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战热斗 | 冷戰熱鬥

冷战热鬥(Twilight Struggle: The Cold War, 1945 - 1989)是一个二人纸牌策略游戏,名称来源于冷战。

游戏中一个玩家扮演美国(US)角色,另一个玩家扮演苏联(USSR) ...冷戰熱鬥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冷戰熱鬥TwilightStruggle設計者AnandaGuptaJasonMatthews插圖家ViktorCseteRodgerB.MacGowanGuillaumeRiesMarkSimonitch發行商GMTGames發行日期2005玩家數目2適用年齡13andup準備時間5–15minutes複雜程度Medium遊戲時間3hours運氣成分中等(骰子,紙牌)所需技巧戰略·紙牌管理冷戰熱鬥(TwilightStruggle:TheColdWar,1945-1989)是一個二人紙牌策略遊戲,名稱來源於冷戰。

遊戲中一個玩家扮演美國(US)角色,另一個玩家扮演蘇聯(USSR)。

該遊戲得名於約翰·甘迺迪(JohnF.Kennedy)的就職典禮:「Nowthetrumpetsummonsusagain,notasacalltobeararms,thougharmsweneed;notasacalltobattle,thoughembattledweare–butacalltobeartheburdenofalongtwilightstruggle...」在2010年12月,冷戰熱鬥超越波多黎各(英語:PuertoRico(boardgame))成為BoardGameGeek上排名最高的遊戲。

[1]目錄1遊戲玩法1.1遊戲簡介1.2控制國家1.3事件牌簡介1.4計分牌1.5中國牌1.6勝利條件2電腦的移植版本3評價4參考文獻5外部連結遊戲玩法[編輯]遊戲簡介[編輯]在冷戰熱鬥中,一個玩家扮演美國,另一個玩家扮演蘇聯。

遊戲的版圖是一張包含六個區域的世界地圖,分別是歐洲(加拿大被分進歐洲部分)、亞洲(亞洲之下還有一個東南亞小區)、中東、非洲、中美洲和南美洲。

遊戲中的國家被分別標記在世界地圖上,國家之間被線所連接互為鄰國。

冷戰熱鬥是一款以卡牌為主線驅動的一款遊戲,卡牌的名稱描繪冷戰的歷史事件。

卡牌被標上冷戰早期、冷戰中期或冷戰後期的標記,這決定他們出現在遊戲的先後次序。

遊戲中有回合標記(標記回合,回合的推動也會導致遊戲進程的改變,比如添加新的事件卡)、行動輪標記、太空競賽標記(模擬美蘇冷戰期間的太空競賽)、軍事行動標記、勝利點數標記、核危機標記(一共五個等級,玩家將儘可能保證不將核危機等級降到一,否則遊戲結束)。

遊戲共進行10回合。

1~3回合為冷戰早期,4~7回合為冷戰中期,8~10回合為冷戰晚期。

每回合進行如下改善核危機狀態:將核危機標記往左移一格(趨於和平),如已經在5的位置則不動。

發牌:遊戲開始時僅使用冷戰早期牌,第4回合加入冷戰中期牌,第8回合加入冷戰後期牌。

1~3回合每人補滿8張,4~10回合每人補滿9張。

若牌庫用完,將棄牌堆重冼加入牌庫。

頭條階段:兩位玩家選定手中的一張牌,同時翻開,並執行兩張牌上所敘述的事件。

卡片左上角數字較大的事件先發生,若相同則美方打出的先執行。

(注意:中國牌不可當作頭條)行動輪:玩家交替出牌執行行動,一次一張,由蘇方玩家先開始。

1~3回合每回合有六個行動輪,4~10回合每回合有七個行動輪。

檢查軍事行動狀態:每回合所需軍事行動值必須大於或等於當前核危機等級。

若未達成玩家必須扣除(核危機等級-軍事行動值)的分數。

將軍事行動標記移回0的位置。

顯示持牌:此為競賽規則,必須將手上所剩下的牌給對手看。

計分牌不可保留至下回合使用,若保留則輸掉遊戲。

翻中國牌:如果手邊有中國牌且為覆蓋狀態,則翻開來成為可使用狀態。

前移回合標誌:將回合標誌往右移一格,開始新的回合。

終局計分:第十回合結束後,進行所有區域計分,分數高的玩家獲得遊戲勝利。

控制國家[編輯]在冷戰熱鬥中,美國與蘇聯控制國家以鞏固在地區的勢力。

國家分為左右兩欄,供美蘇兩方分別放置影響力點。

國家右上角的數字為穩定度。

一些重要的國家穩定度以紅色顯示,稱為戰場國,其他國家為非戰場國。

在一個國家中,若(己方影響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