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備前燒是什麼?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夠了。 | 備前燒

「備前燒(びぜんやき)」是日本岡山縣備前市周邊地區所生產陶器的泛稱,日本六大古窯之一。

不過,「備前燒」這個名字的由來,有點點曲折,倒不是因為位在 ...陶瓷器知識2021年3月26日話說,備前燒是什麼?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夠了。

為什麼會在陶器周圍綁上草繩般的東西呢?這跟備前燒又有啥關係咧?先賣個關子,後面再來揭曉答案XD 備前燒的故事「備前燒(びぜんやき)」是日本岡山縣備前市周邊地區所生產陶器的泛稱,日本六大古窯之一。

不過,「備前燒」這個名字的由來,有點點曲折,倒不是因為位在備前市的關係——其實現代「備前市」的出現,不過才50年左右的歷史,即使我們把標準大幅放寬,把備前升級成「市」之前的「町」狀態算進去,也沒有超過100年,再怎麼樣都跟六古窯的「古」字,完全沾不上邊。

所以呢,備前燒名字中「備前」真正的根源,反而跟我們之前聊過的「越前燒」有點類似,都是用了該地過去所屬的日本古代國名(所謂的「令制國」,相當於中國古代行政劃分下的州、道,或是行省)來稱呼。

我們可以從備前燒的另一個別名「伊部燒(いんべやき)」,具體而微地看到道地的日本「產地名+燒」的命名法,因為備前燒的主要產地正是座落在備前市的伊部地區。

備前市在日本關西地方的地理位置。

 一如其他5個古窯都可上溯到至少平安時代(西元794〜1185年)的歷史,備前燒自然也不遑多讓。

大約在12、13世紀鎌倉時代中期開始,當地生產的碗盤、屋瓦,除了自產自銷外,就開始逐漸銷售到西日本各地,時序進入到室町時代(西元1336〜1573年)時,備前燒已經隱然成為整個西日本地區(包括本州島的關西地方、四國島以及九州島)最重要的日用陶器供應產地。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近代在西日本地區發掘出來的考古遺跡,只要是室町時代以後的,基本上都可以在裡頭發現備前燒製作的陶器蹤跡。

那,為什麼備前燒可以在中古時期就有這麼嚇死人驚人的市場占有率呢?這方面的原因,跟我們之前介紹的另一個古窯「常滑燒」就有87像了:1. 豐富的陶土礦藏。

2. 附近茂密的林木,撐得起千百年來人類的摧殘燒陶的柴火供應。

3. 臨近的瀨戶內海,自古以來就是連結日本本州島、四國島和九州島的重要海域,四通八達的海路,說是海上高速公路也不為過。

以下是同場加映的常滑燒文章連結XD話說,常滑燒是什麼?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夠了。

 因此,從上面這3個特點來看,備前燒跟常滑燒,就好像是彼此在關東和關西地區鏡像般的存在似的,一開始發跡都是走大量生產、民生日用品路線的,如果按照這樣脈絡走下去……嗯,我今天就可以把常滑燒的文章內容複製貼上,然後打完收工了〜(耶)畢竟後來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備前燒還是備前燒,常滑燒還是常滑燒(廢話!不然就不會有今天這篇文章了)。

雖然兩者崛起的理由大同小異,但是備前燒還是跟常滑燒分道揚鑣、走出了自己的個性,沒有變成另一個很像常滑燒的備前燒(天呀!這一段好拗口啊>”<)成也茶道,敗也茶道備前燒自古以來最引以為豪的特點,就是不在表面塗上任何釉料。

不過,站在陶瓷發展的角度來看,備前燒不上釉料這點,說句實在話,真的沒啥好拿來說嘴的。

因為早期的備前燒會不塗釉料,與其說是人為有意地選擇,還不如說是當時技術上的限制,導致製陶的匠人根本沒得選,就只能「直球對決」、素陶進窯燒出完工。

這跟現代的陶藝家刻意不上釉,去追求某種藝術之美,是兩回子事。

當然,放眼全世界的人類文明發展,無論東西方,只要有人類活動製陶的地方,大家嘛攏系從沒上釉的粗陶手捏陶器開始起步,大家都走過這一段,日本並不是什麼特例。

只是問題在於,相較鄰近的中國和韓國,在陶瓷技術演進的歷史長河裡,日本真的是長期處於技術後進國的地位。

可別忘了,當旁邊的中韓兩國在上釉料以及燒瓷器燒得嚇嚇叫的時候,日本還要再晚個幾百年,才好不容易從韓國學到這些進階版的陶瓷產業技術。

若是大家還有印象的話,我們之前介紹過的日本三名陶的文章,其中的「瀨戶燒(せとやき)」和「有田燒(ありだやき)」會入選,就是這兩處產地分別標誌了兩個日本第一:首先引進陶器上釉技術(瀨戶燒),和最早製作瓷器(有田燒)。

由此可見,這兩個陶瓷產業技術的里程碑,對日本來說影響多麼深刻。

話說,日本三名陶是什麼?只要看完這篇文章就夠了。

 啊呀,稍微有點離題了,拉回來拉回來……總而言之,時代的巨輪轉到現代,至今備前燒仍然自慢(じまん)地不上任何釉料,其實就不是做不到的問題,而是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