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陶瓷史 | 陶器發展

中國陶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經歷了數千年的技術革新,發展出唐三彩、白瓷、青瓷、青花瓷、 ... 此外,原始瓷器、加彩灰陶、黑陶、鉛釉陶器等也在繼續發展。

中國陶瓷史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本條目介紹的是新石器時代至清代為止的中國陶瓷工藝與技法的演變。

關於中國陶瓷產業,請見「中國陶瓷業」。

關於同名書籍《中國陶瓷史》,請見「中國陶瓷史(書籍)」。

青花蓮花玉壺春瓶(元代)中國陶瓷史最早可以追溯至新石器時代,經歷了數千年的技術革新,發展出唐三彩、白瓷、青瓷、青花瓷、五彩等種類繁多的陶瓷工藝。

英語中的「China」一詞除了指的是中國,另一個含義就是「瓷器」,由此也可看出中國與陶瓷之間的密切關係。

中國瓷器不僅在古代宮廷中大量被使用,從東南沿海裡發現的南宋古沈船中,可以發現當時已經陶瓷器已被作為主要貿易品之一,並出口至亞洲、伊斯蘭文化圈、以及歐洲各國,其對中國的象徵意義,可與絲綢齊名。

中國陶瓷的工藝也在悠久的國際貿易中逐漸轉播到全球各地,對世界陶瓷生產技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目錄1基本概念1.1釉及燒製法1.2青花與五彩1.3器種1.4其他2發展沿革2.1新石器時代陶器2.1.1簡介2.1.2最初期的陶器2.1.3各地的新石器文化2.2殷周時期陶瓷2.3春秋戰國時期陶瓷2.3.1黑陶與鉛釉陶2.4秦漢時期陶瓷2.5三國南北朝時期陶瓷2.6隋唐時期陶瓷2.6.1越州窯青瓷2.6.2其他主要瓷窯2.6.3唐三彩2.7宋遼金時期陶瓷2.7.1汝窯與官窯2.7.2定窯2.7.3鈞窯2.7.4哥窯2.7.5耀州窯2.7.6越州窯與龍泉窯2.7.7遼代陶瓷2.7.8景德鎮窯2.7.9南宋官窯2.7.10建窯與吉州窯的天目2.7.11磁州窯2.8元代陶瓷2.8.1概述2.8.2青花2.8.3龍泉窯2.9明代陶瓷2.9.1概述2.9.2洪武2.9.3永樂2.9.4宣德2.9.5成化、弘治、正德2.9.6嘉靖2.9.7金襴手、古赤繪、法花2.9.8萬曆、天啟、崇禎2.9.9明末清初的民窯2.10清代陶瓷2.10.1概述2.10.2粉彩2.10.3豐富多樣的技法3腳註4參考文獻4.1中文文獻4.2日文文獻5參見基本概念[編輯]中國的黏土燒製品分為陶器和瓷器兩大類別。

無論燒制溫度的高低,不施釉而燒製成的粘土器物均稱為「陶器」。

此外,雖有施釉,但在低溫下燒製成的(如漢代的綠釉陶等)也被歸入陶器一類[1][2][3]。

瓷器是指在土坯中含有大量矽酸,施釉後高溫燒成的器物,與陶器不同,瓷器幾乎沒有吸水性,輕輕敲擊會發出金屬撞擊的清脆聲音。

但「瓷器」與「陶器」之間的界線也並非絕對清晰。

中國、日本和歐美對於「瓷器」的定義就不盡相同。

在中國,不論坯土的玻璃化程度如何,在高溫下燒成的施釉土製器物一般都稱為「瓷器」。

釉及燒製法[編輯]除了茶具和古代的彩陶等個別例外,中國的大多數陶瓷都在坯土表面覆有叫做釉的一種矽酸鹽玻璃質膜體。

中國陶瓷的基礎釉中,包括灰釉(以草木灰為原料的高火度燒成釉,約1,200攝氏度以上)和鉛釉(含有鉛成分的低火度燒成釉,約800攝氏度左右)。

根據原料中金屬成分的種類和燒制方法的不同,釉體會呈現出各種各樣的色彩。

根據窯爐內的燃燒產物中所含的游離氧與還原成分的百分比不同,陶瓷的燒成氣氛分為氧化氣氛和還原氣氛兩種。

後者就是游離氧不充分的氣氛下的燒制方式。

在缺氧狀態下的燒制過程中,胎土或釉中的氧元素會游離出來,氧化鐵會還原成氧化亞鐵。

青瓷就是指釉中含有的少量鐵元素從氧化鐵轉變為氧化亞鐵而導致的顏色變化,如在氧化氣氛下燒制,就會產生黃色元素。

釉中如鐵含量高則為黑釉,如使用銅為著色劑,則為紅釉,如含有鈷,就是琉璃釉。

白瓷並非指白色釉,而是在白色的坯胎上塗以含鐵量低的透明釉後燒製成的瓷器。

鉛釉本身是透明的,但使用了氧化銅後就成為綠釉,使用了氧化鐵則成褐釉,使用鈷的便是藍釉。

三彩便是鉛釉陶瓷的一種,是指在同一種陶瓷上使用了綠、褐、藍等三種以上釉的陶器(有時僅有兩種釉也被稱作「三彩」)。

清代以後,民間又創造出多色彩釉的工藝[4]。

青花與五彩[編輯]青花從字面解釋就是「青色花紋」,是指在白底上繪以藍色圖紋的瓷器。

青花瓷採用了「釉下彩」,即在白坯上施色再塗透明釉的工藝做法。

使用氧化鈷顏料在坯胎上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