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乾淨不正確嗎?日積月累的習慣正害你生病 | 老人不愛乾淨

陳董受日本教育,很愛乾淨,只要流汗就洗澡,而且每次洗澡都用粗 ... 例如許多老人過度清洗,皮膚已經受到傷害,仍然固執的認為沒洗乾淨才會 ...首頁 / 居家居家愛乾淨不正確嗎?日積月累的習慣正害你生病【專家觀點】在19世紀時,醫護人員並沒有要在手術前刷手的習慣。

取自shutterstock 林靜芸 2020-09-08分享傳送A+陳董受日本教育,很愛乾淨,只要流汗就洗澡,而且每次洗澡都用粗毛巾及清潔劑搓洗。

陳董60歲時嚴重皮膚過敏,他作過測試,也避開過敏原,醫師吩咐他不要過度清洗。

但在陳董的觀念,皮膚生病一定是沒洗乾淨,所以他改用減敏的清潔劑,依然常洗澡外加早晚泡澡。

結果皮膚過敏愈來愈嚴重,除了得服用抗組織胺,還需標靶藥及類固醇。

更慘的是藥物副作用,如骨質疏鬆、高血壓、高血糖,慢慢出現。

陳董有一天來我的門診,我說既然所有的方法都用了,何妨試試改變洗澡的習慣,只洗重點,不浸泡,讓皮膚休息。

反正我們的角質層每28天會新陳代謝,新生的皮膚抵抗力比較強,神經比較穩定,有機會脫離過敏。

陳董像聽到天方夜譚一樣,完全無法接受我的建議。

他認為洗乾淨是好習慣,不能變更。

我花了許多時間才說動他嘗試。

故事的結局果然如我所料,陳董改為只洗重點之後,慢慢脫離皮膚過敏,也不必再吃藥了。

常跟陳董來看診的13歲孫子,聽說洗澡只要洗重點,高興的宣布他也要照辦,但是男孩的臉已經在冒痘痘,我反而勸他早晚都得認真清洗。

為什麼不同的年齡,皮膚保養方法不同呢?皮膚的四大功能包括:角質細胞生成、皮膚障壁、自然保濕因子、角質層剝脫。

男孩的皮膚障壁功能旺盛(分泌脂肪、膽固醇、神經醯胺,保護皮膚),細菌較易孳生,因而須要適度清洗。

陳董皮膚功能已退化,重在保濕。

陳董堅持年輕時的習慣,才會造成傷害。

賴先生從小家境貧窮,飯桌上菜很少,他習慣每樣菜都沾醬油下飯。

賴先生事業成功之後,這個習慣沒有改,因而攝取過多鹽分,50歲就嚴重高血壓,60歲就冠狀動脈堵塞,須要作繞道手術。

不良生活習慣和許多疾病有關。

例如喝熱湯容易得食道癌,吸菸、吃檳榔容易得肺癌、口腔癌。

所以醫學上高血壓、糖尿病、癌症等等又稱「生活習慣病」,病因正是日積月累的習慣。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伍德說:「習慣是長時間逐漸養成的片段記憶,須要長時間才能慢慢銷毁。

」習慣不只形塑行為,還會限制思考。

例如許多老人過度清洗,皮膚已經受到傷害,仍然固執的認為沒洗乾淨才會生病。

在學校裏,老師教育我們要堅持,運用在日常生活,堅持如果變成意氣用事,只是為了替心理的執著冠上理由,在歷史上更是常見的失敗原因。

話說當今大家耳熟能詳的,醫護人員在手術前要刷手,在19世紀時並不存在。

醫師在屍體解剖室解剖之後,直接進產房替產婦接生,造成產婦產褥熱的死亡率居高不下,醫師們認為是病人血中有毒素。

1840年代在維也納的醫院,一位名叫塞麥爾維斯的醫師,試圖在產房實行洗手制度,卻受到資深醫師抵制。

一直到1880年細菌被發現,手術前消毒的觀念才被確認。

這個故事與當今美國總統川普遲遲不肯戴口罩,美國疫情難以控制有點類似。

歷史其實不斷在重覆,但「好習慣」會因為人物、時代、環境的變遷而修正。

相對於很不情願戴口罩的川普,紐約前市長彭博認為,靈活度和存活是贏家最關鍵的二項特質。

選擇做哪種人,您作好準備了嗎?(作者為聯合整形外科診所院長;本文經作者授權轉載,原文刊載於《自由時報》)加入健康遠見Line,對身體好!遠見雜誌/哈佛商業評論/天下文化/未來親子學習平台Copyright©1999~2021遠見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Allrightsreserved.讀者服務部電話:(02)2662-0012 時間:週一~週五9:00~12:30;13:30~17:00服務信箱:[email protected]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