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過了頭也會讓你得病 | 太乾淨 抵抗力

這最終會導致免疫系統紊亂,因此,過敏和自體免疫病例的增加與很多人太愛乾淨有關。

」她說。

專家不提倡每天長時間洗澡,因為這會將我們皮膚 ...清潔過了頭也會讓你得病2015年12月11日你的日常衛生習慣怎麼樣?你每天早晨都洗澡嗎?還是過幾天才洗一次?你每周都換牀單嗎?還是等到發臭了才換?你多久換一次毛巾?是每周六雷打不動定時更換?還是非要等到骯髒不堪才不得不換?我們生活在一個乾淨的時代。

香皂可以殺菌,家用清潔劑號稱能殺死99.9%的細菌。

簡而言之一句話,在我們眼裏,所有微生物都是有害的——無一例外。

但有些科學家卻表示,太乾淨了反而不是好事,因為這可能引發哮喘或過敏。

那麼,應該怎樣在過分乾淨和與細菌共處之間尋找平衡呢?得益於德國醫生羅伯特·科赫(RobertKoch)的發現,我們從19世紀末就知道某些細菌可能會引發疾病。

自那以後,通過改進環境衛生和個人衛生,我們的健康狀況已經大幅改善。

然而,並非所有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誠然,的確有一些細菌會產生危害,甚至引發致命疾病,但還有很多都對我們的健康大有裨益。

它們能在我們的內臟中生成維生素,還能保護我們的皮膚免受有害微生物的侵襲,並幫助我們消化食物。

在身體外部,細菌能夠分解有機廢物,為世界貢獻了一半的氧氣,並調節空氣中的氮氣含量——幫助地球保持適宜生命居住的狀態。

如今,很多科學家都認為人類的日常生活習慣「太過乾淨」。

圖像來源,Getty圖像加註文字,人體並非所有部位都必須像手一樣頻繁清洗(圖片來源:GettyImages)1989年,英國流行病學家大衛·斯特羅恩(DavidStrachan)第一個提出,在幼年時期接觸細菌可以在日後的生活中更好地防範過敏。

這種觀點被稱作「衛生假說」(HygieneHypothesis)。

事實上,過敏源於我們免疫系統的失調,它將無害的物質錯誤地識別成了有害攻擊。

美國羅素賢者學院(RussellSageCollege)生物學家桃樂茜·馬修斯(DorothyMatthews)表示,人體可能對有益的微生物反應過度,原因是我們的免疫系統忘記了如何與之共存。

因此,我們可能必須了解寄生在身體內部和表面的微生物叢是如何幫助人類的。

「適應母體內的微生物叢是必不可少的步驟,這些無害的微生物會寄生在母親的內臟、皮膚和其他部位。

另外,我們還需要通過環境接觸更加多樣的微生物。

」倫敦大學學院流行病學家格雷厄姆·盧克(GrahamRook)說。

鏟除病原體當寶寶的奶嘴掉在地上時,母親最好通過吮吸的方式來清潔奶嘴,而不是再給寶寶一個無菌的新奶嘴,因為這樣能加速新生兒微生物叢的發展,並降低過敏機率。

有人或許會稱之為暴露療法,首先應該從食物開始。

「膳食應該多樣化,首選農產品。

」盧克說。

鍛煉時最好選擇自然環境,不要去健身房。

我們或許認為狗很髒,但這種動物反而能幫助多數人增強微生物多樣性,降低過敏發病率。

從某種意義上講,免疫系統就像一個農夫。

它可以確保我們的身體具備各種對生長髮育、生理機能、新陳代謝甚至大腦功能至關重要的微生物,同時也會進行一些除草工作,處理掉那些包含病原體的微生物。

這也就難怪很多疾病都與微生物叢缺乏多樣性有關。

即便如此,仍然沒有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缺乏某類微生物會引發特定的疾病。

「這有朝一日可能會實現,」盧克說,「但從技術和統計學角度來看,這個問題都異常複雜。

」圖像來源,Getty圖像加註文字,有的科學家認為,與細菌接觸過少可能是過敏和哮喘發病率增加的原因(圖片來源:GettyImages)這一觀點也獲得了其他人的認同。

「微生物與免疫系統、自閉症、過敏、自體免疫、情緒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發展都有關係。

」貝克職業教育學校(BeckerProfessionalEducationSchool)微生物學家瑪麗·盧布什(MaryRuebush)說。

她補充道,這種暴露療法從我們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經開始——順產兒童的過敏率遠低於剖宮產兒童,可能是因為前者較早地暴露於母體正常的陰道菌落中。

盧克解釋道,在幼年時盡早接觸有益的微生物,將對我們日後的健康大有裨益。

例如,如果能盡早讓腸道接觸微生物,就會激活一些免疫細胞。


常見生活風格問答


延伸文章資訊