是何秉聰,他既是石灣人,也是一個石灣陶瓷專家,在陶藝界很出名,好慶幸跟了這位老師學陶瓷。

我每個星期天都去這個老師家學陶藝。

在1973年到1981、82年那8、9年間,我一直在空餘時間做石灣陶瓷創作,日間則在銀行上班。

▲Louis於1980年做的石灣公仔《羅漢》。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石灣公仔是一種傳統的陶瓷工藝品,以神、佛及民間的傳奇人物角色為創作標本。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Louis創作的石灣公仔合乎傳統風格之餘,又有自己的創意。

例如《老子》這件作品,他想到老子煉丹時一定很無聊,所以便塑造了一個打瞌睡的老子出來,非常傳神和有巧思。

▲Louis的早期作品《老子》。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Louis當時做的陶器都是拿去屯門的青山龍窯燒製,後來Louis爸爸更將這些作品拿去摩羅街的古董店賣,不但能幫補家計,還得到不少店主的青睞和好評,從古董店的買家變成了賣家。

重投藝術懷抱不過銀行的工作越來越忙,Louis分身不暇只能放棄陶瓷,但他對藝術的求知慾沒有減退,有空就會去看藝術展覽。

直至2004年公司改架構,多年來忙碌緊湊的工作,讓他開始反思:「這樣的工作我可以再做多少年呢?」喜歡挑戰自己的Louis毅然選擇辭職,他說:我是越難越想去做好它,也可能是有這個心態,令我堅持,亦令我跳回藝術這個範圍裏面。

Louis於2006年曾遠赴美國紐約專研玻璃藝術,之後有人邀請他再次從事銀行工作,考慮到成立工作室需要一筆資金,Louis亦曾再度短暫回歸銀行業界,到了上海工作一年多,但自此之後,他面對高薪厚職再也不為所動,始終心繫藝術。

▲Louis在2016年的「衣+包剪揼」展覽中與時裝設計師盧聲前合作,將陶瓷與時裝結合。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Louis與盧聲前再次合作,挑戰以陶瓷做出更多不可能,最終完成這個智能電話的擴音器。

(陳偉英攝)2010年回港後,Louis因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