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於芬詳解跳水動作 壓水花不是隻靠手--體育--人民網 | 跳水
在跳水比賽中,觀看慢動作回放會發現,運動員入水時採取的是手掌與水面接觸,並不是普遍認為的指尖。
網絡上流傳的一篇“技術貼”解釋:壓水花 ...時政國際財經台灣軍事觀點領導人事理論法治社會教育科普體育文化書畫房產汽車旅游健康視頻登錄注冊退出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記住登錄狀態忘記密碼?人民網>>體育>>2016裡約奧運會教練於芬詳解跳水動作 壓水花不是隻靠手2016年08月17日02:19 來源:北京晨報 在跳水賽場,中國隊有“夢之隊”的美譽。
一個幾秒鐘內完成的跳水動作,普通觀眾通常是看入水效果,也就是水花的大小。
其實壓水花也是一種高精技術,北京晨報記者日前請到清華跳水隊總教練於芬,對這項技術進行了詳細解答。
手型 中外存在微小差別 在跳水比賽中,觀看慢動作回放會發現,運動員入水時採取的是手掌與水面接觸,並不是普遍認為的指尖。
網絡上流傳的一篇“技術貼”解釋:壓水花屬於流體力學范疇,即固體與流體碰撞的過程。
以指尖入水,相當於構成一個楔形,這樣墜入池中時,由於水的不可壓縮性,便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尋找出路,楔形物的斜面便是這個方向。
而與水碰撞物體有一定橫截面時,水主要橫向運動,因受到四周水的壓力無法沖騰而起,這便是掌心向下水花小的原因。
於芬介紹,近40年來,用手掌壓水花的技術已在跳水運動開展比較先進的國家廣泛採用。
“我們叫翻掌入水技術。
動作要領是在入水的瞬間掌心對准要入水的點,一隻手抓著另一隻手。
”這是中國運動員普遍採用的手型,而國外有些運動員入水時會兩個大拇指緊扣、五指張開雙手交疊,以掌心朝向水面。
另外還有兩種不常見手型:一是五指張開、雙手保持約10厘米距離,另一個則是兩手大拇指緊扣、屈指、掌心朝水。
體態 壓水花不是隻靠手 於芬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手型只是入水動作的細節之一,但不是評判入水效果的唯一標准,這也就決定了入水動作需要有一系列要領。
“簡單來說,就是運動員身體要與水面垂直入水。
具體要求有手臂貼緊雙耳,頭、肩膀到腳尖成一條直線,在手掌接觸到水面的一瞬間,身體最好是與水面成90度的直線,腰不能鬆,臀部要夾緊。
有時候可以看到運動員入水時出現‘過了’或者‘不夠’的現象,入水水花非常大,完成分會被打得很低。
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不見得就是入水技術沒做好,問題往往出現在空中,具體原因還要具體分析。
” 其實,從10米跳台入水時,瞬間速度達每秒15米,由於入水時身體在空中的旋轉很難完全停止,手掌就需要調整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於水面,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受傷。
於芬介紹,在掌握要領的基礎上,運動員也需要通過細微調整來保護自己。
時機 打開時間影響效果 “就像前面說的入水效果出現了問題,不能隻從這一個環節找問題。
壓水花的技術作為跳水動作裡的最后一環,確實更能吸引普通觀眾的注意力,但單純談這一個環節很難講清楚,就像運動員不能隻練壓水花一樣。
他們訓練的時候,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要重新上跳板或者跳台,所有的過程重新來過。
” 於芬介紹,從運動員跑台或走板開始,到最后腳尖完全沒在水面以下,跳水的整個過程分為7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一個環節沒做好,就會直接影響到后面,直到入水。
”盡管在觀看跳水比賽時,有時會聽到解說提到“水花效果還可以,多少補救回來一些”,但評判一個動作,瑕疵和失誤仍逃不過裁判的眼睛。
“每一個動作都要經過成千上萬次練習,才能打磨到最好。
在壓水花之前,動作成形時間也很重要,就是我們所說的‘打開時機’,打開太早,運動員在空中停留的時間就長,不能做到力量完全集中﹔太晚的話,根本來不及把身體調整到最佳位置角度。
” 打分 裁判不會隻盯水花 同理,裁判打分也要根據跳水運動員完成動作的整個過程。
“不是說最后入水水花大了,裁判就會給他扣分。
(水花沒壓好)確實會有影響,但是如果從起跳開始,空中姿態、入水角度各方面都做得很好,這個動作還是可以認定為成功的,分數還是可以打得比較高。
” 在跳水的規則評分裡有一條重要的信息:評判會根據運動員的助跑(即行板、跑台)、起跳、空中和入水動作來評定分數,也說明評分過程的整體性。
因此,運動員在比賽時助跑應平穩,起跳要果斷有力,起跳角度要恰當,並具有一定高度﹔空中姿勢優美,翻騰、轉體快速﹔人水時身
網絡上流傳的一篇“技術貼”解釋:壓水花 ...時政國際財經台灣軍事觀點領導人事理論法治社會教育科普體育文化書畫房產汽車旅游健康視頻登錄注冊退出登錄人民網通行証 立即注冊記住登錄狀態忘記密碼?人民網>>體育>>2016裡約奧運會教練於芬詳解跳水動作 壓水花不是隻靠手2016年08月17日02:19 來源:北京晨報 在跳水賽場,中國隊有“夢之隊”的美譽。
一個幾秒鐘內完成的跳水動作,普通觀眾通常是看入水效果,也就是水花的大小。
其實壓水花也是一種高精技術,北京晨報記者日前請到清華跳水隊總教練於芬,對這項技術進行了詳細解答。
手型 中外存在微小差別 在跳水比賽中,觀看慢動作回放會發現,運動員入水時採取的是手掌與水面接觸,並不是普遍認為的指尖。
網絡上流傳的一篇“技術貼”解釋:壓水花屬於流體力學范疇,即固體與流體碰撞的過程。
以指尖入水,相當於構成一個楔形,這樣墜入池中時,由於水的不可壓縮性,便沿著阻力最小的方向尋找出路,楔形物的斜面便是這個方向。
而與水碰撞物體有一定橫截面時,水主要橫向運動,因受到四周水的壓力無法沖騰而起,這便是掌心向下水花小的原因。
於芬介紹,近40年來,用手掌壓水花的技術已在跳水運動開展比較先進的國家廣泛採用。
“我們叫翻掌入水技術。
動作要領是在入水的瞬間掌心對准要入水的點,一隻手抓著另一隻手。
”這是中國運動員普遍採用的手型,而國外有些運動員入水時會兩個大拇指緊扣、五指張開雙手交疊,以掌心朝向水面。
另外還有兩種不常見手型:一是五指張開、雙手保持約10厘米距離,另一個則是兩手大拇指緊扣、屈指、掌心朝水。
體態 壓水花不是隻靠手 於芬告訴北京晨報記者,手型只是入水動作的細節之一,但不是評判入水效果的唯一標准,這也就決定了入水動作需要有一系列要領。
“簡單來說,就是運動員身體要與水面垂直入水。
具體要求有手臂貼緊雙耳,頭、肩膀到腳尖成一條直線,在手掌接觸到水面的一瞬間,身體最好是與水面成90度的直線,腰不能鬆,臀部要夾緊。
有時候可以看到運動員入水時出現‘過了’或者‘不夠’的現象,入水水花非常大,完成分會被打得很低。
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不見得就是入水技術沒做好,問題往往出現在空中,具體原因還要具體分析。
” 其實,從10米跳台入水時,瞬間速度達每秒15米,由於入水時身體在空中的旋轉很難完全停止,手掌就需要調整方向,而不能只是平行於水面,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受傷。
於芬介紹,在掌握要領的基礎上,運動員也需要通過細微調整來保護自己。
時機 打開時間影響效果 “就像前面說的入水效果出現了問題,不能隻從這一個環節找問題。
壓水花的技術作為跳水動作裡的最后一環,確實更能吸引普通觀眾的注意力,但單純談這一個環節很難講清楚,就像運動員不能隻練壓水花一樣。
他們訓練的時候,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就要重新上跳板或者跳台,所有的過程重新來過。
” 於芬介紹,從運動員跑台或走板開始,到最后腳尖完全沒在水面以下,跳水的整個過程分為7個環節,“都是環環相扣的,一個環節沒做好,就會直接影響到后面,直到入水。
”盡管在觀看跳水比賽時,有時會聽到解說提到“水花效果還可以,多少補救回來一些”,但評判一個動作,瑕疵和失誤仍逃不過裁判的眼睛。
“每一個動作都要經過成千上萬次練習,才能打磨到最好。
在壓水花之前,動作成形時間也很重要,就是我們所說的‘打開時機’,打開太早,運動員在空中停留的時間就長,不能做到力量完全集中﹔太晚的話,根本來不及把身體調整到最佳位置角度。
” 打分 裁判不會隻盯水花 同理,裁判打分也要根據跳水運動員完成動作的整個過程。
“不是說最后入水水花大了,裁判就會給他扣分。
(水花沒壓好)確實會有影響,但是如果從起跳開始,空中姿態、入水角度各方面都做得很好,這個動作還是可以認定為成功的,分數還是可以打得比較高。
” 在跳水的規則評分裡有一條重要的信息:評判會根據運動員的助跑(即行板、跑台)、起跳、空中和入水動作來評定分數,也說明評分過程的整體性。
因此,運動員在比賽時助跑應平穩,起跳要果斷有力,起跳角度要恰當,並具有一定高度﹔空中姿勢優美,翻騰、轉體快速﹔人水時身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跳水英文跳水深度跳水選手跳水動作跳水台跳水姿勢雙人跳水跳水台灣跳水死亡高台跳水跳水股票跳水運動員跳水意思跳水滿分跳水難度分跳水水深跳水艾青跳水 翻騰跳水規則跳水世界紀錄跳水分數跳水最高分跳水難度跳水比賽跳水幾輪10m跳水跳水翻騰跳水年齡限制郭晶晶湯姆·戴利伏明霞吳敏霞田亮奧運跳水項目陳若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