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香港買陶泥?推薦回答

作者:徐斯勤夏立言翁文祺張大同歐鴻鍊蘇宏達吳玉山李顯峰陶文隆梁英斌

  本書為臺灣大學系統「全球通識講座」授課內容的部分精華,依全球各洲比例,由擁有多年駐外經驗的資深外交官,以及學有專精的對外關係研究專家的十堂課程內容所集成。 作者簡介   徐斯勤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夏立言     社團法人對外關係協會會長   翁文祺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兼任教授   張大同     社團法人對外關係協會監事   歐鴻鍊     中美經濟合作策進...

作者:范琪斐

不說你不知道,原來美國是這樣的…… 吸大麻是進步的象徵!? 射殺獵物是光榮傳統!? 沒有用的東西很重要!?     【著名資深駐美特派記者范琪斐,在美國的零時差貼身採訪第一手報導】最近十年大麻開始翻身時,這些酷奶酷爺們想起年輕時的美好時光,大多對大麻合法化非常支持,也成為休閒大麻的主力消費群。這意外促成美國隔世代的交流,加強了爺爺奶奶與孫子輩的感情,現在孫子們去探望袓父母的誘因大很多,因為N...

作者:朱自清葉聖陶波赫士莫提默‧艾德勒查理‧范多倫阿爾維托‧曼古埃爾

  本套書是臺灣商務印書館為慶祝在臺七十年典藏紀念版   《自己的國文課─略讀與精讀的祕訣》【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   《波赫士的魔幻圖書館》【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   《如何閱讀一本書》【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   《閱讀地圖─人類為書癡狂的歷史》【臺灣商務70週年典藏紀念版】 作者簡介 朱自清 (1898-1948)   本名朱自華,生於江蘇東海,1920年...

作者:章小杉

  近年來,圍繞新界「丁權」的「傳統權益」問題,香港社會時有爭論。所謂「丁權」,是指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後人(即「男丁」),按殖民地時代沿用至今的「小型屋宇政策」(丁屋政策),獲准在新界的私人土地上興建房屋居住。《基本法》第四十條規定:「『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受香港特別行政區的保護。」但對於何謂「新界原居民的合法傳統權益」,香港特別行政區應如何保護此類權益,《基本法》第四十條並沒有明示...

作者:李怡

  二○一九,是香港極具意義的一年,也是我漫長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   二○一九,必將記載於歷史上。這一年,香港覺醒。是近二百年歷史中里程碑式的覺醒。有些突然,但也由來有自。是香港市民的覺醒,一代人,會延續到下一代和下下一代人的覺醒。從此,香港走上一條不歸路。再不會回頭。   《香港覺醒》輯錄了李怡於二○一九年的政論文章。既有歷史視角的分析,卻不流冰冷;既有時代兒女的熱血,也不失睿智。 ...

作者:麥高登林丹楊瑒

  在國際都會廣州,來自五湖四海的人們都在尋找商機,開始新生活,重新認識自我。新移民中有為數不少的非洲小商人,他們在中國採購廉價或假冒名牌的產品,然後運回家鄉銷售。本書探究廣州如何成為「低端全球化」的中心,也使我們理解這一全球重要的人類商業和文化現象。   作者寫下了詳盡的民族志,描述了處於灰色地帶、基於個人信譽而非正式合約的商業關係和運作過程。中國人和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人沒有共同語言、文化...

作者:亞當‧弗萊徹

「我是德國人,這本書寫的是真的!我笑到流眼淚!」 一本德國人看了也拍案叫絕的曠世奇書! 亞馬遜讀者盛讚:句句珠璣!德國人就是這樣……   ◎德國人認為「沒跟五個最好的男性朋友一起裸泳過,就白活了」? ◎只要口袋一有點錢,就想去買保險? ◎不管笑話多好笑,只要資訊有誤,一定糾正到底? ◎每個德國人心中,都有一張「不能說的職業分級表」?  ◎德國人旅遊,是想提醒自己:「德國的一切有多麼美好」?...

作者:徐承恩

沒有歷史的國族,就沒有未來。 香港人:自己歷史自己寫! 香港人在改寫自己的歷史,而且是現在進行式!   ***增修版說明   本書第一版出版於雨傘運動、魚蛋革命之後,是香港人在面對中國政府不願履行「一國兩制」的承諾而發起公民抵抗運動似乎已然失敗的時候。香港人「經濟動物」的特性讓所有外人都以為,現實的香港人肯定會選擇向中共靠攏,更加融入中國。但我們都看錯香港人了。   因為一起發生在台灣的...

作者:朱永新

  没有牆的學校,學習作為中心的範式轉移   鐵打的學校,流水的學生--突破時空限制的「泛在學習」將取代學校。   可以配合香港和內地各大考試時間和教育新政推出時間進行推廣。   我們今天覺得天經地義的學校生活,因為互聯網,因為資訊技術的發展,會在潤物無聲的改變中,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針對當下諸多教育痛點,朱永新對未來教育趨勢做出了預判:未來,傳統的學校不再是唯一的學習場所,取而代之的是「...

作者:張歷君

  跨越二元對立的傳統研究方法,看瞿秋白思想的複雜性。     本書將瞿秋白的思想、政治和文學實踐,理解為二十世紀初中國「跨文化現代性」的重要案例。作者參考史華慈的「『雙方面』的辯證法」,嘗試為瞿秋白研究重啟一個開放的批評空間。在這個新的空間裏,本書把辯證唯物論的哲學思考與有關政治事件的個人回憶和小說改編等不同領域的文本連接起來;同時將生命哲學、佛教唯識宗思想和無政府主義這些表面看來毫無關係...

作者:陳霓

  三十而立,中國內地公共關係自西方引入三十餘年,發展方興日盛。兩地文化迴然不同,西方公關理論是如何在中國演進,並與本土環境調和及轉化?而在中國公共關係的實踐上,這些概念是否適用至今?   本書結集作者三十年來於不同時期的研究成果,嚴謹剖析西方公共關係模式與中國公共關係實踐的相關領域、理論和議題,藉以再現公共關係在中國發展的曲折歷程。作者一方面以傳播學的「擴散理論」探究公共關係引入中國的路...

作者:毛升

  中國近代史還能怎麼寫?   -- 以「一連串的笑話」重寫百年屈辱史   -- 以底層社會反觀現代性的複雜與弔詭   -- 以邊疆定義中國   -- 以小國作為方法   剖析歐美港臺新研究•呈現多元學術脈絡下的別樣史學景觀   本書展現了十幅不同景觀的歷史學研究地圖,引領讀者探索主流歷史敘事以外的別番景緻。   作者甄選近年來歐美港臺中國史和東亞史的新研究,用學術書評的方式梳理相關研...

作者:馬佳士史大偉

  學術理性與外交智慧交融凝聚 全景式解析中國與非洲關係的歷史與現狀   鋪陳中非百年交往的歷史長卷 剖析新時代大國外交中重如「基石」的非洲戰略     本書堪稱最全面研究中非關係歷史與現狀的學術著作。作者細緻描繪中非交往的特徵與影響,深刻且豐富,內容涵蓋中非古代關係史;現當代政治、貿易、投資、對外援助、軍事、媒體和社會發展等不同領域下的中非合作。書中對近年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下中非關係最新...

作者:周保松

  權力的正當性,從何而來?   公民怎樣才算活得好,活得有尊嚴?   政治世界,真的有道德可言嗎?     「為了信念而活的人,深信只有在生命中活出這些信念,人格才算完整,社會才得正義。這是可實現的理想,只要我們願意為此努力。有信念,就有希望。我祈願這本書,可以陪伴香港人走下去。」   ──周保松     一個重視個人自主的正義社會,應該為自由平等的公民提供公平的機會和條件,使得每個人能夠...

作者: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學者

人類學是甚麼?就是學人類啊!   人類,在地球上各處生息。   人類學家,在世界各地的田野中經歷,親身走進他人的生活與生命,   把細碎的日常,拼湊出「人類社會與文化」的大圖畫。   一群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學者,走訪你能想像的各種社群和田野:   在巴基斯坦的市集學寶石切割,到台灣的漁港看海洋生態發展;   在香港的重慶大廈與難民對話,到意大利當華人女咖啡師……   人類生活複雜又「奇...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