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週末跑者的健康指南:後小腿肌保養 | 比目魚肌放鬆

症狀比目魚肌激痛點主要會在腳跟、小腿和腳踝外側引發疼痛(圖10.29 ... 後,他們就會知道自己能透過規律收縮和放鬆小腿肌的動作,避免這個情況發生。

閱讀全文02021年2月24日上午9:36·9分鐘(閱讀時間)比目魚肌比目魚肌(Soleus)是一條又大又寬的肌肉,覆蓋了整個小腿的後側。

它的下半段緊貼皮膚,上半段則隱身在腓腸肌下。

比目魚肌的英文「soleus」是從有「拖鞋」之意的拉丁文發展而來;其英文當中的「sole」,在英語中除了有腳底的意思,亦可是「比目魚」或「鰈」這類常見碟形目魚的統稱。

事實上,比目魚肌又寬又扁的形態的確也跟比目魚很像。

比目魚肌的上端除了同時與脛骨和腓骨的上端相連,還與將這兩根骨頭連結在一起的強大筋膜相連。

比目魚肌的下端則藉著阿基里斯腱與跟骨相連,這條肌腱也與腓腸肌和蹠肌相連。

有一小部分人的比目魚肌會在緊鄰阿基里斯腱後方的空間多出一個頭,這個空間原本是由一團脂肪佔據。

這塊額外的肌肉有可能相當大,且容易被誤認成腫瘤。

比目魚與跟骨相連的特性,讓它成為腳踝的主要足底屈肌(plantarflexor);這表示,它能讓你的前腳掌用力往下踩。

走路、跑步、騎自行車、跳躍和攀爬時,都會大量使用到比目魚肌,因此這些活動都很可能促成激痛點。

肌筋膜激痛點找上狀態不佳的比目魚肌時,就會造成腳跟疼痛,而這在週末運動者身上十分常見。

不過,除了運動員,其他人的比目魚肌也很常出狀況,下面這個三十年沒有跑跑跳跳的男子,就能用他的親身經歷印證這句話。

傑弗瑞,五十歲,住在一個鄰近他上班地點的宜人社區。

他很喜歡走路上、下班,但後來他的腳跟痛得很厲害,讓他不得不開車上班。

他的後腳跟對觸碰非常敏感,敏感到他就連晚上睡覺,都必須把腳懸在床緣。

就醫時,醫師告訴他,骨刺是造成他疼痛的原因,手術是唯一的解決之道。

然而,按摩治療師按摩傑弗瑞小腿肚的比目魚肌後,他的腳跟就不痛了。

爾後,外出走動時,只要疼痛又找上門來,他就會自行按摩小腿,幾分鐘之內就可平息疼痛。

以下是另一個完全不同類型的腳跟痛例子:茱妮塔,四十三歲,在當地一家很受歡迎的烘焙坊當記帳員。

不過在當地最大體育賽事的賽季期間,她每天也必須到生產線烤好幾個小時的派。

一段時間後,她的腳跟出現了強烈的疼痛感。

那種感覺就像是她的腳跟被石頭撞傷了。

早上或一段時間沒活動時,疼痛的狀況會特別糟。

她的按摩治療師在她小腿肚裡的每一條肌肉都發現了激痛點,但在比目魚肌裡發現最多。

治療馬上就改善了她的情況,但要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還有賴茱妮塔自己的努力。

上班前、後和工作期間自行簡短按摩小腿肚的舉動,讓茱妮塔在堅守崗位之餘,狀況也持續好轉。

症狀比目魚肌激痛點主要會在腳跟、小腿和腳踝外側引發疼痛(圖10.29和10.30)。

令人意外的是,比目魚肌激痛點也可能在坐骨神經處引發深層的疼痛,或是造成下背部肌肉持續痙攣(圖10.31)。

下背部對觸碰極度敏感的狀況,有時候就跟比目魚肌有關。

比目魚肌的激痛點甚至有機會在下顎引發疼痛(圖示未顯示)。

當這個情況發生時,下顎肌肉就會發展出衛星激痛點,讓疼痛反覆發生。

位在脛骨後緣、比目魚內側的激痛點,有時會在內踝(腳踝內側的那個骨節)引發疼痛(圖10.32)。

有許多嚴重病症引發的疼痛,都跟比目魚肌激痛點引發的疼痛相仿,並可能因此造成診斷上的混淆。

即便是沒有紅、腫和發炎,比目魚肌激痛點的症狀也可能被誤診為血栓、靜脈炎、壓力性骨折和肌腱或韌帶撕裂傷等(請見小腿肌群章節開頭的「注意事項(p.411)」)。

肌筋膜疼痛也可能被誤當成脛前疼痛或跟骨骨刺處置。

或許你是真的有跟骨骨刺,但它們並不是讓你發疼的原因。

阿基里斯肌腱炎是腳踝後側疼痛的常見診斷。

「足底筋膜炎」則是腳痛到難以行走時,常被貼上的標籤。

傳統治療肌腱炎和足底筋膜炎的方法,不外乎就是止痛藥、類固醇針劑、矯具和物理治療等方法,但效果多半不彰。

如果你想到這些治療全都不會對激痛點有顯著的影響,就會明白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

絕大多數出現在腳跟和阿基里斯腱附近的疼痛,都是由比目魚肌、脛後肌和足底方肌的激痛點引發的緊繃發展而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