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器 | 陶器發展

陶瓷器的發展過程大致沿著土器、陶器、石陶器和瓷器的軌跡,其中雖有重疊交錯,但 ... 陶器的胚體多氣孔,孔隙率為中度至高度,敲出來的聲音混濁;由於坯質尚未瓷化, ...陶器臺灣陶瓷的發展根據坯體的性質以及製作的技術,可分為四期:第一期是最原始的土器;第二期則以較土器技術進步一些的陶器為發展重點,其發展時間大約在明清至1895年日本統治時期;第三期發展石陶器;第四期則有瓷器正式在臺灣成長。

陶瓷器的發展過程大致沿著土器、陶器、石陶器和瓷器的軌跡,其中雖有重疊交錯,但各時期間的差異仍然很明顯。

根據這種分期法可以看出臺灣陶瓷發展的主要脈絡,以及各時期在製陶技法和產品上的重要特徵。

陶器的胚體多氣孔,孔隙率為中度至高度,敲出來的聲音混濁;由於坯質尚未瓷化,必須施釉才不會滲水,此時所施的釉藥主要是灰釉與鉛釉等釉藥,但也有不施釉的成品。

在定義上陶器與石陶器的區別,通常以孔隙率來區分,如燒成品的孔隙率超過5%,即為陶器;5%以下則為石陶器。

坯體不透明,呈白色或其他顏色。

燒成溫度為1000-1200℃之間,比土器得燒成溫度要高。

臺灣經過三、四百年的發展,陶器種類明顯增加;生產技術也較以前進步很多,雖然也是手工生產,卻已有簡單的手拉坯轆轤等生產工具。

另外也有相當進步的窯爐可以使用,將燒成溫度提高到1100℃以上。

這個時期的窯爐以包仔窯和蛇窯為主,燒成品的質地比土器緻密,孔隙率也較低。

產品除了磚瓦之外主要是日用粗陶器,包括水缸、陶甕、陶缽和陶罐等。

近代台灣陶瓷的發展,主要是指明末、清初以後移民來台漢人的陶瓷製作,他們從中國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來台,隨之也將陶瓷產品與技術引進台灣,成為支配台灣陶瓷生產與市場的主力。

公元1624年(明天啟四年),荷蘭人由澎湖入據臺灣本島,在台南築城建堡,曾經自中國大陸僱用工匠來台製造興建城堡、教堂等建築的石灰磚瓦,所以台南可說是陶瓷技術引進臺灣最早的地方,也是臺灣陶器發展的起源地。

到了鄭成功父子時代,陶瓷製作尚未興盛,一般日用的盤盂杯碗等,大多來自福建漳泉,較好的日用品則由江西的景德鎮進口,但磚瓦方面已是能自給而已。

此時期臺灣已能燒製陶器和傳統磚瓦,但還沒有能力生產瓷器碗盤與花器。

從陶瓷的社會需求面來看,在清朝當局對臺灣實施海禁的時期,臺灣居民逼不得已而生產磚瓦,但燒製民生必備的日用粗陶器也是後來很自然的發展。

直到公元1796年(清嘉慶元年)之間,南投才開始有帶釉陶器的製造;1804年(清嘉慶九年),鶯歌、竹苗也開始發展陶業,成為台灣最早製陶的地區之一;而大約到了清道光年間(約公元1821─1850),台灣的製陶業才比較普遍。

撰稿者:林貝樺最後修訂日期:98年09月09日參考資料:1陶器(earthenware)陳新上。

http://sql.tmoa.gov.tw/art/html/4/101.htm陶瓷工業同業公會總幹事游德二。

http://www.cnfi.org.tw/cnfi/mag0306-399-8.htm,2003.06.01圖說:陶器:磚頭,960℃以上燒成,拍攝:林貝樺提供人:林貝樺圖說:陶器,作者及拍攝:林貝樺提供人:林貝樺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